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杨学东
(资料图)
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民盟北京市优秀盟员,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市数学学校优秀教练,北京市东城区杰出教师、人民教师、优秀教师,北京五中数学教研组组长。
从教40年,一直耕耘在三尺讲台。 在北京教育丛书出版个人专著《感悟数学教育中的哲理》,出版专著《高考数学八十讲》、《一点一课精准复习》,合作撰写并担任主编《高中数学典型题解析大典》,合作撰写《走向高考解题训练》、《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案例评析》、《高考突破数学总复习》等书籍十余本。
杨学东老师是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教师,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三尺讲台。至今已经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四十年。提起杨老师,五中人都称他为“五中大先生”,这不仅因为杨老师在数学教育教学上的骄人成绩,更因为杨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杨老师经常对青年教师这样说:“教师的两种力量最具魅力,一种是人格魅力,一种是思想魅力:人格的魅力如山,决定教育的高度;思想的魅力如海,决定教育的深度。”
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
学生眼中的“数学哲人”
“三尺讲台数论人生轨迹,一支粉笔解析命运几何。”这是杨学东老师的徒弟们送给他的一副对联,横批“数学哲人”。这幅对联既写出了杨老师数学教学的理念,又抒发了徒弟们对杨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一位时刻用数学哲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数学教师。
高三一模考试在即,杨学东老师写下了这段话给学生们加油鼓励: 信念如函数y=ex,无论经历多少次求导的折磨,不畏艰难,不改本色;坚持如函数y=sinx的图像,虽然循环往复,但这不是简单的轮回,是收获智慧的周期;成功如幂函数y=x3,12年苦读穿越负值的黑暗,努力来到0和1之间,别被眼前的缓慢停顿前进的步伐,成功就在不远处,只需越过前面的那个1。
在高三毕业典礼上 ,当他带领数学组老师为学生们配乐朗诵原创作品《当你困惑时,数学告诉你》时,瞬间引发了轰动效应,在场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此生都不会忘记那天的情景。
“当你迷茫于方向的选择时,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告诉你: 你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要到哪里去,把这三个点两两相连,方向不过是这三条线段上的进退之间。”“当你对每天循规蹈矩的生活厌烦时,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告诉你:人生的许多伟大,不在于轰轰轰烈,波澜壮阔,而在于平凡的坚持,简单的重复。”“当你因为棱角太多而屡受伤害时,球的几何性质告诉你:人生的厚重不是表面的大小,而是内涵的质量。”
在杨老师看来,数学具有严谨、灵活、深刻的品质,数学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 理、法则都在用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含蓄地讲述着人生的哲理。
“对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我可以利用数学里的任何一个概念、原理,包括数学方法,对应到我们的生活,对孩子们进行三观教育。 ”杨老师总结数学哲理在育人上的应用。
不做“大家长式的班主任”
作为一名有着28年班主任经验的“老班”,杨学东老师日常教育学生的原则有三点:尊重并严格、博爱并严厉、表扬并鞭策。在他看来这三点其实有相似之处,要把学生看做成长中的树苗,师爱就如同培土、浇水、施肥,但是小树也需要修剪枝叶,这样才能枝繁叶茂、长大成材。他认为,在尊重学生个性、爱护学生的前提下,严格的教育、严厉的教导是必不可少的。“我一直以严格的要求对待学生,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很‘严酷’,但我是在学生认同的前提下提出标准,我相信严师出高徒。”杨学东老师说。
杨老师也坦言,自己并不是“大家长式”的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个性但不扼杀其特性,对待任何学生都是寻找其闪光点,不只是学习上的,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人处世。 “好学生都是表扬出来的。”
杨老师认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不完美,所以在表扬的时候还要拿着“小鞭子”,鞭策一下,“有时候鞭子摇着别打下去,效果会更好。 ”杨老师补充道,“鞭子”举起来,只是为了给学生一些警示和心理上的暗示,并不是真的要落下。“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适时鞭策。”
正是这样民主又严格的教导方式,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敬重杨老师。 在学生眼里,他是“摩登的男神,总是一身帅气西装,腰间的钥匙叮当作响”;他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的老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不仅仅只有知识的课堂,还能让我们感悟数学的思想,使之成为我们人生的导航。”2017届学生给杨老师作诗说。
杨 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一次模拟测试,一个同学事先找到了答案作弊。杨老师没有采用一贯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而是运用了函数的渐近性哲理,写给用不真实成绩欺骗自己的学生: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地球直径的两个端点,毕竟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大圆相连;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原来是欺骗与成功之间的距离,欺骗好比是指数函数的图像,永远不能到达象征成功的x轴。”
像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杨老师的数学教育可以说无处不在。“他说,立身于世,立心于国,唯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的力量。高山仰止,诚不我欺。”2017届学生王浩闻说。
老师眼中的“五中大先生”
《数学教师的自豪》这首小诗表达了杨老师对数学教学的热爱:三尺讲台数论人生轨迹,一支粉笔解析命运几何。数学思想引领人生航向,数学哲理指点江山别样;逻辑推理成就运筹帷幄,数据分析演绎世态炎凉;数学抽象凝炼万千变化,数学建模参透人间万象;数学运算破解乾坤浩瀚,空间想象敢问宇宙苍茫。
29岁时,杨老师就成为了当时北京市最年轻的市级骨干教师,两年后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杨老师对于数学教学的热爱与钻研。教学中,杨老师结合弗洛姆的动机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尝试着在教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激发他们的潜能,慢慢地形成了激发式的教学风格。
平日里,有好多青年教师反馈,听完杨老师的课以后,回去也想模仿,但是同样一句话,“我们说出来感觉不是那味儿。 ”在杨老师看来,所谓的教学风格,与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问题的设计情境等都有关系,包括每句话在什么时候、该怎么说,这都是在常年的积累摸索出来的。
作为一名老教师,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杨老师也有着独到的心得。 对带过的徒弟,杨老师都会提一个要求:每节课后做反思。把心得要点、成功失败之处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以后把这些反思和总结写成一篇论文。
“写反思对个人的成长帮助非常大,我们五中数学组的青年教师,凡是满足区里要求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够一级职称的,现在都已经成长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 ”杨老师不无自豪地说。
熊丹老师是杨老师的徒弟,已是北京市骨干教师的她至今还记得杨老师的指导: “跟杨先生探讨问题,他总是能言简意赅地点拨我,引导我去探究数学的本质和规律。慢慢地我尝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中的哲理,尝试设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作为教研组长,杨学东老师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的改革之中,带领老师们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 北京五中数学教研组形成了“无思维不数学,无思想不数学,无创新不数学”的教学理念,形成了“要务实不要表演、要思维不要灌输、要思想不要题海、要素养不要模式”的教学风格。
在杨老师看来,青年教师成长要注意三点: 一是创造机会多上公开课,二是勤于反思,三是学会做人做事。
杨老师送青年教师这样几句话: 情商做人、智商做事、逆商做学问。遇到能力强的人,学他三分;遇到能力相当的人,让他三分;遇到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帮他三分;遇到年长的人,敬他三分。“我觉得要做好了这几个‘三分’,自己就能在各个方面提高十分。”杨老师说。
成就每一个学生, 是杨学东老师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他是这样说的:“如果学生是一丛秋菊,教师就应该让他散发芳香;如果学生是一眼古井,教师就应该让他流出清泉;如果学生是一株古柏,教师就应该让他撑起蓝天。如果学生只是一个“数字零”,我也会把他排在一个大于1的实数的小数点前面的最后一位,使其发挥出十倍的正能量。”
文字:赵翩翩
编辑:郝彬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