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绝非易事,因为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或者说首要因素便在于作为教育创新主体的校长与教师有无获得“解放”。换言之,解放校长与教师是教育创新的首要前提。大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
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大脑
【资料图】
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大脑,就是要解除禁锢校长与教师大脑的思想枷锁,为教育创新提供宽松的思想环境。
对教育创新而言,禁锢着校长与教师大脑的最主要的思想枷锁是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这一教育使命的片面解读,“符合社会需要”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实际上窄化为只强调“适应现实社会”,而忽略乃至闭口不谈“超越现实社会”。长期以来,正是这种实际上窄化了的片面解读对于校长与教师的“教育使命观”具有普遍的、事实上的支配性影响,它使得许多校长与教师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以上级指令为本,而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权威所言为尊,而不是以真理所示为尊;以现行规定为准,而不是以合理需要为准;习惯于盲目继承、循规蹈矩、依样画葫芦,而不是扬弃结合、思变图新、别具一格。
常识告诉我们,从时代前行的角度审视,完整意义上的“适应社会需要”应当是“适应现实社会”与“超越现实社会”两位一体。好的教育不仅应当具有现实性,而且应当具有超越性,即不仅应当指导学生学会适应现实社会、栖身于现实社会,而且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超越现实社会、走向未来社会,成为能够创构未来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好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不仅是“现实人”,而且是“创新人”,两者缺一不可。若非如此,社会发展便成无源之水,人类进步便成无本之木。培养创新人乃是好的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既然如此,培养创新人的教育自身怎么可以不创新?只是以上级指令为本、以权威所言为尊、以现行规定为准的教育,只是盲目继承、循规蹈矩、依样画葫芦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创新人?
教育需要培养创新人,培养创新人的教育自身就需要创新;创新既是校长与教师的权利,更是校长与教师的责任;具有创新意识乃是校长与教师的必备思想条件——这些属于教育基本常识的思想认识,理应成为迈向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校长与教师的普遍共识。
因此,假如真要鼓励教育创新,而非叶公好龙,那就需要准确解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这一教育使命的完整意涵,打消校长与教师在教育使命问题上的不必要顾虑,营造有助于校长与教师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的思想氛围。
解放校长与教师的手脚
解放校长与教师的手脚,就是要解开束缚校长与教师手脚的制度上的绳索,为教育创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解放校长与教师的手脚与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大脑同样重要,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比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大脑更重要。事实上,就现实状况来看,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校长与教师即使有了创新意识,即使很想创新,往往也会因种种不合理的清规戒律的限制而无法付诸行动;有时即使鼓足勇气尝试创新,往往也会因不合这些清规戒律而被叫停甚至被追责。于是,按部就班苟且过、不越雷池一小步便渐渐成为许多校长与教师的基本选择。
在这方面,学校办学之难可谓典例。涉及学校办学的诸多成文规定和更多的不成文规定中含有太多的不合理成分,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制度上被压缩到小得不能再小的空间。学校实际上常常被希望满足民众对教育提出的所有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常常被要求对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承担责任,哪怕是不该由学校担负的责任。于是,学校匪夷所思而又无可奈何地成了一种“无限责任公司”、一种高风险机构,结果导致学校普遍不愿意组织学生远足或利用交通工具去考察大自然,普遍不鼓励学生参加含有对抗性成分的体育活动,普遍不乐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严肃批评,普遍不勇于进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真刀真枪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改革尝试。学校怕出任何问题,怕被家长无端指责,怕被媒体恶意曝光,怕被上级部门动辄追责。
作为“无限责任公司”与高风险机构的学校连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都得不到必要的制度保障,反而受到名目繁多的不合理限制,那还谈什么“教育创新”!
因此,假如真要支持教育创新,那就有必要对有关教育的成文的规章制度与不成文的规则规范来一番全面清理,把束缚校长与教师手脚的不合理的清规戒律清除出去,同时添加有利于校长与教师放开手脚积极创新的内容,让一切有志于创新的校长与教师大胆想象、勇于尝试、大显身手,把创新欲望转化为创新行动。
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心态
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心态,就是要解脱扰乱校长与教师心态的评价羁绊,为教育创新提供积极的评价支持。
评价是一种手段,科学且人文、合理且合情的正常评价可以促进教育的顺畅、健康发展,即所谓“以评促教”。但不知从何时起,对于教育的评价几乎被全方位地异化了。各个方面、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评审、检查、评估、验收、鉴定等等层出不穷、接踵而至,名目多得让校长与教师眼花缭乱,频率高得让校长与教师手忙脚乱,几乎没有消停的时候。
而且,许多评价活动都让校长与教师不敢恭维,因为这些评价活动基本上都是可有可无地听听汇报,匆匆忙忙地翻翻资料,走马观花地看看场景,三言两语地座谈座谈,最后来点蜻蜓触水式的总结评点。这样的评价活动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心知肚明。
麻烦的问题在于,这些评价活动对校长与教师的心态具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因为它们不仅耗去校长与教师太多的宝贵时间与精力,而且在同行竞争愈演愈烈、“马太效应”十分明显的今天,让校长与教师,尤其是校长对所有评价活动都不敢怠慢、都要去应付,且很难完全不在意乃至不计较评价结果。这种不敢怠慢的心理、这种在意和计较的心理持续作用的结果,很难不催生乃至强化功利追求之心、心浮气躁之态,而这恰恰是教育之大忌。因为,这样的“心”与“态”使得校长与教师很难心无旁骛、凝神聚气地思考与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琢磨与推进教育创新。
因此,假如真要助力教育创新,那就需要对教育评价进行大力度改革,让校长与教师从没完没了的教育评价、从形式大于内容的教育评价中解脱出来,让教育评价本身对教育创新起到积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提供宽松的思想环境,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大脑;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解放校长与教师的手脚;提供积极的评价支持,解放校长与教师的心态——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创新才有可能实现名副其实的全局性推进,才有可能取得值得称道的突破性进展。
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守望新教育。
延伸阅读:
“双减”后学校教育如何提质增效?智育、艺术、体育、劳动……来看看各地各校的答案
汪志广:校长如何变革组织给班主任减负
贺国卿:好校长要像唐僧借智慧
顾明远:校长应有什么品质
班主任设置"烦恼箱",学生纷纷投稿,第一张就让老师泪目
明确了!这类人员,禁止当老师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