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丹奖颁奖典礼与峰会于12月4日至6日相继在香港举办。在12月4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 朱永新和琳达·达林哈蒙德(DrLindaDarling-Hammond)正式分别获颁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以及一丹教育研究奖,他们在推动教师和学生掌握21世纪所必需技能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了评委会的认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作为主礼嘉宾出席颁奖典礼。
▲2022年一丹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办
(相关资料图)
朱永新自2000年发起“新教育实验”,20多年来探索素质教育的路径,通过提供校园和课外阅读与学习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其团队还通过提供新父母学校等家庭教育课程,以及与学生所在社区的积极互动,营造了更积极的家庭学习环境。
“我要衷心感谢这个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探索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这个奖记录着中国教育一线行动者的探索,获奖也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朱永新在一丹奖颁奖典礼上表示。
琳达·达林哈蒙德被授予2022年一丹教育研究奖,以表彰她在改变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能力建设方面的贡献。她的研究显示,通过高效的组织层面的设计及有效的策略,普惠教育的大门可以向每个学生打开。
2022年12月6日的一丹奖峰会以“与教师同行,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为主题,聚焦全球教师的现状及未来,吸引了来自教育、政策制定,以及慈善领域的逾百名专家及学者参与。参加峰会的嘉宾在四场小组讨论中分别围绕“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疫情下教师继续教育如何因势而变”“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学的创新”,以及“协同推动教学创新面向未来”四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表示:“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了蓬勃发展,就必须提供有利条件,肯定教育者的重要工作,支持教育者取得成功。”
▲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得奖者、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及嘉宾在“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主题讨论中发言。
2022年12月4日,全球最大教育奖项、有教育诺贝尔奖之称的“一丹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
“一丹教育发展奖”得主朱永新教授通过网络连线,接受了现场采访。(现场采访为英文。以下为翻译的中文)
1、主持人问:得知自己获得 2022 年一丹奖的的消息时,您正在做什么?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朱永新:2022年月17日早晨,我正在河北北戴河全国政协培训中心。4点50分起床后如往常一样阅读写作。7点约了一位前来参加培训的老朋友跑步半个小时。8点早餐时,接到香港陈一丹基金会马逸灵秘书长的电话,正式通知我已经被评为今年一丹教育发展奖的得主。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被世界看见了!中国教育一线的行动经验,被国际教育专家认可了!第一时间和秘书分享了这个消息。好开心!
2、主持人问:获奖后,最想要感谢的是谁?
朱永新:要感谢的人很多。
首先当然要感谢22年来与我一起奋斗的新教育团队,感谢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毫无疑问,荣誉属于全体新教育人,我只是代表大家领奖而已。
我还要感谢一位特殊的教育人:我的父亲。他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和校长,一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曾经荣获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是父亲的一言一行,把教育理想注入到我的生命之中。
我要衷心感谢这个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探索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这个奖记录着中国教育一线行动者的探索,获奖也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
我也要感谢中国民主促进会。我们是一个拥有12万名教师会员的“教育党”,让我把本职工作与新教育探索有机结合起来。
我要特别感谢陈一丹先生的慧眼和情怀。一丹奖的设立,不仅填补了国际教育大奖的空白,更为全世界有志于通过教育提升人类福祉的人们,创造了互相发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同时要感谢一丹奖评委会和基金会的信任和鼓励,在全世界的优秀同行中,选择了我们,推荐了我们。
3、主持人问:新教育实验的 “教师成长模式” 将最新学术研究带给一线教师,并建立起一个专业发展共同体。朱教授可否进一步分享获奖致辞时提到的 “线上学习中心” 计划如何更好地支持教师发展?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有效地提出了教师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教师成长模式,把教师成长的三种理论与流派有效整合成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的操作方式。我已经决定捐出我的个人奖金1500万元和项目经费1500万元,建立一个“新教师”专项基金,在线下推进几个重要的教师成长计划,其中有几大板块:一是要建立一个培养未来教师的“实验班”,一是要建立一个探讨在职教师培训方式的“明师班”,一是要建立一个协助培养发展中国家教师的“国际班”,一是要建立一个帮助乡村教师成长的“乡村班”。
这些行动所取得的经验,通过进一步梳理汇总后,整合新教育原有的教师网络学习项目,成立“线上学习中心”,成为一个教师能够进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自助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向全社会、全世界免费开放,希望为中国以及全球的教师成长做一点探索,也借此向一丹奖、一丹基金会表达我们中国新教育人的敬意和感谢。
4、主持人问:每一位参加今晚 2022 一丹奖颁奖典礼的嘉宾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教育进步。如果您可以给所有推动教育工作的人一条建议,您会提出什么建议?
