全文长 2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教师群体中有这样一批出类拔萃者,他们上课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教学质量优异,受到各方赞誉;他们充满着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众多的人;他们不停地跋涉探索,找寻着教育的真谛。
人们通常称他们为“名师”,他们是教师身边的榜样,是大家学习和追赶的目标。名师成长历程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阅读。
1
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
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闫学说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阅读。吴正宪说本领不是天生的,学习的路径是多渠道的。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如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那样阅读、反思、实践。
为什么读书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王崧舟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是积淀的过程;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是创生的过程。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于永正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他的课内容很丰富,其实是他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读书的重要性很少有人怀疑,但大家总是抱怨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来阅读。对此,薛瑞萍有自己的见解,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永远都有时间。闫学也说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愁没有阅读的时间。阅读,应像呼吸一样自然。
读书一定要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才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不会觉得是一种额外的劳役。对有人提出的教师读书要坚守的观点,吴非就很不赞同。他说,读书竟然需要“坚守”,这种局面很可悲,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坚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对痛苦的忍受,很悲壮,何乐之有?读书之于他,像吃饭一样是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要。
程红兵认为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与学生没有知识落差。其实,这何尝仅仅是语文教师的问题呢?很多教师除了教材、教参、教辅这三类书之外,基本上不读其他书,对自己本学科的前沿不了解,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知晓,这大大制约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钟志农是一个“奇人”,50岁那年放弃了教育局局长的位置,开始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成为名家。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一位名师的成长与他的读书史是紧密相关的。
2
阅读有方法,成效见课堂
爱看书的教师和不爱看书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华应龙对此有过认真的分析,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缺少那么一点自信,不敢偏离教学计划,更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
每天上课,都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需要教师来分析和解决。而读书是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华应龙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
他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上“游戏公平”一课,做了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想以此来说明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在课堂中,常常会遇到尴尬。抛10次硬币,有的小组抛出2正8反,有的小组抛出了9正1反,小概率事件变成了大概率事件。
问题出在哪里?华老师从书中去寻找智慧,后来在王健先生的《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一书中得到了启发:把硬币抛1米高和抛1厘米高,结果当然不一样!问题迎刃而解。相信喜欢读书的每一位教师,都会讲出一些类似的故事来。
吴正宪注意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是与他们的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她认真学习儿童心理学,阅读了大量这方面的专著,并将这些心理学的理论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吴非强调,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而读书正是培养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皮亚杰的认识论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情感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很多人对此信任不疑,并依据他的这套理论来实施教育。周益民通过读书意识到,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并非如皮亚杰所说,一个人的情感、灵性在童年时代就达到最高峰,如果不加以呵护,会越来越退化。这不仅是对教育理论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更是践行自己教育主张的基础。
读书对课堂教学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去读呢?李镇西说,读书的秘诀无非是联想与思考。联想是读出自己的共鸣,与生活、经历、情怀、时代接通;思考是读出问题,思考、质疑,不轻易相信。闫学则在《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中提出了“有坡度的阅读”“阅读重在完善知识结构”等概念,直指教师阅读的软肋和痛处。
王崧舟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达到融会贯通。就像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的,“你们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么你的文化底蕴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
3
读出真自我,奠定多元色
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向不断探索的过程。
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王崧舟认为我们不断地向外求,心灵变得四分五裂,对自己内心的需求关注得越来越少。实际上,阅读是很好的能让人找回自我、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
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地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李镇西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教师爱上阅读,会对学生阅读产生重要的影响。于永正认为,学生时代一定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这是为人生奠定底色的。吴非更是强调,一个人,如果到了十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进了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
今天的师生身处信息化社会的洪流之中,在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又多了一些障碍。信息传播手段的快捷化、碎片化,浅阅读的流行,对阅读的冲击很大。从纸页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还有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医学家经研究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神情专注的人更长寿。书法家就是例子,他们在挥毫泼墨时,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气沉丹田、心手合一,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使人乐而忘忧,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阅读,不就可以为我们创造这样的境界吗?
来源丨源创图书《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常生龙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丨常生龙(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