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074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全面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从2024年开始,民办普通高中只在审批地招生。到2024年,建成省级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河北日报》近日刊发的一则报道传递了河北高中招生的这一政策信息。
此前,超级中学跨区域招生现象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而河北衡水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区域之一。多年来,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衡水教育模式,一方面因几近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引发外界热议,另一方面又因高升学率引来河北省内各地学子,甚至外省学子到衡水求学。
【资料图】
今年7月5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坚决遏制县域普通高中优质生源过度流失,坚决遏制一些学校跨区域特别是跨市域、跨县域争抢生源的问题。“这项改革从去年已经启动,我们总体目标是用三年的时间全面落实到位,今年是第二年,明年还有一年。今年是关键之年,我们最近分析了各地的情况,特别是强化了招生计划管理,坚决压减跨区域招生计划总量,特别是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问题。”吕玉刚说。
在跨区域争抢生源现象将被终结之际,近日,四名曾赴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求学的学子,讲述了他们的衡水求学故事和衡水教育印象。他们或跨市、跨省而来,也有人中途离开了衡水。他们讲述了自己到衡水求学的心路历程,并从衡水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的角度,分析了衡水教育模式的利弊。
(特别声明:本文 仅作传递信息之用,不代表“校长会”观点和立场)
考进了清华,却不认同“清华北大在我脚下”的口号
王晨晨(衡水二中2020届毕业生)
每年衡水各所高中都宣传自己有几十上百的学生能考进清华北大。但是,在我家乡最好的高中,每年考上“985高校”的学生也只有几十个,更不要说清华北大了。所以,对我来说,衡水是机会的象征,去衡水就有更多的机会上更好的大学。
衡水二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在我的预期之中。作为河北学生,我对衡水的高中的严格管理早有耳闻。入学先要军训,在军训过程中学校就把很多日常管理规章加入进去了,所以我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了衡水二中的生活。
甚至,结束军训后,原本倍感劳累的身体在进入教室学习之后会感到轻松。
在高中分科之前的那三个月,学校会给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比如:没有“饭后自助”(指约20分钟的小练习或背诵),有比较长的吃饭时间;违纪的处罚也比较轻。
“新手保护”结束后,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更加严格的真正的衡水学习制度。
比如说“有声响不抬头”,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肯定会察觉到环境的变化,但因为有制度的管理,我们不抬头、不让变化再产生后续的影响。
管理不一定能让所有人达到忘我的状态,但这种向“忘我”看齐的形式,对我的帮助也是有的。虽然学校的规范很多,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肯定总会有违纪的小动作,比如上课犯困、自习抬头、坐姿不端正。因为做一些小动作被抓到,然后被停一天或半天的课站在教室外边,这对有些同学来说是家常便饭。
这些看起来不合情理的管理制度,出现在衡水的中学却有了合理之处:学校规模太大,没有办法提供差异化管理,只能通过制度把学生变得好管理。
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对同学之间的关系造成什么破坏。我们在课间、吃饭时间甚至是晚上熄灯之后,都曾避开过检查“侃大山”。我们也不光是聊学习,人生、前途、理想、游戏,什么都聊。
虽然因为封闭管理,我们很少聊什么时兴的消遣,大多还是关于改错改不完、上课犯困;但也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种不苟言笑,也不存在同学之间相互当作竞争对手的敌视。在老师们的引导之下,面对成绩排名的变动,绝大部分人会向内反省——青春片里的勾心斗角在这里没有土壤,因为大家太忙了。