朱永新: 中国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评价新教育时说:“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在论道,而永新却在行动,而且一步一个脚印地 前进着。很多人在争相指责今天的教育,而永新却在示范明天的教育。很多人提供的是设想和理念,而永新提供的是方案和经验。中国教育也需要前者,但更需要后者,前者供过于求,后者供不应求。”
我们新教育人也有一句话: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所以,我的建议是:行动起来吧!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教室、自己的校园、自己的身边做起,我们就能创造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5、主持人问:除了上述四条问题以外,有没有想要特别与我们分享的心得或故事?
朱永新:我同时想起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发生在去年也就是2021年7月5日,厦门市同安区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梧侣学校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哲学系,成为当地20年以来第一位考上世界名校的孩子。这所学校95%的学生是务工人员子女,从2010年建校第一天起,就开展新教育实验。
一个故事发生在2015年的安徽省霍邱县。这个县城也是从2010年开始开展新教育实验。此前,因为地处偏僻、教育资源匮乏,许多父母们纷纷告别故乡,忍受各种不便,到周边城市安家,只为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读书。开展5年新教育实验后,当地教育品质得到父母们的普遍认可,当地一所小学的学生竟从500人增加到1500人。
有的是多年前,有的是近几年;有的是城市,有的是乡村;有的是进取深造,有的是平静美好……这样的教育故事,在新教育教师的教室里,每天发生。每次听到一位位老师告诉我这样的消息,我都觉得:教育,真的可以很幸福。
本文综合自“一丹奖”、“新教育榜样”,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朱永新: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捧起书籍?父母的以身作则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朱永新:致老师、家长和自己
朱永新:美育之“重”
朱永新荣获“一丹教育发展奖”!为推动教师发展,他做了这些努力……
朱永新:如何缔造一间完美教室?
朱永新:写作为什么很重要
朱永新:推进教育公平从儿童阅读开始
朱永新:现代家庭教育体系的十个关键,奠定孩子幸福成长的起点
朱永新谈读书100句
朱永新:家庭教育的10点心得,教师可以转给家长阅读
朱永新:教育要变革,方向在哪儿?
朱永新:你是园丁式父母,还是木匠式父母?
朱永新: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
朱永新: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
朱永新: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吗?给孩子这6种幸福更重要
为了“双减”,老师们很辛苦,朱永新等代表委员呼吁“为教师减负”!
朱永新:父母最容易犯的3种错误
朱永新:“双减”后我的最新思考,中国教育最该减的是这些!`
朱永新解读陶行知先生的经典语录,送给所有老师家长十段箴言!
朱永新: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朱永新:把教育常识变成社会共识
朱永新:实现自我教育,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朱永新:乡村教育的出路在课程、在阅读,需要热爱乡村教育的人
朱永新:我们已经站在了未来教育的门槛上
朱永新: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朱永新:好教师是生命的英雄,好父母是人生的导航员
朱永新:关于家庭教育的八个理念,值得父母深思
朱永新:孩子如果不幸福,考上了北大清华又怎么样,拿到百万年薪又怎么样?
朱永新:好的教育从哪里开始?
朱永新: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
朱永新:教育回到常识,从看见儿童开始
朱永新: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朱永新:不管世界怎么变,教育就做这一件事
朱永新:今天教育的模样,是明天中国的模样!
朱永新: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他的十点教育心得,关乎孩子的未来
朱永新:非常常委会 读书与读人|2020两会手记之一二
朱永新:把难以触摸的“素养”,变成可以培养的“习惯”
俞敏洪对话朱永新:把幸福还给学生,教育需要情感与态度
朱永新:科技如何推动教育变革?
朱永新:教育首先应帮助一个人真正拥有内心的宁静
朱永新:未来教育要怎么变?
朱永新:家庭在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时代,将重新到来
朱永新:好的教育,就这9大定律!
朱永新:当老师,首先要让学生瞧得起!
朱永新:爱与智慧同行 应对两大挑战
朱永新: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
朱永新: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
朱永新:谁偷走了教师的幸福?
朱永新:教育改革的智慧在民间
大声朗读对孩子有9大好处!语文成绩蹭蹭涨(附朗读方法)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