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自成体系的汉字世界,秩序井然又盘根交错。深究其中,每个汉字就像一幅画,生动表达着我们先民的生活智慧。在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中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每个汉字的背后,都大有乾坤。“深度语文”的发起者干国祥老师,就将这些字词的解释融入课堂语文教学中,增加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而这些对字根学习的探究,无疑也在引发我们对“如何学好语文”的深层思考。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相关资料图)
文丨周滢滢 编丨lulu
近年来,制作精良的传统文化节目越来越多,从《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再到《此画怎讲》《舞千年》,这一波综艺节目通过话剧、舞蹈、歌曲等丰富的形式,再现了古典文物、古诗词、书画等传统文化的魅力,广受好评。
如果说,之前这些文化节目还是在教育的外围打转,如今,这些节目几乎成了家长眼中不可多得的“文化加餐”。
前段时间就有一部 小而美的传统文化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成功出圈,有语文老师将观看这一纪录片作为作业任务布置给孩子们,也有老师直接在课堂上播放,每集5分钟的时长,对课堂来说很友好。
不得不说, 传统文化类节目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加上语文新课标也更加强调传统文化学习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这些优质节目也成了基础教育“取经”的对象。
就拿这部纪录片来说, 它对每个汉字前世今生、背后文化故事的挖掘,既生动活泼,又干货满满。有网友感慨,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是以这样的方式教授汉字,什么“识字难”“识字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下文中,我们就跟随这部纪录片走进汉字的魔力世界。此外,外滩君也联系了深度语文发起人 干国祥老师,请他谈谈对字源学习引入语文学习的一些思考。
熟悉的方块字背后,大有乾坤
如果庞大的汉字宝库中有C位,应该是哪个字?《“字”从遇见你》这部纪录片开篇就抛出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它一共25集,每集讲一个汉字,单集5分钟。尽管时间不长,却将每个汉字的造型结构、演变规律、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都串联起来,让人不由感慨,每一个汉字的诞生,都是一次伟大的构造,甚至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小小的奇迹。
就拿开篇第一集来说吧,它就向我们展示了, “中”字这一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是怎么从创造之初,就成了顶级汉字,长期占据汉字世界的核心位置。
殷墟出土的甲骨里,“中”字,就像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帜,在古代战场上,旗帜一般掌握在王者手中,作为指挥之用。因此,它也是权力的表象,权威的中心。
而商朝时期的先民,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看作是被四周方国所围绕的世界中心,构成了华夏人对世界的最早看法。尤其是河南西部,被3000年前的华夏人认为在地理位置上居于正中间,是天下的中心,也因此“中原”就成了四方霸者的逐鹿之地。
那么, “中国”二字又从何而来?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来自于西周时期的何尊上铭文,其中有一句话是“余其宅兹中或(中国),自兹乂民”,大意是说, “武王灭商后,诏告天下,从此我在中国住下了!就以这个地方为中心,治理天下四方的人。”
渐渐地,“中国”二字从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内心渴求,变成了固定的国号。
至今,在中原省份河南的方言中,“中”依然是一个决定性的词汇,代表着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数千年过去,“中”甚至上升为我们处事的哲学与追求,比如“中庸”。
怎么样,是不是在短短5分钟的时间里,就让我们对“中”这个字,有了更多的遐想和寄托?