衡水的“苦日子”对我提高考试成绩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每天学十四小时和每天学八小时效果肯定不一样,更何况是一批很优秀的人坐在一起学十四个小时。优秀的人被放在一个圈子里“卷”,成绩就像雪球一样滚起来了。
不过,一些来衡水借读的外地学生会觉得心理落差很大。
他们觉得,十四人一间的上下铺的宿舍、公共卫生间和浴室、紧凑的时间安排都让人无法接受。因为在他们原本的学校,宿舍可能是两人间、上床下桌,有独立卫浴甚至还能带手机进校。
他们之中有些人会因为适应不了这里的学习生活而离开,毕竟有些省份的高考竞争没有河北这么激烈,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在衡水受苦搏一个出路。本地学生很少有人会因为这些同学的路过而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很多人说在衡水上学像坐牢,但我们也不是完全和世界脱节,毕竟有月假、寒暑假。高考结束后,我很顺利就融入了现代信息生活。
衡水二中实验班的学生,每天都要喊“清华北大在我脚下”,但当我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并没有觉得是这句话在我身上应验了。因为我并不从心里认同它。在衡水每天都要喊的口号,深入人心但也没有真正入人心。
对我来说,高考是人生中的一站,它的意义很大,但也并非大到成败在此一举。没必要给自己加很多戏份。
回想起来,衡水带给我的最有衡水特色的技能就是叠军被,还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相对其他一些城市孩子更强的接受力——能快速适应相对艰苦的条件,加速进入工作状态。我的大学同学说,“你们这些衡水出来的人,一看就是经历过苦日子的。”
高中时听过的很多“鸡汤”、案例我都遗忘了,但和所有同学一起听“鸡汤”的那种气氛很重要,学校通过这样的气氛去统一所有人的思想,进而去做一些在当时看来理所当然、抽离之后又觉得古怪的事。
学校则在学生“卷”的过程中锻炼出了成熟的老师、有效的教学方法论和高效的管理班子;“卷”出来好成绩又再吸引优秀的生源,慢慢变成了超级中学。
因午休时喝了一口酸奶,被罚在教室门口站了五天
刘思欣(2020届高中毕业生,高三在衡水二中借读)
在即将升入高三的暑假,我从班主任那里听到了衡水二中在江西招生的消息。七月份,我在江西某市参加了衡水二中的选拔考试,成绩合格,之后就到衡水二中学习了。
在此之前,我也听说过衡水的教育模式——军事化管理。在班主任建议我去衡水学习时,我自己其实不太想去,觉得在自己的高中学得挺好的,没有太大必要去衡水。但最终还是在班主任的强硬态度下前往衡水学习。
到衡水二中的第一天,收拾好东西后,家长立刻就得离开。我突然一下子就慌了。但还没来得及慌乱,我就被安排着随同学去熟悉校园环境了。于是,我知道了上课、吃饭、睡觉的地方,以及在衡水的生活模式。
在这之后,我一个人开始忧郁了,中午自习写作业时,偷偷哭了一下。
当时,我在衡水二中的班主任跟我说了一句话,大意是:“来衡水的前三个月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来学习怎么生活的。”也即,要先适应在这里的生活,再适应在这里学习。所以,班主任让我们这些借读生刚开始不要急着提高成绩,要先适应环境。
衡水二中的一天规划性、节奏感很强:早上五点半起床准备跑操,跑操之前大家要拿出自己准备读背的小条,站在操场上抬头大声读。
这个场景不知道有没有很多人见过,但是在衡水二中,这是学生每天的日常。
在这里,时间是很紧迫的,尤其是吃饭的时间。早晚饭都是只有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包括下楼跑到餐厅吃饭,再跑回来,以及中间夹杂的上厕所和扔垃圾等杂事。
时间很紧,所以下课铃一响,大家就开始往外冲。整栋楼的人都在跑,人流量很大,其实还是有些危险的。因为是瓷砖地板,如果餐厅阿姨刚拖完地,就会更滑,我就见到同学摔过,还在校园里见过有人坐轮椅。所以,我虽然也在跑,但我那时可惜命了,会抓着栏杆。
我现在想起那个场景会觉得很吓人,觉得自己当时真的很厉害。
另一方面,我属于心很大的那种人,在衡水的高压环境下心理负担不是非常重,所以坚持下来了。和我一起到衡水借读的高中同学中,有人待了两三天就放弃了,选择回到原本的学校。
其实我也中途想过放弃,因为我是比较恋家的人,不喜欢离家太远。在原来的高中我是走读的,所以很想回去。但我原高中的班主任放下狠话,不准我回去,受他“胁迫”,我还是留下了。
我还记得,临近从衡水回到江西时,因违反纪律我在教室外被罚站了五天。衡水二中的纪律是,午休时间要么写作业,要么睡觉,不允许有小动作。我当时在午休时间喝了一口酸奶,被宿管抓到,班主任便罚我在教室门口站了五天,中间还有一场考试。在外面罚站不允许拿书本,必须站军姿,也不能听课。刚开始两天我心里觉得很委屈,总是在外面哭,一见到老师就想哭。
虽然纪律是严格的,但老师是很温柔的,那几天都在悄悄给我创造听课的条件。我哭了两天之后心情就缓过来了。经过这件事后,我也更珍惜在教室坐着学习的时间。
当时这件事对我来说很丢脸,现在想来有点好笑。
