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长被老师集体“约谈”
●山栀子
周五行政会议结束,刚拿起手机,微信就蹦出一条信息:黄校长,一年级老师想跟您谈谈心,不知道您今天下午有没有空。
【资料图】
信息是年级组长发来的。想想,一个半小时前才听完各年级组长关于“三小儿童”关爱走访工作的交流汇报。一年级组反馈的特殊情况最多,多动的、易怒的、孤独的、智障的、统感失调的、行为不可控的等等。 摸底和家访后,老师们深感周期最长、压力最大。老师们集体约谈校长,看来还有比这更大的问题啊。于是,我赶紧给组长回了一个“好!”
这届一年级很有点“我们不一样”的味道。她们,主体是上一届六年级的老班底,认真负责,团结互助。正是这种团队精神,今年再度为学校争了一个“全市第一”的质量荣光。想起今年刚放暑假时,年级组长跟学校申请,这一届六年带下来不容易,老师们也有了很深的感情,都说下学期还要一起下到一年级同船共渡,考虑到也有一些年龄大的老师因工作需要不一定会再在一个年级组了,年级组老师想一起去恩施玩几天,AA 制自费。虽然疫情防控有要求,但老师们能有这样的热情值得珍惜,学校应该支持。我欣然同意,交代“安全出行,不张扬”。果不其然,这学期开学,从组长到各班主任和老师们,欣然接受一年级新生。这其中,还有中途就会退休离岗的老教师。 两个组长年轻、富有激情;班主任有经验,也很敬业,尤其是在关键时段和环节的管理上,效果显著,很快就带来“不一样”的局面。说实话,很多老师都是不太愿意教一年级的。 孩子们太小,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不说腿脚,光是“嗓子”就受不了。正如有老师感慨的,老师不脱层皮,就带不好一年级。
下午第一课铃声响,等我匆匆赶到一年级的二楼办公室时,十几位老师已整齐地坐好了等着我。约谈校长的召集人——年级组长,因要替同事“代课”而缺席,副组长主持谈话:
“组长开完会一来给我们交办新教育论坛的展演任务时,哭了!”是急切,还是委屈? 从组长的这种不寻常状态看,今天这会是一场压抑久了的“吐槽”,已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了。我说,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尽管“吐”,我做好了“洗耳恭听”的准备。
“活动一茬接一茬,十月份才完成了常规双创双优竞赛,这个月又要进行班级常规展演,能不能不重复,给我们一点空间?”
“这一届各班人数多,学生不好管是一方面,还有一些家长提出的无理的要求令老师无语,身心俱累。”
“自从双减后,在校时间太长,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精神状态,下班回家还无法好好休息。有的家长电话不断,一个电话就打了48 分钟。”
“有些很简单的工作,家长却不一定配合,又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半夜两点还在给班主任打电话。”
“非教学的工作任务太多太杂,不容商量,从早到晚,测体温,做核酸,这个要填表,那个要上传,老师们的心始终静不下来,以至于连重要的语文备课活动都无心准备,疲于应付。”
“这几天,因为疫情防控被隔离的老师越来越多。班主任缺席一天,代班老师的心就是悬着的,班主任不在就没有了主心骨。”
“疫情之下,整个大环境充满了一种焦躁情绪,连后勤服务岗位的人员都很焦躁,不愿与人商量,火气大,一点就着,甚至把不满情绪发泄到班主任身上。”
“学校不能经常抽调某一个老师,导致这个老师经常无法上课,学生不喜欢改上语文课,家长对此也有很大意见,弄得代课的老师里外不是人。”
“学校在部署安排工作时能不能更加精确细致一点,多部门同时安排的各种工作冲突到了班主任身上就成了负担。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很重要。”
“教师的工作不只是课表上的几节课,还有很多隐形的工作。有的工作量是看不见的,不被量化的,无形的工作有时候比有形的工作量更大。”
“同事们平时都称我‘金嗓子’,现在也累坏了,一向身体硬朗的我连输了三天液。因为知道老师们的工作量都大,生病了也不忍心请别人给自己代课。”
“每天的学生晚点严重破坏了学生的习惯,吃完后教室一片狼藉,学校要重新研究。”
“这些年,学校运动会越来越随意,学校看似不重视,没有用心,没有仪式感,师生也没有缺少了参与的热情。”
“我虽然今年才参加工作,但心中有一个成为名师的梦,像校长这样的,但每天忙碌的现实让我没有时间去坐下来好好研究教学,这个梦都不敢做了。”
“我们都希望实小越来越好,我们走出校门也觉得很大气。”
一个小时,激动的“宣泄”终于在大家不约而同的“哄笑”声中使气氛慢慢变得轻松起来,正应了一句——不吐不快。
因为两点半要赶着去市教育局开会,我没有时间给老师们以更多的解释和回应,权当做了一回老师们的“出气筒”。 哭了,说了,然后笑了,就好。内心深处,我感动着老师们的肺腑之言,也感谢老师们的信任包容。
事后, 回看笔记本上满满两页虽潦草却很清晰的谈话记录,深感这是一次值得我和学校深刻反思的“约谈”。
这些年, 本应宁静的校园,却没有过片刻的安然。从社会变革带来的教育冲击,到教育改革引发的群体不适,再到疫情时代对教育的全新挑战和“双减”新政触动的利益调整,加之更有不懂教育或非议教育的吃瓜看客形成上舆论氛围等,影响着教育的生态,更影响着教师的心态。但是,令我们欣慰的是,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没有能动摇老师们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育人之责和对学校的包容,对教育的定力。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就是看见和回应。我一直认为, 和所有的工作氛围相比,没有哪一个会比校园更有爱,更纯粹。作为教育人,我们要庆幸,更要珍惜和呵护这种生态。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倡导“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关系,就是相互看见和彼此成全”;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尝试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变。 虽然,我们懂得教师育人的辛酸,但更需要学校能“看见”并作出令人温暖的“回应”。比如,我们可以把追求更高目标的步伐放缓再放缓一些;我们可以主动去走访一些老师;我们在谋划工作的时候可以去多征求一些意见;我们在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的时候可以更多体察一些实情;我们可以更加精细的思考和科学的协调为老师们“腾”出一点温暖的空间。……
教育很简单,这是站在教育治理或教育旁观的角度。 在每一名富有责任心的老师眼里和心里,教育从来不曾简单。
今天,静下来整理这篇“心声”的时候,正好是2022 年12 月4 日。三年前的今天,我到任这所学校的校长。
1、 【上清走笔】不忘来路,不负将来|山栀子
2、 【随笔】不负,不悔!一名普通校长的“2021”|山栀子
3、 【上清走笔】让“上清文化”成为看得见的习惯|山栀子
4、 【致辞】给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学在实小,幸福童年|山栀子
5、 【致辞】请相信!——2022年秋季开学致师生家长信|山栀子
6、 【致辞】等你三五年,且看青春更芳华|山栀子
7、 【上清走笔122】三秋桂子,上清童话|山栀子
8、 【报告】深耕教学,融创提质|王芳芳 山栀子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