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酱说:
赢得孩子的心最好的方式,不是靠拳头,也不是靠嘴巴。
【资料图】
全文3811字丨阅读共需4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转自 | 男孩派 作者 | 可乐妈
◐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了一档名叫《荒野会谈》的节目。
节目中,北大才女李雪琴讲述了这样几件事:
她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回,开家长会,班主任找到了李雪琴的妈妈,说:
“你偷看一下李雪琴的手机,看看她每天晚上跟哪个男孩子发短信?”
于是,当天晚上,李雪琴一回寝室,就看到妈妈正坐在自己的床上。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妈妈见到她后,竟然一脸严肃地说:
“女儿,我要向你道歉。”
看李雪琴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妈妈接着解释道:
“今天你们班主任让我看一下你的手机,但我保证,我在点开“信息”图标的那一刻,就关上了,一条都没有看见。
可我非常有负罪感,我在这里郑重向你道歉,我不该做这样的事。”
这件小事,给李雪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坦言:
“这一幕让我感动至今,她(妈妈)都没看着,我也不会知道,但她仍然跟我道歉了。
所以我至今跟我妈待在一起,都非常地舒适。”
同样的,李雪琴的父亲也给予了她绝对的支持和尊重。
李雪琴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经常被老师请家长。
那时候,她的小学班主任有一个理念,即“小树不修不直溜”。
然而,当李雪琴的爸爸听到这句话后,却反驳道:
“老师,我觉得小树只要不长歪,长点枝丫是没有问题的。”
在一个观念相对传统的小县城里,爸爸的这席话无异于平地惊雷,以至于今天还在朋友圈和亲戚圈里广为传播。
连在场的嘉宾听了,也纷纷感叹,李雪琴有一个伟大的父亲。
说实话,看了这档节目后,我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不是只有正儿八经地对孩子说教才算是教育,生活中的每一次互动,其实都是教育。
没有一个孩子的优秀是与生俱来,不过是父母夜以继日的托举。
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往往只有一次机会,你给了孩子怎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回馈给你怎样的成果——
三流父母,教育靠拳头
曾有这样一组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个隐秘的角落里,有一个孩子用来宣泄烦恼的地方,上面写着三个大字:
心声墙。
在这面心声墙上,遍布着各种饱含愤怒和恨意的句子:
“实在太可恶了。”、“闭你妈个头。”、“想个头啊,想到恨死你和自己。”
是什么让一个孩子的心灵如此扭曲?
其实,正是因为一张“打人表”:
妈妈打了自己一回,孩子就记一笔;爸爸打了他一次,他也记一笔。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正”字的背后,是一个孩子挨了无数次打后的不甘和眼泪。
在这个孩子眼中,自己只是一个没人爱的可怜虫。
于是,他用最稚嫩的字体写下了最冰冷的句子:
“自杀去吧。”
有多少父母打着“黄荆条下出好人”的幌子,一看到孩子犯错,就挥舞拳头。
再犯再打,以为这样做孩子就会长记性,会越来越好。
却不知,那个饱受皮肉之苦的孩子,从中得到的不是教训,而是与父母对抗的恨意,和一生都难以摆脱的阴影与痛苦。
前段时间,刷到了一则热搜:
许久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小龙女”吴卓林,被人拍到在多伦多排队领取免费的救济食物。
事实上,这已然不是她第一次陷入困境了。
早在2018年,无家可归的她,就被爆出打着父亲成龙的名字,求店主收留她和女友。
如今,四年时间过去了,吴卓林的生活却依旧没有改善。
怒其不争的同时,也不禁叹息:
糟糕的原生家庭,对孩子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
一直以来,父亲在吴卓林的生活中都是缺席的。而母亲吴绮莉对女儿的管教,又极度严苛、暴力。
吴绮莉曾自曝:只要女儿不乖,自己就会暴打她;
打完后,再让女儿顶着厚厚的《辞海》罚站,掉了就又是一顿暴打。
随着吴卓林渐渐长大,母女二人的关系也愈发针锋相对:
2015年,她曾报警称母亲常年酗酒、滥药、虐待,同时,这些年她也在用自我毁灭的方式狠狠报复着母亲:
自杀、偷窃、和女友离家出走……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曾指出:
“暴力,对孩子的威慑作用只是暂时的,但它所引起的愤怒情绪、复仇心理及自我仇视却异常强烈。
挨打带给孩子的焦虑、紧张、痛苦将会充斥他的整个童年,被暴力对待的孩子很难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
若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手段只有巴掌和拳头,无论初衷是什么,最后为此买单的都永远只有孩子自己。
就像有句话说的:
父母不断打骂孩子时,孩子不会停止爱父母,但会停止爱自己。
二流父母,教育靠嘴巴
生活中,不少父母却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讲各种大道理,试图让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路线前进。
可结果呢?
