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专栏】
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
原创作者|沧海(天津五中教师)
(资料图片)
“青春语文”领军人物特级教师王君老师近日在她的公众号发表了两篇带班的“感慨”。读完之后,我也有了一些感概。
要知道王君老师不光在语文教学方面成绩斐然,在带班育人方面也是成就卓越。她出版过专著《班主任,青春万岁——王君带班之道》《一路修行做班主任》,这学期她还上过《班主任之友》封面,接受过专访。
王君老师的第一篇“感慨”是《这个学期我很憔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去》。文中讲了在校长的要求下,这个学期她接了一个“超级难管的班”。她“骂自己太蠢太天真”,因为她低估了这个班的难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草率答应了校长要求。
王君老师是一位大家。她的这番感慨中肯定有自省、自嘲的成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你是大家,还是大咖、大腕,在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眼里首先是一个“打工人”。如果校长执意要把一个“超级难管的班”给你带,不答应是不大可能的。
要是一个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可以撒娇装嗲讨价还价,或者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年教师可以倚老卖老拒不接受。但王君老师不同啊,“全国教育改革先锋人物”,信义著于中语界;九月份刚刚登上《班主任之友》封面,她所在的学校必定家喻户晓。所以,即便“一去不复还”,壮士也要慷慨歌一曲。
当然,王君老师肯定能复还。写第一篇感慨前,她带领着班级“拿下了本学年学校第一个‘五星班集体’的荣誉”。尽管王君老师也担心那五颗星“随时随地,都可能掉下来”,因为班上“淘气鬼实在太多了”,但她的艰辛付出和工作成效谁也不会否认。
王君老师思想深刻,善于反思,由此,关于带“超级难管的班”,她发表了三点关感慨:一、咬牙坚持,二、调整顺应,三、言传身教。
一周后,王君老师又发了一篇“感慨”:《教育梦想和教育现实之间,隔着很多只败下阵来的“垃圾桶”》。文中讲了她为美化教室精心挑选了两个“高雅稳重不失童趣”的垃圾桶,但由于“桶口和容量都稍微小了一点点”,导致垃圾外溢、扔到桶外。最后王君老师不得不换上学校发的两个粗笨丑陋的垃圾桶。
这篇感慨,既展现了上一篇中的“憔悴”,又应验了上一篇中的“担心”。由此,王君老师感慨“好的教育,真的,只能是慢的艺术”。
其实,王君老师的几点“感慨”并不是什么新奇理论,都是教育常识;而她也正是从践行这些“常识”走向辉煌的,可能是她辉煌之后一直在仰望星空,忘记了双脚踩在大地上的感觉。
岂止王君老师,有多少专家的言论读懂、看破之后都是“常识”,只不过王君老师在用她自己明白、老师们也能明白的语言表达而已。反观有些专家,老师们口渴得要死,他们却一直在讲“氢二氧”。
有些专家为什么不好好讲常识,因为他们只有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才能在云遮雾罩中爬上神坛;也可能因为他们自己就缺乏常识。
有多少教育教学论著颇丰的专家,其实根本没怎么讲过课,没怎么带过班;有多少头衔众多、头像靓丽的名师,一说上公开课也瑟瑟发抖、呼天抢地。
王君老师以她自己的经历和感慨告诉我们,专家啦,名师啦,褪去光环可能和普通老师一样,面对一个“超级难管的班”他们也难以始终优雅,也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候。因为,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大多是“不讲武德”的,什么名号啦,头衔啦,在他们听来就像是讲笑话一样。除非你能像老北京天桥艺人一样,一上场就抓住他们的心,否则这些“衣食父母”不会随便买账。
我一直觉得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不需要多高深全面的理论,只要我们把握常情,按照常理,践行常识,就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邓稼先把论文写在茫茫戈壁上,袁隆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的教学论文要写在课堂上,我们的教育论文要写在班级里。
当然,我说的常识,不等于那些自己“从来如此”、还要教导青年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老教师”的个人经验,应该是类似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等简朴的理念。
十几年前,李镇西老师刚在全国出名那阵儿,有德育专家到他班上考察,持续观察了一个月,得出的结论是李镇西带的班的确气氛很好,但是也有不戴红领巾、迟到的现象。
专家的考察结论,让我们明白了管班带班完美只在追求中,但瑕不掩瑜。所以,我们宁做“有缺点的战士”,也不做“完美的苍蝇”。当然也要记得臧克家的那首小诗: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要把幻光看做幻光,
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
王君老师追逐幻光而不沉迷幻光,她既能潜下心为自己写书,又能弯下腰教学生扫地,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真正的专家、名师。
和王君老师相比,我们欠缺什么?
