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马上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相信各位家长此时的心情好有一比,“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想象着孩子参加考试的各种情景,期待着孩子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设想着如果孩子考得很好或考得不好自己应对的办法,甚至于祷告着这样的日子快点结束。
家长们的这种心情是正常的,曾经孩子们参加考试时我们就经历过,将来只要孩子参加考试我们也还会经历。家长们的这种心情也是必要的,只有体验了这种心情的煎熬,我们才会去思考是不是孩子考一回自己就还这样“七上八下”一回;只有经历了这种心情的洗礼,我们才会去思考在孩子考试后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只有积累了这种心情的厚重,我们才会去思考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一场又一场的考试。
【资料图】
孩子考试后,家长该如何面对呢?最需要的是理性和智慧!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八中书记唐挈写下了自己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思考,同时也给出了3点建议。
(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八中书记唐挈)
01
承认现状,不让问题成为问题
每次考试之后,孩子们会总结出来一堆的问题,例如:有一道大题没看见,没有认真审题,做题速度慢,有好几道题不会,等等,各个学科的问题汇集在一起,孩子都会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可以想象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低落。咱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是痛打落水狗呢?还是帮助学生从问题中走出来?咱们不仅不能让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问题,也不能让暂时的问题成为永久的问题,更不能让学习问题成为心理问题。
同理心:有效沟通的基础
同理心,就是能够体会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感受,并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控制自我情绪。严厉的管教大多无济于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严厉管教越来越成为亲子关系恶化的原因;挖苦孩子,如“你就吃嘛嘛香,干嘛嘛不行”;情感绑架,如“爸妈容易吗?你怎么就不知道心疼爸妈呢”;跟人比较,如“你看那谁谁谁,次次都考第一,你俩可是小学同学!”这些做法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凸显家庭底色。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孩子无论在外遇见多大的“风雨”,回到家里都找回内心的平静,待到日出,抖落一身的风尘,昂首上路依然是翩翩少年。这是“家”的定义。
营造沟通环境。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没有深入的交流就没有深刻的教育。现在脑科学研究表明,随着大脑额叶的发育,孩子们变得越来越理性,慢慢懂得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但压力一大,额叶功能就不起作用了,人一旦压力大了,就容易冲动,容易走极端。轻松一点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也更利于学生改进自己的行为。家长们要善于创设沟通环境,例如每周要安排时间单独与孩子一起去爬爬山、打打球,只有你们俩在一起,什么都可以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是一种安全、自然的沟通环境。
发挥体验价值。体验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成功的体验有必要,失败或犯错的体验也很有必要。考试就是学生体验的机会,既可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还可以体验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可以体验顺利时的“春风得意”,也可以体验面对困难时的“山重水复”。如果我们能够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就是人犯了错,遇到了挫折,我们只关心从错误里学到了什么,在挫折中成长了什么,这样就能真正发挥体验的价值。
理性:解决问题的关键
理性,就是能够按照学习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的视角来认识孩子考试中的问题,不冲动、不想当然。
梳理孩子认为的问题。让孩子将自己认为的问题说出来,既是全面了解的需要,也是帮助孩子释放压力的手段。例如家长与孩子一起,将本次考试中孩子自认为存在的问题写出来(孩子说,家长写最好!)例如:有一道大题没看见,没有认真审题,做题速度慢,有好几道题不会,最后大题会做但没时间了等等。
厘清本次考试的问题。面对孩子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要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一般用“稳做会,求全对,做到一分不浪费”作为厘清本次考试问题的标准,关键是看会不会?对不对?会而不对的问题,就是本次考试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偶发的,例如“有一道大题没看见”甚至“有一页试题没看见”,这样的问题不是问题,这一辈子的考试,可能也不会再出现第二次。家长们要切记,这类问题不能强化,如果因为“有一道大题没看见”甚至“有一页试题没看见”就打孩子一顿,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每次考试前都会反复告诫自己“千万别漏看了题”,这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梦魇!还有一些问题,例如“有好几道题不会”,“不会”就不是本次考试的问题,因为这几道题根本就不是为咱孩子出的,对待这样的试题,记下是哪个知识就好。另有一些问题,如“最后大题会做但没时间了”,这就是本次考试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比如“这个题会做,但审题没审清楚”,这是这次考试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正确的审题程序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问题尽可能聚焦到孩子力所能及能够解决的问题上,聚焦到一、二个少数问题上,既减少孩子脑子里问题的数量,避免深陷问题之中,甚至被问题打趴下,也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看到努力的成果,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少成多,贵在坚持!孩子的考试不是这一次,如果每一次都能解决一、二个问题,孩子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引导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厘清出来的本次考试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跟老师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例如“如何审题”,各个学科可能都有自己学科审题的程序和方法,家长想进行全面的指导是非常困难的。协助孩子找到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孩子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家长能做到就很不容易了,不要再奢望帮孩子甚至替孩子解决问题,这不是培养孩子的正确之道。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孩子体验的过程,家长越早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做”的过程,越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引领:促进孩子发展的责任