再看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汉字 “福”。
汉字的世界里并非一成不变,只有最重要的汉字,才可能千古流传。而代表“幸福”的“福”字,4000多年来它穿越古今,内涵一以贯之。而且被所有人喜爱,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能看见它的身影。
甲骨文中的“福”
想不到的是,这个字的符号形象,酷似黄河流域先民使用的一种尖底瓶,这是一种酿酒的器物。
因为早在商周时期,粮食收成完全依赖于自然与气候,如果谁家里的米不但够吃,还有剩余的米可以酿酒,在古人看来,这就足以代表幸福。
如果谁家里不但酿了酒,还能有富足的酒储藏起来,那就引出了另一个象征符号 “富”。
所以“你幸福吗”这句话按照甲骨文的意思来理解,应该是,“你家里还有酒吗”,多么生动有趣。
随着汉字的进化,酒的含义已经慢慢从“福”字中消失不见,但文化传统却固执地留存下来,在几乎所有可以称得上幸福的场合,酒都不会缺席。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汉字,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能弄明白了这些汉字构造和演变的来龙去脉,当孩子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也能更加游刃有余。
比如, “走”和 “奔”,与今天的用法有所不同,它们在古文字中分别代表“跑”和“更快速的冲刺”,就像山海经里“夸父与日逐走”的“走”,就是有速度的奔跑。
甲骨文中的“走”和“奔”
甚至从甲骨文中这两个汉字特别生动的形象来看,古人在造字时可能也曾甩动双臂做过推敲。
如今,随着时代推移,“走”字慢慢淡化了曾经的速度感,更多代表常速的行走。因此“行”和“走”二字被更多地联系起来。
而且今天的“走”字的含义,也比古代更加宽泛,正在从“快速地前往某地”,引申成了“某种状态的改变”,比如大众文化里的“走红”“走运”。但历经千年,不变的是“走”字背后那种动态的改变。
这部短小精悍的纪录片,让我们看到, 汉字和文化的演变就像一条流动着的长河,生生不息,它起始于古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在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的运用中,不断变化和丰富。
如果孩子们在学习语文、接触汉字的过程中,能对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有所了解,不仅会对这些方块字更有亲切感,也会惊叹于老祖宗们的智慧,进而对自己所使用的汉字和语言,有更多崇敬之心。
这不就是一个孩子最初始的文化自信么?
解决识字困难
还要从汉字特点和规律出发
这样一种 对汉字背后文化的挖掘,是否可以解决今天孩子的识字难题?
一直以来,识字和写字,都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再看看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须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其中 2500个左右会写,且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然而有教育者表示,我们传统的识字教学,看似效率很高,常常会出现 “孩子一学就会,一放就忘,一写就错”的情况。
最常见的错误一般有以下几类:
同音字字义区分不清,如坐与座;
形近字字形混淆,如酒与洒;
书写繁琐识记困难的字。
为什么容易出现错别字?表面上看是小学生没掌握好汉字的字形, 实际上是学生没有建立好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意文字,在构造上是有规律的,而且与它背后的意义息息相关。
比如 “祭”这个字,它的上部含义是“手拿鲜肉”,下面的“示”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很像上古人所崇拜的“灵石”。灵石上放置祭品,给鬼神看并享用,引申为“给人看”“表示”等。
“祭”在金文中的字形
结合起来,“祭”就是“手拿鲜肉举行祭祀之礼,向祖宗、神灵表示自己的心意”。也因此,汉字中由“示”字组成的字,大都与崇拜、祝愿、祭祀有关,比如“福、祝、祖、祈、祷”等字。
因此,汉字往往是围绕一个构字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排列组合,组成意义相关的一类字。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样的规律,就不容易将“衣字部”与“示字部”混淆,也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了。
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因为受限于时间和教学目标,对汉字的讲授主要集中在音、形、意上,很少会对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展开。
有语文教育者反思, 今天的识字教学大多都是浅层次的, 底蕴不深, 常常就字教学,方法简单,总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们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怎么读,这个字不能多一点,那个字不能少一撇,让学生死记硬背笔画组合。
也有老师尝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如编儿歌、猜谜语、设计比赛情境等,但这些只是形式上的丰富,未能挖掘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那么,怎样的汉字学习,才能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并带领他们领略汉字背后的文化魅力?有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教学实践和研究。
深度语文发起人、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干国祥老师,就是一位资深的字源研究者,不仅在个人视频号上分享了很多原创性的汉字科普视频,也尝试将其引入课堂。
