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这个道理,我是从生活的惨痛中学会的。
后来,我把爱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爱护,其次是信任,最后是慈悲。面对教不好的孩子,我们怎么办?医生不会责怪一个无药可医的病人,我们教师也要有悲悯情怀。
如美国的雷夫所说,如果你不会,我继续给你讲,一直讲500遍。就算你真的学不会,也没关系。你不会因此下地狱,父母老师依然会爱你们,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东西是考试考不出来的,比如诚实、信仰、责任和感恩等等美好的品质。
(资料图片)
那一年,我还在乡村教书。
时间清澈如河水,人干净得就像一张白纸;但高考的压力照样山大。
面对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拿鸡屁股当银行的农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的孩子——鲤鱼跳农门。
至于跳出去之后怎样。那时候,太年轻了,根本没有多想,也不知道怎么想。
为了搞好学习,我想一揽子解决学生思想的旁逸斜出,让他们像白杨树一样笔直的生,笔直的长,直冲云霄。
所有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譬如我做四大调查:你知道农村的贫困吗?你知道父母的艰辛吗?你知道家人对你的期望吗?你有信心改变未来吗?
有一个孩子在讲述父母的艰辛时候,说了一件事。他晚上在家学习。母亲为了给他提神,偶尔会买小苹果给他吃,母亲总是削好皮,给他送过来。
有一次,他问母亲,为什么不吃苹果?母亲说,她怕酸。有一次,他吃苹果弄脏了手,去厨房里洗手。当他打开灯,竟然发现母亲一个人在黑暗里吃着削下的苹果皮……这个孩子不顾一切嚎啕大哭,全班都跟着哭……
孩子们的斗志和呐喊,完全被激发。所有的人都大喊,我们有信心,我们能够改变未来!
譬如把梦想装在一个大信封里,同学们亲手制作封条封好,挂在讲台的上方,每天看着自己的梦想,为一个梦而奔跑。
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不敢放松,不会懈怠。“热血注定要燃烧”的标语,高高地张贴在最前方。
譬如让学生们承担校园里的种树任务,告诉孩子们,那些树,从此就和我们一道成长。会有风,会有雨,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阻止一棵树向着蓝天。
更重要的是,有一天,孩子们走了,但在校园里留下了美好的东西,将来的学生看到树,会想起我们,想起我们奋斗的模样和茁壮的生命。那个时候,老师就会和他们说起,这是谁种的树,那天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她现在考在哪所学校。
一棵树,链接了未来,既有了时间感,也有了空间感。这样温情脉脉的讲述,非常煽情,也非常有效。
所有人都拼了。
每天晚上,九点半熄灯之后,50多支蜡烛一起点亮,星星之火,一天天燎原……
每晚我看完佳片有约,然后去巡视班级。看着万家灯火一盏盏熄灭,我踌躇满志,我成竹在胸。我想,如果这样的孩子们,最终没有希望。那一定不是我们的错,而是教育错了。
高考的结果出来了,我们班取得特大丰收,300%完成指标,宣传横幅都挂到大街上去了。一连很多天,我都沉浸在喜悦中,我认为我的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
直到有一天,一个我最为倚重的女生,也是考得最理想的孩子,姓汪。在大学里给我写了一封信,信很简短,还附录了一篇文章。
信中说,她考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但她依然不快乐,因为在高中,除了学习,她失去了很多东西。她还委婉地告诉我,我很好,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但不知为什么,她害怕我的眼睛,因为在我冷峻的眼睛里,她没有看见爱……
附录的那篇文章来自《读者》,题目是《最难忘的眼睛》。
内容是说清华附中有一个老教师退休,那个教师教学水平一般,但却深受历届学生喜爱。学校想在他退休之际,探究其中的原因,于是,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来自天南海北的孩子给出的答案惊人一致:忘不了教师那一双眼睛。
那双眼睛里装满了爱。那种热烈的,温和的,持久的,充满欣赏的散发出真诚的爱。
很多年之后,甚至在孩子们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之后,那双眼睛还温暖着他们,让他们不殚于前行……
收到信的那天晚上,我生平第一次喝了酒,所有人都不明白,那一天,我一言不发,来者不拒。
我一直没有给那个学生回信。不想,不敢,也是不愿。但我想,从那个晚上,我学会了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