不得不说,衡水教育模式规划详尽,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不多的条件下,教学层面的优势很明显。除了强大的师资力量外,衡水的中学通常还通过课题组的形式安排整个年级的教学计划和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知识盲点来安排教学和考试。这对保证教学质量很关键。
和我原来的高中不同的是,衡水二中的晚自习也有专门的学科老师坐班,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负责给学生解答问题。除了晚自习,午休期间还会统一布置语文或英语的“自助”。我自己历史科目相对较差,有时会在午休期间进行针对性的小练习。
在衡水,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是其严密的规划。我自身性格比较散漫,不太自律。2020年受疫情影响,考虑到要防疫隔离,高考前半个多月我就从衡水回到了江西。回江西后、高考前这段时间,我和其他曾去衡水借读的同学都是在自习室自习。因为没有人管束,我不怎么看书,学习效果比较差,高考没发挥好可能也和这有关。最后考进北京某所985高校,是低于我的心理预期的。
客观来说,在衡水待了一年也没有将我散漫的性格掰过来;但是,在衡水有老师管着,以及大家都在努力学习的氛围对我还是起过作用的。
但假设再让我选择一次,我大概率不会去衡水了。
转学离开衡水后不焦虑了,有了更多自主学习时间
李铭轩(衡水二中读完高一后转学至天津)
我是在高二下学期中途转去天津上学的。我还记得,从衡水二中走出来的那天,我特别开心,走着走着,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双脚离地,飞了起来。
但当我刚开始真正接触天津的学习环境时,我又陷入了巨大的焦虑。这种焦虑一直持续了两周,因为天津和衡水两地学习的整体环境差别太大了。
据我所知,衡水的中学节奏都很快,管理严格,整体氛围比较紧张。
在衡水二中,几乎做什么都是要跑着,吃饭最多只有20分钟,不跑就可能来不及吃饭。衡水二中的老师课堂效率很高,可能一节课能讲解完一张语文试卷90%的内容。衡水二中每一节自习课都对应着具体的科目,自习课上只能做指定科目的相关练习,而且不准抬头,年级主任会查每个班级的“抬头率”。在衡水二中,这种氛围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推力,推着你、督促你不断前进。
转到天津后就比较轻松,大家好像都挺“佛系”。自习课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没有人管你抬头了多少次,甚至有同学总是在自习课上做与学习不相干的事。
刚转学到天津时,我还保留着衡水的“惯性”,面对这样的轻松氛围感觉不知所措,总觉得少了紧张的压迫感的同时,也少了那种前进的推力,有些担心自己的高考。
在天津,我发现,课余多了一些闲暇时光,可以慢悠悠地走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同学聊天。每周四下午还有社团课,大家还可以做一点学习之外的事情。
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之后,我的焦虑感逐渐消失了,整个人也从原来的紧绷状态变得和大家一样轻松起来。
可以说,在衡水,我可能有95%的心思扑在学习上,而在天津降到了85%。
我是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人,有点不守规矩,所以衡水的环境对我来说有些压抑,感觉有点“舒展不开”。衡水二中每个班级人很多,我们班当时有七十多人,座位很挤,我的腿没法伸展。加上学校对坐姿有严格要求,不能把腿伸到过道里,我就只好蜷曲着,特别难受。转学到天津后,班级人数没有那么多了,座位排得也没有那么挤了,感觉好了一些。
另外,我也比较慢热,学习上往往需要有一段时间来进行自我消化与整理,而衡水教育模式虽然体系化、精细化,但节奏太快以至于显得有些“填鸭”。
在衡水二中时,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改错本,对错题难题进行整理,并定期交给老师检查。这本来是好事,但有时候根本来不及整理,而老师又要检查,我就有点疲于应付,做成了一种流于形式的错题整理,实际上自己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消化。转到天津上学后,我就有比较多的时间去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有了自己的思考、沉淀。
高中毕业后,我考进了一所原“211高校”。回头再看,我很难说,我前后接受的两种教育模式哪一种更好,只能说不同的人喜欢的教学模式不同。
学习时间自由,与高手同行锻炼出了较强的自学能力
林岳(衡水中学2020届奥赛班毕业生)
我在衡水中学入学时的学号是依照中考成绩排列的,全班80人,我的学号是59号。衡水中学每个年级有几千人,高一的月考,我的年级排名总会排到几百名甚至是几千名。
从河北其他地区来到衡水求学时,我对衡水中学的第一印象是:这里高手云集,我真的是好“菜”。等我考进奥赛班后,我发现所有人都把时间利用得特别充分,所有时间都被用来学习,基本没有空闲。