有的老师欠缺对“常识”的坚信。受一些“开局一张图,故事全靠编”的培训的影响,他们总觉得要带好班、管好班,必定得有什么“灵丹妙药”,因而轻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日常每一件小事的作用。于是宁可坐在办公室哀叹、抱怨,也不肯到教室看一看,去操场走一走。
要做好教育工作,的确需要教育智慧。但教育智慧只能在持续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中产生。历经挫折磨难,终将教育事故变成教育故事,教育智慧自然就生发了。
有的老师虽然相信“咬牙坚持、调整顺应、言传身教、耐心等待”这样的教育常识,但是缺乏像王君老师那样的眼光和毅力。
王君老师懂得“教育不做好这些眼前苟且,哪里有什么诗和远方”;有的老师只看到了眼前的苟且,觉得“苦海无涯”。
王君老师“这么大把年纪了,当个班主任还这么卖命”,为了改善教室卫生状况,她使出“洪荒之力”,“挽起袖子,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示范,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地辅导”;有的老师在认清真相后选择“回头是岸”。
有的老师倒是认同也在坚持这些常识,但终日灰头土脸、苦不堪言。和王君老师相比,他们没有“打通教法和活法”,一直没能从“工作”这个台阶迈上“职业”“事业”的平台。
当然,和王君老师相比,我们最欠缺的还是反思精神。
在两篇“感慨”中,王君老师展示工作细节,表露自己心理,扬家丑、揭己短,不惧他人指点,只为自己心安。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反思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直爽率真。
因为真实,所以她是真正的专家,真正的名师。
臧克家评价他的老师闻一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王君老师也是这样的人。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老师的“说”和“做”。
有时候,我们要“做了再说”或者“做了不说”;有时候,我们“说就是做”,“说了就做”。
一个老师只有把“说”和“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步成长。
起初,可能是说的比做的好;后来,做的像说的一样好;然后,说的只是所做的“冰山一角”。
(本文为沧海老师原创,首发沧海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且教且思”,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沧海: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
沧海:向医生学习
沧海:初三因竞争而精彩
沧海:一次不正规的评选
沧海:良知何在
沧海:班级与班集体
沧海:成语话虎年
沧海:教育的功用
沧海:让学生叫我们“老师”
沧海:一篇“偏题”作文
沧海:电影《虎兄虎弟》的教育启示
沧海:“放牛班”的“春天”在哪里?
沧海:一切教学皆有教育性|肖培东: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
沧海:发挥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班级
沧海:老师,快看,彩虹!会写作有多重要
沧海:优化班级非正式群体,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沧海:学生与科任教师关系紧张怎么办?(二)
沧海:学生与科任教师关系紧张怎么办?(一)
沧海: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畅怎么办
沧海:没有了解,无从教育
沧海:“拽爷”何以“拽”?
沧海:退一步海阔天空(二)
沧海:叫早
沧海:退一步海阔天空(一)
沧海:“优雅”比“优秀”更难
沧海:和中学生谈谈借书、读书
沧海 :课改,为教育增添一抹亮色
沧海:他只说不吃
沧海:教育的意义
沧海:班级管理要有预见性(二)
沧海:班级管理要有预见性(一)
沧海:难忘的生日
沧海:学生和我开玩笑
沧海:更深的不幸,我的幸福你不懂!
沧海:班主任是桥还是桥头堡
沧海:值班
沧海:惩戒教育中的“巴掌”与“甜枣”
沧海:“细思极恐”的卖油翁
沧海:学生日常冲突新解法
沧海:3.12,我们“种”下一棵“自己”的树
沧海:莫让情绪误年华
沧海:走出情绪的深渊
沧海:新学期,新希望
沧海:师德是修炼来的
沧海:去年冬天没下雪
沧海:路灯下的小姑娘
沧海:漫漫课改路,悠悠教育心
沧海: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沧海:坚持写随笔的“小杨”
沧海:多少钱才能搞好教育
沧海:同学,别起“绰号”,叫“雅号”
沧海:谁在“偷偷”爱着我们的班
沧海:从“随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沧海:老师,请和每个学生说“了不起”
沧海:班主任工作的三重境界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打开班集体性格的一把钥匙
个别学生总受排挤怎么办
老师,不要和学生发脾气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