往往是父母说得越多,孩子就越不听话。
就像综艺《变形计》中,有个名叫郑子豪的男孩,非常喜欢玩游戏。
当律师的爸爸则十分看不惯儿子的行为,一有机会,就滔滔不绝地对着儿子说教:
“你知不知道打游戏是不对的?”
“你这样打游戏是会上瘾的,就像抽鸦片一样,玩物丧志。”
“你要搞你的学习,你只有学习搞好了,你才能搞一搞娱乐的东西。”
次数多了,子豪就学会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不仅对爸爸的大道理置若罔闻,反而对游戏更加上瘾了。
曾有心理学研究证明:
“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
一个人能够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
如果父母总是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听,就一味教训孩子,即使再正确的道理,到了孩子耳中也和语言暴力无异。
之前看电视剧《加油!妈妈》时,里面就出现过这样一幕:
由吴越扮演的妈妈苏青平日里跟儿子的沟通非常少。
有一回,苏青发现儿子对一款蛋糕青睐有加。
本以为母子二人能因此打开话题,可谁知,苏青一张嘴又是批评:
“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这样一来,儿子彻底失去了跟她交谈的欲望,只撂下一句“永远只能做正确的事情,特别没意思”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类似的情景,其实也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甚至有一次,儿子哭着问苏青:“你在意过我的压力有多大吗?”
她也依旧不为所动,反而一副“为你好”的模样,继续输出着她的大道理:
“你不理解妈妈,妈妈不怪你。
但是妈妈相信,等你长大以后,面对真正的大风大浪,面对真正的对手,真正的竞争的时候,你会感谢现在的压力训练的。”
就这样,在无人理解的绝境中,儿子居然学会了用抽烟、盗窃、打赏女主播等不良行为排解自己的压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
“教育的意图越隐蔽,越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
蹲下身子,闭上嘴巴,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才能生效。
反之,若只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哪怕父母口中的道理再正确,讲得再掏心掏肺,也不过是徒劳。
一流父母,教育靠榜样
我曾看过一个关于山东“学霸村”的报道。
一个不足500户、人口只有1800多人的小村子里,居然出了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100多个本科生,专科生更多不计其数。
几乎每一户人家,都能出一个大学生。
要知道,中国目前本科学历人口占比也不过4%。
对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村子来说,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村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跟随着记者的镜头,我从一户人家的日常互动中找到了答案:
这家人的女儿是同济的博士。
她的父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父亲每每忙完农活后,都会拿起一份报纸,认真阅读,并且一读就是20年。
正是父亲对于知识的重视和渴望,在无形之中深深影响了女儿。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
“孩子是一面镜子,会诚实地映出父母的样子。”
父母勤奋,孩子自然上进;
父母爱阅读,孩子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
父母坚持不懈,孩子也自然耐得住寂寞。
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不仅是基因和传承,更是教化与陪伴的力量。
之前,我在抖音上刷到过一位特别厉害的老爸。
他的女儿自从上了初中后,成绩就始终在中下游徘徊,还迷上了游戏。
可面对这个不够优秀的女儿,这位爸爸既没有打骂,也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毅然决定要陪女儿“重上一次初中”:
于是,他每天和女儿一起学习、做题,起得比女儿早,睡得比女儿晚,还根据女儿的学习情况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
平日里,爸爸坚持接送,放学后跟女儿交流白天学到的知识点。
不仅如此,他还戒掉了看剧、打游戏等习惯,把原本用来娱乐的时间都留给了孩子。
他更是将自己的关注列表,取关到300人以下,减少与外界不必要的联系。
很多时候,孩子就像一颗种子。
你种下的是暴力、说教、控制,得到的就是竹篮打水、事与愿违;
你种下的是陪伴、尊重、引导,得到的就是苦尽甘来、一鸣惊人。
毕竟,真正的爱靠的不是拳头,更不是嘴巴。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地栽培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者,这样,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作家托尔斯泰说: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父母身上。”
有时,当我们看见别人家孩子懂事、自律、优秀的模样,难免会心生羡慕。
但却时常忽略了:
正是自己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一个优秀上进的孩子,一定是因为父母的陪伴和支持,胜过了千言万语、耳提面命。
教育孩子,其实也是教育自己,并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
只有我们当父母的做对了,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来源: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4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我们。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许你会喜欢
【收藏】 “同学不跟我玩怎么办?”当儿子担心被孤立,这位妈妈给出了我见过最温暖的回答
【社交】 中国式父母社交:逢人必谈孩子,孩子等于面子
【方法】 孩子的自律、上进从哪里来?看完这篇方法都有了
【真实】 硕士妈妈吐槽孩子是学渣上热搜:以后健康快乐就好
【羡慕】 一招就让孩子“戒掉”手机,全网妈妈都“慕了”
添加教育助理个人微信号(dangyang002)为好友,备注您孩子的年龄或自己的身份,我们将把您加入到相应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福利。
欢迎关注人民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