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藤 第1614篇原创好文
全文:3401字丨7分钟阅读
(相关资料图)
本文营养值:★★★★★
启发度:★★★★★
适读对象:2-12岁孩子的家长
春藤说
教育是一个系统,系统的一部分出问题,根源可能在另一个部分。
家长看到的是孩子脾气差、拖拉磨蹭、不爱学习,这些不当行为的背后可能是孩子的真正需求被忽视了。
读懂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在过去的这一年,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要比往年多得多,亲子矛盾更加密集,亲子关系也更加激化。
面对各种来自于孩子的挑战,很多家长应接不暇,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
未来春藤特邀讲师、美国正面管教PDA认证讲师Sarah老师有一个方法,能够帮助家长找到孩子挑战行为背后的共同规律,并给出一把探索和解密这些行为的钥匙。
读懂孩子“冰山下的需求”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所有行为的首要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孩子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用正当的、有益于社会的方式去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消极的,甚至破坏性的方式去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些不恰当的、错误的方式就是孩子们的不当行为,也就是有着错误目的的挑战行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座冰山水面之上露出来的一角,就是我们看到的孩子的挑战行为,比如不听话、做事拖拉、动辄哭闹、不爱做家庭作业等等。
我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催都没用”,当我问到“有没有去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呢”,他们马上会说“我还不了解他吗?注意力不集中,喜欢磨蹭”,还有人说“不认真学习呗,他不会就做不完嘛”。
大家都觉得孩子的问题一目了然,很容易定性,没有必要再深究。
每当遇到孩子的挑战,大多数家长会一下子陷进问题本身里,“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想让问题赶紧消失,自己也就少些焦虑。
问题是 如果把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砍掉了,不知道哪天在什么位置又会有新的问题冒出头来,没准儿这一次的冰山比上次还要大。
很少有家长会去看冰山下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孩子拖拉磨蹭、不好好写作业,背后的信念是什么?他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要知道,家长的简单粗暴、见招拆招,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引发更多的挑战行为。只有找准了缘由,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当孩子用错误的方式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我们称之为“错误目的的行为”。
家长怎样去破解孩子的错误目的行为,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真正能够帮助到孩子呢?
正面管教的联合创始人林罗特女士说过:
“父母身上都藏着一把钥匙,它天然存在,无需费力四处寻找,这把钥匙就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家长通过觉察和体验自身的感受,来看一看孩子是不是受到打击了?他是不是感到很气馁?他是不是没有办法用更加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只好用破坏性的方式来获得?
如果家长对自己的感受是敏感的,而不是疏离的、麻木的,那就可以用这把天然、有效的钥匙去破解孩子的挑战行为,去探究这些行为背后真正的错误目的是什么。
了解了孩子的错误目的之后,家长就可以相应地调整应对方式。
家长的应对模式一旦改变了,孩子会发现自己的挑战行为竟然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的行为自然而言也会做出正向的调整。
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四个错误目的
个体心理学大师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孩子的错误目的行为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以及自暴自弃。
寻求过度关注
面对孩子的挑战行为,如果家长的感受是 心烦、恼怒、担心和内疚,那就要意识到孩子的错误目的是在寻求过度关注。
适当的关注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然而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即便家长给到他的关注再多,他也一样不满足。
比如你在厨房做饭,孩子在客厅写作业,他一会儿跟你要零食吃,一会儿让你给他倒点水,一会儿又过来动动你的头发,或者要求你到客厅来看看他各种花样,想得到你额外的关注和特别的服务。
由于这些寻求关注的行为没有考虑到他人的需求,往往会让父母感觉到心烦。
这种错误目的的行为背后,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是:“请让我参与到你的工作中,给我点机会,让我做点儿有价值、有贡献的事情。”
针对这种错误,家长该做的就是回应他们内在的心声。
家长可以给孩子正向的关注,把他的合作精神、做贡献的欲望激发出来。
