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从老师到学生再到家长朋友,大家的焦虑各有不同,但背后都是对于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内外交困下,各种焦虑有情可原,而疏解焦虑,需要动用理性的力量。《菜根谭》有云:“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资料图)
外部不是完美的,但就教育而言,我认为我们的焦虑更多来源于内心的无明,急切与功利,亦或是偏执与虚荣。《菜根谭》又云:“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所谓高一步立身,本质就是用理性来还原事物的本来,提升生命的格局,清醒地发力追逐。
教育的本质:发现生命的自主构建
多年以来,北京四中一直在追求做纯粹的教育。所谓“纯粹”,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标榜,而是运用理性来还原并求得教育的本质意义。
从文明的角度看,教育是人类主动发起的自我进化,应对各种挑战,延续文明的光芒;从民族的角度看,教育是培养具有民族归属、身份认同的下一代,让他们带领族群走向一个更加开阔和美好的世界;从家庭的角度看,教育是让自己的后代能够独立而有尊严地行走在未来世界。
从这几个角度我们发现,孩子们真正需要的资源应该是: 健康的身体,独立的人格,良好的亲密关系、强烈的求知欲望、反思的习惯,面对挫折的淡定从容。
这一切资源,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追求的首要目标。然而,我们部分父母和师长选择了更看重眼前的目标,也就是“优秀的学业成绩和良好的大学申请结果”。这样的追求虽无可厚非,但从长期来看是危险的。这种极度的务实主义,容易演变为功利主义,进而伤害那些支撑生命长远发展的素养的形成。
选择一旦趋向功利,焦虑便不可避免。目前,学生所谓的“成功”都基于一个特定竞争模式:其一,竞争设定了具体维度;其二,成功是对同伴的超越。所以,大家一是紧盯外在的评价标准, 去关注所有评价标准的细节,从ACT与SAT的区别、AP课程的选择到托福等标化考试报名的合宜时间点等,生怕因为一点不了解而导致“功败垂成”;二是盯紧同伴——我前进两步,同伴若是前进了四步,则等于我退了两步, 在送上尴尬的祝福之后,便是痛下决心的领悟……
如此种种,愈演愈烈。
我们要高一处立身,看到这种竞争模式的合理性,也看到它的局限性。即便在这样的竞争中获胜也不代表教育的最终成功,18岁时在一个特定维度的成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输了也并不可怕,每一个生命都是无法替代的资源,生命很长,事定犹须待阖棺。
当我们习惯于迎合外在标准的时候,就慢慢失去了内心最真实而灵动的声音,生命就丧失了独立人格,开始萎缩甚至停滞,即使偶有进步,也不过是外部力量推动罢了。当我们始终将同伴视为竞争对手,而忘记自我超越的时候,就会有戾气、有嫉妒心,直至最终的彻底厌倦,躺平摆烂。
我们应该基于一种“长期主义”,去追逐教育的意义,关注学生对于自己生命的发现和了解,关注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充满渴望的自主建构。这是一生一世的过程,我们不必着急,也急不得。
教育的目的:寻求温暖与幸福
教育是人的互动。亲子互动、师生互动、同学互动构成了教育的绝大部分,各种互动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四中人追求温暖的教育,追求家校间、师生间、同学间温暖的互动,也力图引领亲子间进行温暖的互动。这样的追求,依然是基于长期主义的思路。
生命的尊严与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四中要“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同时也尊重并鼓励学生选择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孟子将人生的追求分为两种,一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一种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在我看来,优秀和卓越属于前者,而幸福属于后者。因为,幸福的关键在于关系的温暖,尤其是亲密关系的温暖。
温暖与幸福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中最有效的路径。四中人提倡“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育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只要情感温暖互通,教师拥有的一切美好都会成为教育的资源,师生双方在生命的诸多维度上相互影响,彼此成全,潜移默化中,教学相长,师生都换了新颜。
所以,对于老师而言,最重要的素养并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对于孩子的爱与了解。没有爱与了解,尊重与包容,引领与提升都无从谈起。老师对孩子的爱可以表达为三句话:老师要看见孩子,老师要创造路径让孩子看见世界,老师要帮助孩子看见真正的自己。
当然,在教育中,亲子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关系。孩子需要从父母这里获得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这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无比重要,尤其是在他们面对人生风雨,陷入低谷,开始自我否定,以为“人间不值得”的时候。这是上天赋予这份关系的本然与真相,亲子间的双向接纳是超越技能、超越容貌,甚至超越道德和善恶的。
中国有易子而教的传统。孟子说:“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易子而教,是为了保全父子基于天伦所自然拥有的那份情感,这是最大的价值,为了一点知识技能的学习而破坏了这份圆融,不值得。
以我二十多年的教育从业经验看,只要亲子关系和谐,最后孩子不见得多么卓越,但都不会差,不会崩盘。反之,亲子关系出现裂痕的,后续总会要爆发,即使拥有学业、工作等方面的辉煌,也难掩现实中因关系疏离而带来的人生黯淡。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在亲子沟通中,只讲是非对错,缺少包容和接纳,当我们老了,孩子也会用这种“刚硬”的逻辑和我们相处,那时候就可能很难受,我们从知识到年龄都已经沦落为绝对的弱势。
所谓“人中龙凤”,真正的天才都不是人培养的,人培养的那叫人才。我遇到一些极为优秀的学生,但从不认为那是我培养出来的,不敢贪天之功。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父亲,教育都要守住一些底线,比如温暖的亲子关系,良好的道德水准......这些底线是生命的必需品,其他的,各安天命好了。
教育的未来:打破惯性与盲从
很多道理是明晰的,我们很多师长也是认同的,可并不践行,而是逃避到固有的思维之中,逃避到一股因数量而确定的主流之中,认为即便错了,输了,我也不是一个人。
打破固有的惯性与节奏是痛苦的,用心思考是痛苦且孤独的,但是我们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与孤独,这是为人师长的宿命,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
近年来,四中人回归常识,将“创新的教育”作为追求。创新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要应对未来挑战,教育者就需要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并预测未来的样子,一切从变化的实际出发。我们要运用理性来关注现实,调动思想资源,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我们要关注时代的变化,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和不同的教育。农耕时代,人类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凝聚力,所以教育注重伦理道德和秩序意识的培养;工业时代,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流水线工人,所以教育也就类似于流水线;后工业时代,分工细密,人才的标准开始多元,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就成了最大的生产力,对于孩子个性的尊重和挖掘,自然就成了教育的应有之义。
如今,学历的价值已经严重缩水,毕其功于一役的生命逻辑已然过时,让学生保持终生学习的热情与行动才是王道。然而我们一些师长依然坚持认为——“加大时间投入,大量刷题,这是最稳妥的提分路径”,即便这样的措施在当初的自己那里都没有奏效,却依然心安理得地用在孩子身上。就好比我们都喜欢高糖高油食物,这是人类进化的理性选择。然而,如果我们今天依然还被这样的惯性支配,只会导致肥胖并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为人师长,我们必得勇敢一些,运用理性去打破思维的惯性,享受思考者的孤独,去追求我们心目中最理想最合宜的教育。为了下一代能够自如地行走在美好的未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让我们一起站在长期主义的立场上,不焦不躁,不被功利心蒙蔽,不纠结于眼前的不确定,去共同追求教育的纯粹、温暖和创新,追逐那些充满确定性的价值,彼此支撑,彼此成全。
作者 | 徐加胜,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学术校长
来源 |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
责编 | 琬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