他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教授一些偏旁部件所表示的含义,帮助孩子根据字形去理解字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举一反三,还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干国祥老师
比如,他在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上《四季》一课时,不仅讲了“春、夏、秋、冬”这四个汉字的字源,还讲了“季、年、委”这些高度相关的汉字:
“禾”是成熟的谷物,那么“季”就是一个孩子在收获沉甸甸的谷物;
而“年”的下面是“人”或“千”,“人”是一个成年男子的象形,而“千”是一个成年人腿部弯曲的象形(到清代还有曲腿打千的说法),上下组合起来,就表示谷物太丰盛、太沉重,不仅需要成年男子来搬运,而且使他也弯起了身体;
“年”的字形演变
“委”,下面是一个女子,意味着女子的力气较小,无法承担成熟的谷物,所以就弯曲或倒地了。且成熟的谷物总是黄红色的,如火一般,这就是“秋”字的字源。
这样一番科普讲解,即使是今天远离农事活动的孩子们,也能通过笔下一个个生动的汉字,对文章里的春种秋收有了更多的联想和感触。
类似这样的汉字科普,穿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像是有趣的汉字小游戏,不仅增添了很多识字的趣味,也让孩子们对汉字背后的文化常识、生活方式有了更多了解。
字源学习只是工具
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考
在今天的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地位日益提升。而以这样一种方式学习汉字,因为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还能解决一些识字难题,自然受到关注,并开始走进一些学校和课堂。
“了解字源,对掌握汉字的字形和字义都有着积极意义。在某些关键的节点,还能够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干国祥老师不否认,适当地将字源学习引入日常学习,的确是有益处的。
尤其是今天,孩子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学习,对汉字文化的追根溯源,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但是在具体学习字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并不需要确定每个汉字的字源,也没必要苛求孩子系统掌握汉字构造之理。
我们仅仅需要通过对汉字中一些高价值汉字的溯源,把文化的创造性呈现出来,以管中窥豹的方式,展示和领略汉字文化的独特之美;
汉字思维的学习方式,可以分散于整个识字学习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三四年级系统认识汉字,以及初中大量接触文言的时候,集中展示汉字最基本的构造原理,让孩子用这种基本原理去尝试分析他们有兴趣去探究的汉字。
不过,干国祥老师也强调, 字源学习只是一种学习工具,不能对它无限拔高。
“并非每个孩子都必须掌握字源,不懂得字源,无损于任何人的思维水平和情感品质。不仅李白和苏轼基本不懂字源,就连汉代的许慎,这位堪称研究字源最广博的中国人,在他编著的《说文解字》中,字源解释的错误率也远远高过正确率。这就很有意思了。”
在他看来, 识字和用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把汉字放在具体的、灵活多变的语境中。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 最好的识字途径永远是海量的阅读,最好的用字道路永远是不倦地写作。
前者是融化并汲取文字中凝固的思想,后者是把流动不息的思想凝固下来,以便保存和交流。而单个认读、书写汉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如果脱离了活泼多变的语境,字词就丧失了它们的活力,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
相比聚焦于字源,他认为,我们应该用这一工具去撬动更有价值的学习,将注意力放到指向大概念、研究性学习、批判性思维这些更为重要的学习任务上去。
毕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具体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我们既可以 “深进去”,挖掘某个汉字的构造特征和演变规律,同时也要能 “跳出来”,对背后的传统文化有着更整体的感知,并通过主题探究和批判性思考,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
有教育者就提出, 批判性思维,恰恰是传统文化学习的起点、支点和终极价值所在。换句话说,我们要让孩子 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辨析、评价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在与传统文化展开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批判性思维。
今天像这样的批判性思考,在一些传统文化纪录片里也有着有趣的呈现。
比如,同样小巧精悍的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就有机地融合了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为观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典故背后的“真与假”,在趣味实证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和社会民情故事。
央视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
回到《“字”从遇见你》这部纪录片,简单的汉字背后,其实传达出来的是深刻的文明。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学习和探究这些汉字的同时,如果也被引导去思考,中华民族的文明经过了怎样的传承和发展?它所留下的印记,对我们当下乃至未来有何启示?岂不是更有价值。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