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 真正伤害孩子的从来都不是“吼”这个动作,而是所吼的内容。
(资料图)
作者:筱恬,本文首发于果壳童学馆(guokr_kid),经授权转载。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周末,送女儿去上舞蹈课,等待的间隙听到两位妈妈在聊天:
“现在很流行低声教育,说是经常吼娃对小孩子有很多坏处。”
“我也听说了,最近我在戒吼,但感觉并不容易。”
“是啊,每次都被娃气得不行,还要做到温柔平和,太难了!”
如果是在两年前,听了她们的对话,我一定会热泪盈眶地加入:“终于找到组织了,我也是!”
可如今的我早就彻底放飞了,不仅放弃了做“不吼娃”小组的一员,还心安理得的化身为了“河东狮吼”。
是的,那个时不时会吼孩子的妈妈,就是我没错了。
一、为了忍住不吼娃,
我曾把自己气哭了
曾几何时,我也坚定奉行过“戒吼戒骂”教育原则。
女儿婴儿期时,是因为不给机会实践——如此粉嘟嘟的小宝贝,那么软萌可爱,怎么舍得凶她?
而等到这个人类幼崽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实践的机会接踵而来。在领教过“Terrible 2”“Horrible 3”以及接下来持续的叛逆以后,我之所以继续坚持,则是受到了网上很多育儿文章的影响。
媒体舆论似乎都在提倡低声教育,建议家长戒吼戒骂。而佐证吼娃危害大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更是叫人看得心惊肉跳——
这会让孩子大脑发育受损
会影响孩子语言、记忆等能力的发展
会增加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
长大后幸福感会大大降低……
那些证据是如此确凿,以至于我一度把“不吼娃”当成了养育的主要目标。
刚开始,我把一切都想得很简单——和娃有啥好置气的?好好跟她说不就是了?然而,等到具体实践时,却发现根本不是设想的那样。
我按耐着性子好说歹说,娃却依然我行我素;
我尽全力做好表情管理,娃却又哭又闹对着干……
这才体会到,生气却不能发作的感觉,竟是如此酸爽。
蹭蹭上头的怒火眼看就要爆发,但下一个瞬间,受制于“不该吼娃”的执念,我硬生生将它们给憋了回去。于是,那些未能发泄的情绪,开始调转枪口向内攻击我自己。
日益崩溃之下,为了更好地“戒吼”,我尝试过很多办法:
我看了不少关于父母情绪稳定的书籍,然而道理我都懂,启发我也受,却依旧做不到;
我向那些温言细语的妈妈们取过经,却发现大部分是因为她们的孩子自带天使宝宝属性;
我还加入过相关的分享群,了解过网上各种戒吼课程……
可每一次,我以为自己的准备工作已足够充分,那个作妖的小崽子却总是轻而易举让我一秒就破防。
久而久之,我的心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填满——
愤怒和烦躁,是因为女儿的难以管教;
不满和沮丧,是对自己的无所作为;
委屈和无奈,是为自己需要承受这一切……
同时,我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育儿挫败感——连情绪控制都做不到位,自己又谈何做一个好妈妈?
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感受裹挟着我,有好几次,我当场就没忍住,背对着女儿掉了眼泪。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压抑、憋屈又挣扎的状态始终得不到缓解与调整,甚至还愈演愈烈。我开始变得越发容易生闷气,而女儿也越发不听话。一切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
“不吼娃”的教育理念,就这样让我憋成了内伤。
二、终于忍不住吼了娃
竟获得了难得的畅快感
万万没想到,这一切的转折点,竟是在我破例第一次吼娃之后。我至今仍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那天晚上,女儿上床后始终不肯睡觉,一会儿要搭积木,一会儿要假扮公主……哪怕我关了灯,她依然在黑暗中手舞足蹈,对我的反复提醒始终置若罔闻。
就这样跟她软磨硬泡了快一个小时,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耐心都耗尽了。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在我脑海中响起:“别忍了,发飙吧,又何妨?”
终于,我爆发了。我提高分贝对女儿吼到:“还不赶紧给我睡觉去!!”
