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发展,校长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料图片)
2022年,中国高校人事调整密集,多所大学迎来了自己的新校长。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一批“985”高校,也迎来了新任掌门人。
超1/3的“985”高校校长发生变更
近期,我们对39所“985”高校校长进行了盘点,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12月10日),其中15所高校校长发生了变更。
需特别指出的是,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在11月11日被正式宣布任新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12月5日正式卸任武汉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12月5日被正式任命为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同时卸任浙江大学校长。
但是这两所“985”高校的新任校长由何人担任,目前还是未知数。
图片来源:人社部网站
对2022年已迎来的13位“985”高校新校长(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校长暂缺,故不在以下分析中),我们分析发现:
13位新校长均为博士学位,其中 两院院士占比高达62%(总计8位)。北京理工大学的领导班子,实现了书记、校长双院士的组合:党委书记张军和校长龙腾,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位新校长中,仅有1位女性——东南大学校长黄如。201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的黄如,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女院士。据悉黄如此次履新的东南大学,是她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母校。而在担任东南大学的掌门人之前,黄如曾是北大副校长。
13位新校长均为“60后”,平均年龄为56岁。最年轻的“985”高校校长仅53岁,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东南大学校长黄如和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均为1969年生人。
期待新校长大有作为
大学的发展情况,与校长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我们通过对“985”高校校长履历分析还发现,他们均具有丰富的高校工作经验,都曾担任过其他知名高校的校长或副校长一职。
对于已相继换帅的13所“985”高校,其新校长有的是“校内提拔”而来,譬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5所高校。
高校主要领导的选拔和任命是个复杂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校内提拔”而来的新校长,更了解学校的过往历史和当前客观状况,更熟悉校内各部分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内各种利益关系也有更清晰的了解,能够更快速、顺利地开展未来的新工作。
有的则是“外部空降”而来,譬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和厦门大学等8所高校。
相较于“校内提拔”而来的新校长,有研究指出,“外部空降”而来的新校长,不易被旧有的思维模式束缚,更利于在校内开展大的改革,且丰富的外部工作经历能够拓宽大学的视野和发展,但由于其与学校之间不够熟悉,工作伊始可能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两所大学的校长变化。两位新校长在调职之前,均任职于中央部委。
中国人民大学新校长林尚立,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任该校副校长,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副主任;南开大学新校长陈雨露,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后调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又于2011年11月回归中国人民大学任校长,2015年起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前任校长去哪了?
新校长上台,前任校长卸任后去哪了?这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
通过资料搜索发现,已相继换帅的“985”高校,前任校长的情况各不相同:
有4所大学的前校长继续留在本校,担任学校的党委书记一职。例如清华大学前校长邱勇、北京大学前校长郝平、北京理工大学前校长张军、厦门大学前校长张荣,现在均为所在学校党委书记。
查阅过往发生人事调整的高校可发现,从校长“就地”转任为书记,算是个常见操作。
有2所大学的前校长,现为其他“985”高校的新一任校长。例如重庆大学前校长张宗益,现为厦门大学校长。比较特别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自2021年11月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以来,同时还继续担任着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一职,直至今年8月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两所“985”高校才结束了“共享”校长的特殊时期。
有4所大学的前校长,已履新中央部委。例如前文提到的武汉大学前校长窦贤康,2022年11月被任命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南开大学前校长曹雪涛,2022年9月被任命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前校长张广军、浙江大学前校长吴朝晖,分别在2021年11月和2022年12月,先后被任命为科技部副部长。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国家部委领导中有不少出身于高校校长。为何他们都纷纷走上仕途?其实不难发现,因为他们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专业深耕是他们得以被重用的主要原因,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大学的掌舵人——校长,对学校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未来,这些新任校长将给这些“985”高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与动力,我们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文献:
各大学网站、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