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说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为 西南交大 崔雅静老师的《学习科学》课程学习心得,
阐述了她对大学物理教学为什么难、
以及如何运用“ 知识可视化”、“ 语义情境化”的原理与方法,
来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
目前我才开展一年多的教学,
“ 语义情境化”是我在学习此门课程以前就有些意识到的一个方式。
《大学物理》在很多学生的眼里都是一个 虚无缥缈的科目,
既晦涩难懂又无实际用处。
我本人也对本科期间所学的大学物理的知识
基本上没有印象。
在经历了一轮教学后,
我发现, 不管我多么逻辑性地去组织教学内容,
很多学生仍然在听完之后 处于不知所云的状态。
经过总结和反思发现,
物理本来可以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充满乐趣的科目,
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呢?
我觉得原因在于: 脱离生活,用符号去讲理论。
可是明明我们讲物理的时候,
讲完理论要讲应用,例题也都来源于生活,
怎么就脱离了生活了呢?
学了“语义情境化”原理以后才发现,
原因在于我们 对知识的切入方式有问题,
教材和教学中,都是以原理、而不是由生活情境来切入的,
这不符合我们大脑学习的规律。
在没有 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添加新知识,
神经元无法建立有效地 连接,
也就没办法真正掌握知识。
经历了上述课程带给我的思考,
反思我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想要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我只能想到通过视频等可视化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学习了课程中“语义情境化”的5种常见方法后,我发现:
其实促进学生建立理解的手段可以是多样化的,
并不仅限于视频和动手体验,
“类比”也是一种既有效有形象的方式。
我也马上意识到:
在跟我自己的孩子分享新知识的时候,
我有时也会运用“类比”的方式建立联系。
比如跟孩子说海马体的问题时,
一个绘本当中就把 “脑袋对记忆的遗忘”,
类比成“ 一个漏了的布袋子装东西”的过程。
关于采用 “类比”的方式 是否严谨的问题,
恐怕是很多老师的疑问。
——很多老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物理讲述和计算过程中的严谨性的问题。
早晨我在想,
我们是不是要通过大学物理的课程把学生们都培养成物理学家呢,
很显然,在学生和老师的这个阶段,这个目标根本就无法实现。
那么增强学生 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 不纠结教学本身是否足够严谨,
应该成为老师教学的主要方向。
另外,通过课程学习,
我对“知识可视化”的作用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课程中,王珏老师举了很多“知识可视化”案例,
一些我们认为习以为常的公式、定理,
如 五点法描二次函数图像、微分积分、傅立叶变换等,
都以非常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王珏老师说:
图像、空间的引入,会给枯燥的公式赋予“意义”
使学生 “理解”新知识、 而不仅仅是记住公式!
这让我认识到:
即使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知识,
我们也可以尽自己所能,
使公式与图像关联起来,帮助记忆。
最后,在课程学习中,我还对“ 知识结构可视化”很有感触!
以前我做课堂小结时,会以 简单罗列为主要方式,
因为我觉得每一个知识点都已经清楚地讲过了,
学生们应该都能听懂。
可是看到王珏老师在课程中对“功”的相关总结,
真的是让我 大吃一惊!
因为面对着上面的总结,
即使是教物理的我,
也不能一下子从简单罗列的总结中记住所有信息!
可是当王珏老师呈现出以公式为中心,
将所有知识点归类进行 “图表化”总结时,
我一下子就能把所有知识点轻松回忆起来了。
看来,“知识可视化”不仅仅是视频!
还有动图、甚至是能反应知识关系、知识情境的静态图片,
还有在总结中,应将知识点简单罗列、转变为可视化图表。
“知识可视化”、“语义情境化”,还有从课程中学到的其它知识,
让我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
【王珏老师点评】
崔老师提出的上述“担忧”,
在“真正”的老师眼里看来,是 不存在的!
——事实上,这正是“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两个职业之间的 重大差别!
科研人员,关心的重点是知识的体系化、严谨化、尤其是最新发展,
而教师,关心的重点则有所不同!
除了对专业知识体系的不断深化理解以外,
他们更关心的是: “知识的可传授性”(杜威)!
斯坦福大学的L. Shulman教授将此方面的知识,称为“ 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应该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 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是否拥有学科教学知识,
是区分研究者与教师的重要指标!
也是区分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
欲将“教学能力的三大基石:PCK理论”培训引入本单位,请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PCK培训”了解详情。
————————————————————
更多关于“知识可视化”、“语义情境化”等高效教学原理与方法,欢迎学习王珏老师《基于学习科学的高效教与学方法》网络课程,有详尽讲解!
付费课程 : 49元 ,无任何时间限制、作业要求,随时可学、终身有效!课程地址(网易云课堂):
电脑或手机浏览器打开:
https://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1006384085&share=1&shareId=1928341
扫码进入课程:
————————————————————
本公众号(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微课与PPT研究、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
wk:微课超级大全,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
ppt:PPT技巧集
xxkx:学习科学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