那一刻,世界瞬间就安静了。
不得不说,这酣畅淋漓的一嗓子,效果实在是太绝了!女儿立马乖乖闭嘴躺好,再也无须我多费口舌。与此同时,随着那“石破天惊”的一声吼,郁结在我心中的那些情绪统统释放了出来,我感觉整个人一下子就通畅了。
当然,对于吼娃的“后遗症”,我在“初犯”后确实忐忑了好久——
网上说睡前不应该刺激孩子,应该没事吧?
女儿看来一下子就懵了,她会不会心理出现问题啊?
我凶了孩子,她会恨我吗?
……
但孩子她爸的一番话让我觉得挺有道理:“这没什么大不了,你太焦虑了。你看我可是从小被骂到大的人,现在不也好好的吗?能有啥个阴影?”
而女儿的反应更是让我宽心不少。记得第二天早上,小家伙醒来后哼哼唧唧了一会儿:“妈妈昨天晚上凶我的。哼,我再也不跟你做好朋友了!”
我及时给她送上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如实解释了我生气的原因。我告诉她,妈妈也会发脾气,对此要向她诚恳道歉。同时,我跟女儿互相做出了约定,下回她必须按时睡觉,而我则不能再轻易凶她。
为此,娃愉快的接受了。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之后的情绪和状态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事实证明,如果大人处理得当,我之前的那些担忧完全是多虑的。
从此之后,我对于“戒吼”这件事摘掉了滤镜,也有了自己全新的理解。
在我看来,这声吼不仅能缓解家长的压力,也可以更加高效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大人的底线。它积极的一面,是无法否认的。
至于对孩子身心方面的伤害,套用医学界的一句话来说:“抛开剂量谈毒性,一切都是耍流氓。”同样的,抛开吼娃的频次、内容和娃的年龄来谈它对孩子的伤害问题,其实并没有意义。
更何况,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太玻璃心,哪怕我们能够做到从来不吼娃,就一定能保证他们长大以后不被别人吼吗?无论是同学、同事、领导、邻居还是陌生人,其实都无法避免。
三、对于吼孩子这件事,我的看法
自此以后,我不再强求自己,时不时也会对女儿大嗓门吼上一把。当然,网上说的那些吼娃危害,我在心里也有掂量。因此下面这三个原则,是我认为至关重要的:
吼孩子≠语言暴力
在我看来,“吼娃”是指提高音量和语速,用严厉而明确的态度将讯息快速传递给孩子。这个过程可以“凶一点”,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或进行人身攻击。
比如,我会在女儿磨蹭时吼:“不许再玩了!赶紧吃饭听到没有?!”
但我一定不会使用下面这样的语言暴力:“整天慢吞吞的,烦死了!”“你这小孩每次都不听话,真讨厌!”
事实上,真正伤害孩子的从来都不是“吼”这个动作,而是所吼的内容。
吼完一定要及时善后
事后记得及时带娃复盘当时的情况。比如我自己,每次都会和女儿解释自己生气的原因,向她道歉并和好,同时指出她的哪些举动需要改正。
除此之外,我一定会向娃强调——无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都爱她,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及时反思吼孩子的出发点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时时扪心自问,自己忍不住想吼娃,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无法容忍,还是源于自己当下的情绪不好,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
如果原因是后者,不妨想办法及时排遣,让负面情绪远离自己。
四、写在最后
养娃近七年,越发深刻的体会,养育之路要想走得从容,前提是我们家长做最真实的自己。
放下对完美父母的执念,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承认自己也会时不时发火、脾气也需要宣泄,面对教育仍还有很多不足。
当我们实在没忍住,向孩子发了脾气时,不妨卸下负担,理解并抱抱自己。坦然接受这一切,我们才能再次轻装上阵。
所以,别再忍啦!谁说不能吼娃的?
“果壳童学馆”是果壳旗下的儿童教育公众号,这里有可信赖的育儿科学知识,随时随地的家庭STEAM教育。帮你成为具备未来视野的家长,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学会思考,培养属于未来的优秀人才。
- 今日视频推荐 -
热文推荐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