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质疑过课本知识点的正确性吗?相信很多人都会诧异——什么?课本上还能有错误?是的,最近四川的两个四年级同学就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推翻了课本上的“标准答案”。
四年级学生推翻“标准答案”
(米之贤和廖钧宇在交流三角尺的摆法)
(资料图)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小学四年级学生米之贤、廖钧宇,成功推翻了课本上的“标准”答案。
课堂上,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完成一道练习题:
利用一副三角尺,你能画出哪些不同角度的角?
(教材中的练习题原题)
在动手尝试后,米之贤同学表示,自己可以画出165°的角。
这个数字,并没有出现在教师用书所提供的“标准”答案中。但老师随即鼓励大家,“可以质疑答案,没人会嘲笑你们,也许是一个重大发现。”
(官方用书中给出的“标准”答案)
于是,米之贤上讲台展示了自己的做法。他把矮胖三角尺(等腰直角三角形)45°的一条边和瘦长三角尺60°的一条边重合,在右上方,就出现了一个钝角。用量角器测量,果真是165°!
课后,另一名同学廖钧宇,通过严谨的数学证明方法,成功计算出这个角就是165°。
(廖同学说:要求出这个角a的度数,可以和它旁边的角1产生联系,角1又在小三角形里面,前一课学过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于是,先算出角3=180°-45°=135°,又知道角2=30°,所以角1=180°-135°-30°=15°,那么角a=180°-15°=165°。)
(角度计算方法示意)
也就是说,官方用书中给出的“标准”答案,确实漏了165°这个答案。
随后,两人给新世纪小学教材(北师大版)编写组发去了邮件,并收到了编写组的回信。
回信中,编写组肯定了两名学生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同时表示,在教材修订时,会采纳他们的建议。
两位四年级同学敢于质疑的精神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京教君发现,这样具有质疑精神、独立思考问题的孩子不在少数,给教材“挑错”不但没有被忽视,更得到了很多赞扬鼓励。
五年级学生发现教材数据“落伍”
上海小学五年级的白同学,发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课本有个小问题。小白说,数学课本的第4页写有“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为326km”“核心区(165.92 km),缓冲区(10.7km),实验区(64.93km)”等,“但我记得保护区名字里有‘鸟类’,总面积也没这么大。”他回家问妈妈,妈妈鼓励他上官网求证。对比后,他发现保护区数据已更新,教材“落后”了。
教材上的“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正确名称应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也有出入。那为何教材会出现不同数字?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说,首先,326km是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的面积,其中鸟类保护区面积为241.55 km,教材没有进行准确区分。
初中生给地理教材挑错
(地图中存在问题的位置)
今年4月,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张裕周同学偶然发现,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人文地理》中存在一个小错误。
该书第43页的世界地图中,海地所在位置及周围的一些国家都被标为了橙色的“西班牙语”区。
他想到自己在2021年某期《半月谈》杂志的“国际”专栏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作为拉美唯一的法语国家,海地语言文化的独特性也使其在该地区相对孤立。”
法语?西班牙语?教材写的、杂志上发的应该以哪个为准?
张裕周随即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查到海地的官方语言确实不是西班牙语,而是法语、克里奥尔语。
为了进一步求证,他把自己发现的这个问题告诉了从事地质灾害工作的妈妈。俩人又核实了一遍,再次确认课本上的标注有误。
在妈妈的鼓励下,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邮件,并很快得到了回复。出版社表示下次教材修订时会订正错误!
( 出版社回复邮件截图)
中学生“揪”出英语配图问题
沈阳市126中学学生崔宸溪,在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时,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揪”出了一处配图错误:
课本第95页上有3张小昆虫的照片,按英文的说明分别应该是蝴蝶、蚂蚁和蜜蜂;但实际配图,却是蝴蝶、蚂蚁和食蚜蝇。
崔宸溪对于各类昆虫了如指掌,根据他的科普,“蜜蜂有两对翅膀、食蚜蝇只有一对;而且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食蚜蝇很瘦;蜜蜂的触角很明显,食蚜蝇的不明显。”
上海教育出版社经过专业的核实后,也确定教材图片出现了问题,并表示因需向教育部报备、送审等问题,教材上的错误图片会在下次重印时再进行替换。
小学生认出现代陶艺配图竟是上古化石
(图片来源:021视频)
去年10月,上海市小学生吴叶凡在翻看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材时,注意到第13页右上角,引用了一张很眼熟的图片。
虽然教材中的文字标注为“《树叶》现代陶艺作品”,但吴叶凡却很疑惑,“这不是自然博物馆里的海百合化石吗?”
发现问题的第二天,她就与爸爸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求证。
( 吴叶凡前往自然博物馆求证)
经工作人员证实,教科书上的“现代树叶”确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
▲ 海百合图片和美术书配图对比
(左:海百合化石 右:教材中图片 )
得知消息后,出版社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并上报修订,还向吴叶凡赠送了一套书籍表示感谢和鼓励。
每每看到此类新闻,都不禁为孩子们广泛的知识面和严谨的学习态度点赞!他们不迷信书籍敢于质疑的精神值得赞扬和肯定。
同时,京教君也在想,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孩子敢于去质疑、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有的孩子却没有机会发现呢?
尽管每一个孩子的背景都不不尽相同,但其中还是能看出一些共同点的。
比如,白同学发现教材数据不对劲的时候,他回家问妈妈,妈妈鼓励他上官网求证。
张裕周发现了地理教材的错误后,及时和妈妈沟通,在妈妈的鼓励下张裕周鼓起勇气给出版社写邮件指出问题所在。
吴叶凡同学,在发现错误后,爸爸第二天就陪他去了上海的自然博物馆求证,结果真的证实了自己的质疑是对的。
京教君一直觉得,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用心的父母一定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开始了。面对孩子的疑惑甚至是无脑质疑,做父母的没有打压嘲笑,而是给孩子鼓励支持,无论最后孩子的质疑是否正确,这种敢于质疑敢于独立思考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如何培养孩子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1、鼓励孩子提问
“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七星瓢虫身上会有小圆点?”“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为什么鸟群会飞成人字形?”
其实孩子的每一次提问都有意义,或大或小。这些看似是常识的问题,其实也并不能一两句话讲的明白,面对这些问题,做家长的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这是孩子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2、和孩子对话而不是给出答案
孩子这么多提问该如何解决呢?那就和孩子来一场开放式对话吧。可以就一个问题向孩子提问——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么问题呀?之前学到的知识里能给你一些启发吗?你需爸爸妈妈给你提供什么帮助?爸爸妈妈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我们一起寻找一下答案好不好……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家长可以适当给一些提示,但是最后的答案可以让孩子自己探索,这样孩子自己也会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更容易得到正反馈。
3、允许孩子“做无用功”
孩子天马行空的提问里,可能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无效提问,允许孩子在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收获,看起来孩子是在做无用功,但“失败”经验肯定不会被浪费,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支持。
京教君抛砖引玉给家长们一些启发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其实不难
每个家长可能还有自己的独到心得体会
快来评论区告诉京教君和其他家长朋友吧~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首都教育、和讯网等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