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由清华大学创办的“清华高等教育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变化世界中的大学新角色:塑造新兴未来的重大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加州伯克利大学前校长杜宁凯(NicholasB. Dirks)教授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主持。
(资料图片)
杜玉波视频致辞
杜玉波在视频致辞中,首先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应怎么办的时代命题。大学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面向未来,大学要培养合格的栋梁之才,要打造国际学术共同体,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合作是历史潮流,共赢是人心所向,我们需要共同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希勤致辞
王希勤对各位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深刻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进程,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时代特征:一是学科分化与问题综合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大学组织声誉与学者个人声誉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三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日益趋同,四是大学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大学正在从多个方面持续走向融合。110多年来,清华大学开创了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也将代表中国大学发展的未来。这一发展道路,意味着我国的大学教育要把西方的分析思维与东方的关联思维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内在素质的我与社会角色的我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注重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注重情感的人文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意味着大学要把基于竞争的市场逻辑与基于调控的计划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治理模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王希勤表示,希望参与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充分研讨,一起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新智慧。希望清华高等教育论坛能够持之以恒地办下去,不断提升活动质量,打造共商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大计的新品牌。
杜宁凯致辞
杜宁凯围绕“21世纪的大学理念”发表致辞。他从19世纪教育家纽曼(CardinalNewman)的“为知识而知识”的大学理念谈起,提出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博雅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要紧密结合。根据自身经历,杜宁凯认为,在20世纪加州伯克利大学最伟大的办学理念是“加州理念”。进入21世纪,大学需要培养学生更为综合的思维、学习和研究能力,必须为来自更广泛社会的学生提供教育和研究机会。大学的理念将是促进未来繁荣、安全、健康、智力福祉等一切的最具关键性的理念。
杨斌主持开幕式
分论坛一合影
随后召开的第一分论坛以“‘学以成人’:大学的育人使命”为主题。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发表题为“价值观:学以成人的关键”的主旨报告。牛津大学教授马金森(SimonMarginson)发表题为“高等教育是学生的自我塑造”的主旨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高度评价两位专家的报告切中论坛主题,抓住了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的关键问题。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前主任维特(Hansde Wit)在发言中强调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杨锐从教育的本质、中西文明的互相尊重、不同文化传统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分论坛由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文雯主持。
来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牛津大学全球高等教育中心、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等全球教育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超过100万人次观众在线观看开幕式直播。
为期四天的论坛里,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将重点围绕大学的育人使命、大学的社会责任、科技赋能下的高等教育、大学的理想等问题展开讨论。后续还将举行三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反思大学的社会责任”“重新想象科技赋能下的高等教育”“重新审视大学的理想”。
来源: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