奥赛班不会一年一分班,班级人员确定后就成了稳定的小团体,一切日程都是按部就班了。虽然日常管理中学校没有在明面上优待奥赛班,但实际上奥赛班的班主任权威没有高考班那么大,管理人手也比较紧缺。学生晚上打手电学习之类的事老师也管不到,只要避开检查时间又不打扰室友,做什么都可以。而且,晚上老师检查时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敲敲门提醒一下。
我们赛前压力大的时候也会在宿舍夜聊,作为紧绷一天之后的放松。到了高三,甚至跟老师打个招呼翘掉自习课到操场跑步都是可以的。老师会在自己的“自由裁量权”之内,给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空间。
由于衡水中学当时只有两个老师专管奥赛班,而奥赛班的行程不固定,老师又常要带队出门集训或者去实验室监督实验训练,所以对散在各处的学生老师们根本管不过来。这就给了我们很多活动的空间。
到了高二,奥赛班很多人放弃高考科目专攻奥赛,教高考科目的老师上课基本没有人听,高考科目的试卷我们也不写、老师提问我们也不会,气哭过语文老师和生物老师。课堂上,有时高考科目的老师写完板书向讲台下一看,一大片学生都在写自己的奥赛题,气得直接摔门走人。
这些行为在高考班都算是“大逆不道”,但我们奥赛部的主任很理解我们,会帮我们劝老师,训我们时也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希望我们多看看奥赛相关知识。
在奥赛班,甚至奥赛科目的老师有时也看不懂我们在干什么。我们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只要在学习就行了。我结构化学不太好,就拿着结构化学的大学课本看,老师不会管。
奥赛班更像是一个大型学习讨论组,不像高考班那样有机械的日程,什么都被老师安排好。奥赛班更多的是同学们之间的自主学习探索,老师和教练员就是领大家进门,训练后期的有些知识奥赛教练员也教不了,都是我们自己和回来讲课的清华北大学长学姐一起探讨。
我们还经常自己出题组试卷,再印发给同学们做。我们出卷子时喜欢搞得比较有意思,比如将自己出的试卷叫做“再来一杯大赛”。我和同学还自己设计了一个类似“三国杀”的化学卡牌游戏,把化学知识点放进去。这类玩法既能放松一下状态,又能复习知识点。但学校是不允许玩牌的,我们只能在课间偷偷玩。
等到回归高考复习,情况就不一样了。
数学和物理奥赛生相对轻松一些,因为他们主攻的这两科对高考帮助非常大,在理科班几乎就是所向披靡。他们刚刚回归高考复习就可能考进年级前几十名。但化学和生物奥赛生就比较吃亏,除了化学或生物别的都不会,甚至在这两科上都不占优势。因为化学和生物奥赛的解题逻辑和高考不同,打个比方,在化学奥赛题目里,特殊情况下可以出现一加一等于三,但高考只能允许一加一等于二。
回归高考复习之后,老师们一般也会对奥赛生网开一面。我是化学奥赛生,我在化学课上看数学的话,化学老师不会管。我们的时间安排也比其他学生自由,不太受学校时间表制约。
奥赛生有两点优势,一是自学能力强。我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强,很多知识不是来自老师,是来自与同学、学长学姐的交流以及自己的摸索。二是脸皮厚。我们敢拿着书和老师吵架。
奥赛经历极大提高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衡水教育模式则对我的影响并不明显,按部就班的日程表在我的高中生活中很少存在。其余的高中印记大概就是吃饭非常快,以及后背患过毛囊炎。
我和大学同学相处时没感到有什么不同,只是觉得发达省份学生各种技能很丰富,英语水平和写代码的水平都比我这个高中没怎么接受专业训练的人好很多。
在大学,我也听到了一些人对衡水中学的评价。实际上,衡水中学的学生演讲之类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大,台上在演讲,台下我们都在写作业。要是有动员表彰大会、授旗仪式之类的活动,我会激动一会儿,但最多也就持续一个晚自习。
班级里“所有人都在奔着提高成绩去”的氛围对我们的影响才比较大。我来衡水中学不是因为它的师资力量,是因为它的管理模式和学习氛围。在强者云集的环境里,想“摆烂”也不行,因为太明显了,我们总会被优秀的同学拖着向前,当周边的同学都拿了好成绩,自己自然也会抓紧时间钻研学习。
在衡水学习三年我是无怨无悔的。我不会埋怨自己当年哪里没学好,不会后悔什么,一路走来都是顺其自然。很多人诟病这种教育模式,但我很明白我是受益于这种教育模式才考出好成绩的。
本文来源:校长会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 “在看”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教育鬼才”是怎样炼成的?
引领名校突围!这位校长守正出奇,令人惊叹……
封面人物 | 芬兰驻华教育参赞访问这所学校后,由衷感叹:我闻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聂明智:用一生的时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