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期末将至。网课、复习、备考,国际学校教师的圈子里依旧是忙碌的景象。很多学校会安排校级的教学竞赛和公开课,面向全市或全国举办各类学科工作坊,也有的学校会邀请教育部门的学科领头人、大学教授、学术协会的资深专家来讲座,以督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这都是好事。然而,要精准提升教师水平,真正帮到老师们,要像给学生分层教学那样,对老师进行层次划分,因材施教。一位国际学校的管理者分享了真实经历。
(相关资料图)
01教师只会讲知识点却无法“点亮”学生
我有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就是听课。前一周在课表上圈出想听的老师的课,通知下去,下一周就去听课。
在大量的听课后,我发现,就跟同龄的学生之间差异巨大一样,同样受过专业师范培训、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也差异巨大。简单来说就是,教得好的老师是知道自己教得好的,教得不好的老师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教得不好……
我印象很深的是听一位物理老师的课。他教龄多年,应该说,他讲题很清楚,一步一步做下来,一题一题衔接下来,都顺畅有逻辑。但我观察了一下学生,认真一点的是跟着做题,抄黑板笔记,不认真的都在睡觉,偷看闲书。这位老师没有无视他们,也会点名,提醒他们坐直,问问题,上黑板做题,有一些互动。
我知道,这位老师可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上的知识点都清晰地讲给学生。课后他来见我时,也是很开心的状态,觉得自己的课上下来很顺利。
只是,他没有看出来,他的课是从”教“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学“的角度出发。他把教学内容输出得很顺利,但不代表学生接受得很顺利,更不代表学生受到启发,对这块知识点有了较为透彻的领悟。因为这个知识不是从学生自身产生的,而是从老师说给他们听,让他们记住并操练娴熟的。
为什么我说老师与老师之间差异巨大,是因为我也见过转行过来的新手老师,几乎是本能性地选择了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这位老师教的是经济,他讲解经济学里的原理是让学生角色扮演,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并且去揣测对方。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体会出经济学中的原理与用经济学思考的逻辑。
这位老师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幕后策划,资料是提前安排学生查的,分组讨论、辩论,也是由于角色剧情的需要,在老师悄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发生。学生激烈交锋,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宣布下课时,连我这个听课的都不想结束讨论。一男生站起来大呼“Impressive!”
也许有老师会说,这是因为教的科目不同,物理怎么角色扮演?但前阵子,有物理老教师爆红网络,她在揭示物理原理的过程中,采用了新奇有趣又贴近生活的实验。化抽象为具象,在从具象中提炼出抽象,也同样“Impressive!”
还有老师会反驳说,这是因为有的课时就是讲各类例题,而有的课时则可以带学生“做游戏”,我去听的那堂课恰好处于不同的教学规划。这是很有可能的。但一堂课是从教的角度设计,还是从学的角度设计,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能体会出老师上课是为了“点亮”他们,还是为了教完课本上的内容。如果学业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场历时多年的任务,那么对大家都是负担。学生觉得意兴阑珊,老师觉得完成就行。但如果老师能把不同学科和日常授课看成是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阐释这个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途径,这就会变成一场斑斓有趣的探索。
每堂课都是“活”的,是有“灵性”的,是能感受到它的“生长”的。得让学生感到“学习很有意思”,原来这个世界从物理角度看是这样,但从化学角度看是那样,从心理学看到的社会和从历史学看到的就是不一样……
而所谓老师和学生不过就是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差异而产生的引路人和探索者的区别罢了。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渴望,并且在与教师的思维碰撞时,迸发出“火花”。
02学校培养员工如何以“老师为中心”?
除了让老师真正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对不同水平的老师也应给予不同的指导。
比如不少新开的国际学校,很担忧自己招进来的年轻老师没经验。于是由校长,甚至老板出面,找非常资深权威的专家帮忙。有时是开一次性的讲座或作为公开课的评审进行指导,有时是聘来担任顾问,长期合作。
这对于水平较高的老师而言很有用,因为专家的点拨往往有拔高立意,提升理论,使之更上一层楼的作用。但如果整个学科组的水平都在初级阶段,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处在处理好每堂课、每个单元章节的实操层面,专家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过于“高深”,就是有一种“听了专家的话也不知道怎么用”或“听完也云里雾里”的感觉。
当然,请来专家还有一个无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对学校招生宣传有利。如果校方本意是为了宣传和点拨中高级水平的教师,那么这种教研方式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是因为担忧学科组整体水平太弱而找专家短暂指导,这就非常考验教师的领悟能力和专家所讲内容的贴合度了。毕竟,专家所处的学科、学段,以及长期在公办还是国际学校的背景都有差异。这就跟培养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样,培养老师也要从老师的角度出发。
那么,对于这类还在解决上课基本问题的老师群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
我曾受学校邀请做过workshop主讲人,培训过新老师。我发现,老师最感兴趣的部分是“怎么做”。就是别弄些虚头巴脑的理论,直接说,针对大纲的这个部分,我们采用了哪几篇课文,是怎么上课的,先如何分析课文,再引导学生学,最后怎么帮助学生练习,以及该配上哪些好的活动,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我自己踩过哪些坑,大家应该如何避免等。包括对我编写的校本教材,还有教大家如何使用教材的教学手册,大家都非常感兴趣。
所以,我明白,对于自己尚在摸索阶段,却已经要撑起每一天,每一堂课的老师来说,有人带着他们完整的实操一遍,最有用。
实操几遍后,至少也能达到上文那位物理老师的水平——把教学内容讲明白。至于学生能不能理解明白,这就要看老师走完初期的摸索之路后,能否有意识地把以“教”为重点转成以“学”为重点。
灌输比启发容易,启发不仅要精心设计,自己要准备,还要预测学生的反应,耐心的引导,但灌输只要自己把问题讲清楚,按照自己的逻辑和思路做就行了。
结语
做好教研,培养好老师,从而培养好学生,是每一所学校都在努力做的事。而我们既要找到适合的老师,还要为他们匹配适合的教研方式,才能将老师和学生的潜力充分地激发出来。
作者 | ABB
图源 | 网络
编辑 | Zo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