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小学科学《太阳系》中的一页PPT:
(资料图)
【背景说明】以上PPT,是我家孩子的科学老师的课件。我家孩子自认为对PPT有点理解,就自告奋勇地要帮老师修改。我当然得帮他一起来改喽!本期内容就来源于此。
以上页面大家看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您看了这几页PPT,有什么感受?理解了什么?记住了哪些?
从 感受的角度,我估计大家都会觉得看起来比较乱、比较难过、不大愿意仔细看吧?
从 理解与记住的角度,PPT中的内容谈不上什么难度,但能让我们留下印象的内容恐怕很少。
这就是老师们对PPT的一般理解:
PPT就是稿本(照着念)、或版书(少写几个字)的替代品,它和教学的目标:促进认知,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在这种理解之下,PPT对于教学而言只是 “打酱油”而已——有它确实有点用,没它差别也不大。
这跟大电影中的 “花瓶”角色差不多。事实上,大多数PPT就连长得,也不够漂亮……
因此,在讲PPT设计的三个层次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建立起正确的“PPT设计观”:
PPT的核心目标,并不是帮助老师“讲”课、更不是美观与否,而是 能否“促进认知”!
(以上观点可参考《不以促进认知为目的的PPT,都是耍流氓 》一文)
然后,我们围绕“促进认知”的核心目标,就可以把PPT设计分为3个层次,自底层向表层依次为 逻辑设计、视觉设计、艺术设计,如下图:
第一层次 逻辑设计
好的PPT,必须具备强大的逻辑!这是一切优秀PPT的基石!
这一层次, 首先跟教学设计密切相关:关注知识本身的陈述逻辑,讲哪些知识,怎么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等等。这当然是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此不赘述。
其次,在逻辑设计中还必须要明确每一页的“认知任务”到底是什么?
以下页为例,请问在这个环节中,到底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呢?
页面最上方的2句口诀,当然应该是重点。
其它信息就让人很费解了。比如,是否需要学生记住两个温度的数值?1992年发生的那个事件?“被认为”的那个观点?有几种典型的地形地貌?有无板块运动?
如果这些 是认知目标 ,学生应该如何记住呢?(因为理解并无难度) 如果这些 不是认知目标 ,写在这里做什么呢?(如果只是一语带过,就一定不要放在PPT中)所以,在第一个层次中,老师们一定要知道:
PPT中 只放对认知目标产生关键影响的内容,口头语言内容不能放
因此,PPT的第一步,就是删字!关键字突显!并且要合并同类项——以减少单层的信息量!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把关键的认知目标突显了出来 (我所理解的), 信息量减少了很多, 逻辑上的层次结构出来了——3个方框,就是3大块知识。
“逻辑设计”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入第二层次“视觉设计”了。
第二层次 视觉设计
第二层次的核心目标是:
利用视觉的优势与特点,促进高效认知。
(关于这一点,就需要大家理解《学习科学》中“ 知识可视化”的作用机理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到公众号首页输入 xxkxkc了解,此不赘述)
以上页面中,虽然逻辑层次、重点知识(关键字)都出来了,但是看起来仍然文字较多、而且视觉上并未分出明显的层次,对认知并不算友好。
因此,在第二层次,我们至少需要做如下两件事情:
1、文字进一步删减,由整句精简到关键字(或短句)。
以上这么多文字,带有明显的口语特征 (炫染),而核心的知识到底是什么,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需要学生自己从语法中去提取、明确。
这就会导致:
老师讲得过程可能学生感觉不错,但是最后能留在脑袋中的信息量并不多!
因此,以上大段大段的文字是不利于认知的,必须要进一步精简,精简到只有关键字(或短句),比如下面这样:
对比一下前后两页,你一定会感到学生的认知负荷、认知效率的天差地别!
这就是精简的力量!
2、为上述内容增加一个“标题”,以便做到“意义引领”:
我们可以针对页面中的所有段落,都进行“精简到关键词+标题引领”的操作,并且在版面排列方面稍加注意整齐有序,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到一下子明晰了好多?更加易学、易记了吧?
事情到此,还没完!
因为,即使改成上页这样,内容还是相当地多、而且信息相当碎片化,如果真的要记,还是很困难的!
老师们一定要清楚:碎片化,是认知的大敌!
所以,我们不仅要把碎片化的信息形成结构(上面已经做到),而且还要进一步采用一些技巧,进一步 降低大量碎片所带来的认知负荷。
(关于“认知负荷理论”,在《学习科学》课程中也有详细讲解。大家感兴趣的话,可到公众号首页输入xxkxkc了解)
这就又要回过头来,再次结合第一层次“逻辑设计”去思考。这么多的碎片知识,能不能把它们“打包”呢?
看下图中的红字部分:
咱们把红字部分(关键字中的关键字),编个 顺口溜:
近快小无月,冰火两重天
这样是不是瞬间就好记100倍了呢?!
反正,我家孩子只用了 两三分钟的时间,再重复2次,就把顺口溜、以及所有要点全部记下来了。
而且,隔夜不忘哦!
教学效果如果能达到这个境地,老师们是不是做梦都得笑醒了呢?!
(这一修改案例告诉我们: 视觉设计与逻辑设计,往往是互相交织、互相启发、交互进行的)
当然,视觉设计还有很多要素,如: 恰当图片的选择、版式的合理排布等。比如改成下面这样,会感觉更加舒适吧:
(说明:这里所说的“舒适”,其目标并不是多么美,而是要给认知创造一个层次分明、清爽舒适的环境,这和第三层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第三层次 艺术设计
有了以上两个层次的设计,就已经基本这到促进认知的目标了。
如果您的精力有限、对PPT要求“实用”即可,那么改到这里就已经OK了!
如果您还有更高的要求,希望PPT页面更加美观,用“美”来吸引眼球、激发情感、进而促进认知,那么就需要上升到第三层次了。
美,咱们普通人很难去追求。不过,如果遵循一定的固定“套路”,确实可以提升“美感”。比如以王珏老师的水平,大约也就只能“美化”成下面这样了:
在以上页面中,细节就比较多了,比如: 字体的选择、颜色的搭配、形状的运用、图片的样式等等,此不赘述。感兴趣的话,可以学习王珏老师的PPT课程。
现在,我们再用上图和原始页面对比一下,大家对“PPT设计的三个层次”的理念,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了吧:
————————————————————
对于PPT设计的原理、方法以及美化技巧感兴趣的老师,欢迎学习《PPT排版中的视觉化表达》网络课程 |
【付费学习】39元, 终身学习、随时可学 课程网址(网易云课堂,随时可学、永久可学): —————————————————————— 本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微课与PPT设计制作研究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 编辑:Edt_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