比如让他来扒个蒜、准备晚餐用的盘子碟子等等,让孩子通过帮助别人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做贡献的愿望,从而真正体验到价值感。
家长还可以尝试使用提前约定、无言的提醒等工具,让孩子体验到除了帮妈妈做事他还可以做到在妈妈忙的时候不打扰,孩子知道原来自己是能有贡献的,也就感受到了价值感。
寻求权利
当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时候,如果家长没有调整自己的回应方式,那亲子之间的互动很有可能从寻求过度关注升级到了寻求权力。
你被孩子折腾烦了,怒吼孩子:“别闹了,我在做饭,你赶紧写作业!”孩子不仅不听,反而顶回去:“我就不,凭什么总听你的。”
听到这话,你更生气了:“你不写作业,一会儿就别吃饭了。” 孩子又回顶:“不吃就不吃,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个时候 你很生气,认为自己被挑战了,有被打败的感觉,那孩子大多是在寻求权力。
如果家长继续呵斥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说的来,孩子一定会口服心不服:“现在我还小,斗不过你,等我长大了再说。”
另一方面,家长妥协了,那孩子会更加强化自己的信念:“你看吧,只有当我说了算的时候,我才能真正感受到归属感。”
实际上,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是:“爸爸妈妈给我选择,让我体验做主的感觉,让我来决定,或者让我来帮忙。”
针对这种错误,建议家长使用“决定自己做什么并跟进执行”这个工具,主动承担起自己的那部分责任,以身示范给孩子看。
寻求权利的孩子追求的是掌控感,家长还可以尝试“有限制的选择”这个工具,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有限制的选择给到孩子,让孩子体验自己做主的感觉,从而他的提升力量感和配合度。
报复
如果应对不得,孩子的行为可能还会继续攀升,成为以报复为错误目的的挑战行为。
当孩子的错误目的是报复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想在这场愈演愈烈的战争中赢了对方。
家长会 伤心难过,难以置信,甚至对孩子产生厌恶之情:“什么孩子啊?这是我生的吗?”
孩子会感受不到自己是被爱的:“大人太让我失望了,他们根本就不爱我,我很伤心,很难过,很愤怒,很失望,只有报复才能够真正让我感受到归属感。”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过:
“当你感觉自己很受伤的时候,另一个人也同样受到伤害,那个人就是你的孩子”。
孩子此刻真正的心声是:“你们有没有看到我很难过?你们能不能认同一下我的感受?”
家长要做的就是马上停止吼叫、批评等伤害性的管教方式,因为孩子需要的是连接、认同、感受和鼓励。
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鼓励的模式,向孩子道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关系修复剂,也是一种最有力量、最能够鼓励到孩子的方式。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平等亲密,彼此的理解和连接。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只有跟孩子建立连接,家长才能更有效地影响和引导他们。
自暴自弃
当孩子出现前三种错误目的的挑战行为的时候,如果家长都没有能够及时、妥当地应对,孩子就会自暴自弃。
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气馁,彻底放弃了自己,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家长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实际上,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是:“不要放弃我,一点一点教会我。”
家长可以尝试小步前进,借用“花时间训练”、“表达相信”等工具,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的,从而锻炼他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错误的主题,最后给到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点,如果是小龄段的孩子,家长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的发展阶段,这些挑战行为是不是他们的适龄发展行为;
还要考虑到可能导致孩子的挑战行为的客观因素,比如饿了、渴了、困了、疲惫了等等。
第二点,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寻求更宽泛的行为模式,更看重自己在同伴中的关系和位置,他们大部分的不当行为已经跳脱出来,不再适合这四种错误目的。
第三点,孩子的错误目的是什么,家长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了,不要告诉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在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能告诉孩子,我们怀疑他有这样的错误目的。”
因为这样的言行不会对任何人有帮助,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心理伤害。
本内容摘取自春藤家长APP名师课Sarah老师的《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如果想了解更多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请扫码下载春藤家长APP查看。
往期精彩
规 划 师
学完教育规划师,我找到了养育孩子的抓手
直播干货
给孩子一个世界,不如让孩子去选择世界
听书精读
孩子发脾气,家长4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未来
新课上新
世上最没用的教育方法,就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