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养育男孩(ID:breedboy)
(相关资料图)
1
有时,看着沉睡中的小小鱼,小小的身躯微微蜷缩着,我就忍不住捏捏他的脸蛋或者小手。
心里有时想,觉得我平时是不是对他过于严厉了呢?
你看,他真的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人儿,可我再一想,其实这个小小的身体里面却藏着很多很多我们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
我们常常说养育孩子,很多人说,孩子生下来,总是会长大成人的。的确如此,只要喂饱养好,不生病,孩子的身体会长大成人。
可是这副躯壳中装着什么样的灵魂呢?也是为人父母应该考虑的。
真正的养育不应该止步于养大成人。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我们称之为灵魂思想的东西。
为人父母,就有责任为孩子当一盏指明灯。有的事,父母得让孩子明白。
2
有的事,必须去做,而且要认真做好,比如学习。
有一位妈妈说自己上中学的女儿一直要玩手机。
因为之前孩子一直留守在老家,中学的时候爷爷奶奶管不了了,就要妈妈回家自己带。
她发现女儿跟自己的关系一点也不亲,通过手机,好不容易让孩子跟自己好一点。
给她手机,还叫你一声妈,倘若不给手机,就好像对待仇人一样,所以她也不敢管孩子,怕孩子恨自己,不理自己。
有很多爸妈有这个心理,觉得自己管教孩子,会换来孩子的恨意。
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动不动就是发脾气,甚至跟你恶言相向。
管还是不管呢?我觉得一定要管,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一直是认真学、好好玩的态度。学的时候,我要求会严格,但也并非时时监督。
有一次,小小鱼在上网课的时候分神了。
因为表哥在客厅里看节目,而他要去学习半个小时。
人在上课,心却挂念着电视,在课堂上心不在焉。
此前有一次也是因为家里来了客人,恨不得马上关上电脑去玩。但是那次我没有惩罚他,只是课后认真提醒了他,申明了一下我的态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
他随口答应说好。
这次又是如此,甚至变本加厉。
老师教大写字母的拼读,他却读小写;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故意把电脑角度调整,让老师看不到人。
我当时直接把电脑合上,拉着他去了隔壁房,拿来规矩棒,狠狠地打了他几下。他在那瞪着眼看着我哭。
等他稍微平静一些,我也冷静一些的时候,我跟他说:“ 有的事,必须去做,而且要认真做好,比如学习。如果你能认真地好好学,那是非常好的,我们也希望看到。 可是你散漫纵容自己,那我会一直这么严格地要求你,哪怕你将来恨我,我都会一直严格。”
说到那个恨字的时候,我的眼眶红了。因为觉得自己养大的孩子,终究却恨着自己的话,怎么会不心痛呢?
当时他应该听懂了,却是一言未发。
我让他在房间反省,明白之后出来找我。
10多分钟后出来告诉我,说自己想明白了,今后在学习上要认认真真的。
3
每一样东西都是付出了劳动换来的,你要珍惜。
我们说孩子不要穷养,但也不是要让孩子一味地去挥霍。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富裕的时代,物质上什么都不缺。他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假如你说家里没钱了,孩子会要你去银行里取就行了。
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动动嘴就会来。
很多的父母,怕孩子自卑,会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有时甚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那个曾经物质匮乏的小孩,于是给孩子不停地买买买。
还有的孩子,为了自己能穿上名牌,用上好手机,跟父母撒谎学习需要而骗钱。
最后往往娇生惯养,一事无成,坐享其成,啃老成性。
孩子不懂珍惜,不懂感恩。这样的教养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我不会穷养孩子,但我也会告诉孩子去珍惜,学会节约用电用水。
上幼儿园时,我鼓励他参加义卖活动,让他参加班上榨果汁卖钱的活动。
让他知道获得100元钱,需要20杯果汁,需要小队的五六个孩子工作一两个星期。上小学,也会让他摆摊卖书,体验一下劳动的意义。
让孩子明白通过劳动去获得报酬,要珍惜这些报酬,要学会感恩自己获得的东西。
真正的富养,不是物质满足,而是在品格精神上的富足。
4
人生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学习也是。
有一次,跟刚工作几年的表妹聊天。
她说同学邀请她出国工作,不要签合同,直接去就行,每月至少有1万的工资。
她问我,能不能去?
“你考虑下自己去做什么?”
“还是做财务!”
“出国做财务?那你的中级财务师证拿了吗?”
“还没有!”
“先不管你同学说的是真事还是骗局,你先得把自己的技能提升上去,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就得一步步来。”
这是我给她的建议。
很多的人会告诉你暴发的诀窍。
他们热衷于讨论名人,特别是每一届的首富,都如数家珍。
可是他忽视了他们背后的求学经历,创业的艰辛。
同样的事,为什么你不行,别人一做就成了?其中并非全是命运的安排,往往是人力未及。
所以,你还是选择读书这条路,它不会骗你。
孩子,学习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自己学到的那些东西,明白的那些事儿,最终会成为你飞到更高处的动力。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责任编辑 | 赵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