引领,就是要给孩子根植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维持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
转化视角,从关注分数转到关注自我。每次考试后,建议家长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考试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是否一致?考试结果与自己的水平是否一致?考试结果与自己的投入是否一致?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孩子审视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有相应的学习动力;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孩子审视自己的学科实力和应试技能,这是取得好成绩的“硬道理”;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孩子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投入时间够不够,时间的利用效率高不高。三个问题的指向都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关键要素:目标、方法和能力水平,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就是以考试为契机引导孩子进行反思,基于实践的自我反思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转换标准,从关注排名转到关注能力。在任何一个群体里,只要有排名,就永远有个第一名,永远有个最后一名。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即便是凤尾,老在最后一名,如果始终以排名为标准来看自己的发展,自信心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很多人都会“破罐子破摔”,在学习上比不过别人,就在非学习项目上找“存在感”,游戏就成了最受欢迎的替代品。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培育学生正确的衡量标准,从简单地将排名作为标准转到理性地将能力提升作为标准上来,从以相对别人的相对量为标准转到以相对自己的绝对量为标准上来,简单地说就是与自己比,看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是不是在减少,看自己不会用的方法是不是在减少,看自己不理解的规律是不是在减少。实际上平时考试的过程就是“排雷”的过程,地雷总数(学科考试的知识点)就是那么多,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就是“雷”,出现一个排一个,自己不会的知识就减少一个,后面的中考、高考就会越来越“安全”。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只要坚持不断“排雷”,最后一名与第一名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
02
放眼未来,不以表层强化表层
家长一般认为只要“多记多背”就能考出好成绩。“记忆”“背诵”是必要的,但这是学习的表层策略。有研究表明:家长越多地持有表层策略,学生也会越多地持有表层策略。越是持有表层策略的学生,考不好时挫败感越强。放眼未来,孩子们应该学会学习,不仅要有表层策略,更要引导孩子探索学习的深层策略。
激活并维持自觉: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
学习活动中有两个系统在同时工作,一是认知系统,另一个是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不足,认知系统再强大,也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从事学习,首先得解决学习动力即“想不想学”的问题。梁漱溟先生讲:“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而今则当说:心之所以为心在其自觉。”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能自觉。激活并维持自觉的方法,主要来自学习动机、“适度”支持、合理期待和内心满足等。其中明确“学习活动的意义”“从学习中获得报酬”格外重要。“学习活动的意义”,例如为了获得表扬、肯定、取得好分数、考上好大学、丰富自我、服务他人、报效国家等,将学习活动赋予的“意义”不同,学习过程中态度就会不同。“从学习中获得报酬”,就是如果学生对学习本身很感兴趣,就不用外在的、或物质的“奖励”,“学懂了”本身就是一种“奖励”,而且是一种更能激发学习意愿的“奖励”。
探索和确定方法: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学习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经历:冲突、理解、分析、试错、验证、修正、重构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学习者在完成“自我劳动”以后还要通过社会互动以便更好地解决认知冲突,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这就产生的新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不断持续和深化。“怎么学”也许是一个答案因人而异的问题,但也有其共性:
探索学习方法。是否正确采取了与所学知识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学习数学、物理等理科的方法就有别于学习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的方法,理科类学科总体上侧重于深入理解和系统建构,文科类学科总体上侧重于长期积累和迁移应用。大家熟知的“知识留存金字塔”也说明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留存会有显著的影响。在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时,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参与度越高的学习方法,一般效果越好;二是对待方法要具有灵活的态度,“好不好,看疗效”,千万别一个方法学到底,要将方法、内容和效果结合起来看。
确定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指导学生规划好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怎样学,并制订出学习计划,即确定学习的步骤,安排学习时间表,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几个部分,逐一解决。制定计划一要具有可行性,学习目标要适切,最好“跳一跳”就够得着;学习任务要适度,切忌“贪多求全”;学习过程要科学,注重可持续发展。二要具有针对性,就是针对自己的学业情况,既要“补短”,也要“保温”,就是要在巩固“优势”学科,坚持有效方式的基础上,用增量的方式提升“劣势”学科,改变低效方式。
反思和改进行为:解决“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学习方法是否适合所学内容?学习计划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周期性地监控和反思,并根据“学得怎么样”的评估,适时改进计划,因为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会不同,自己的学业情况也可能不同,改进是应变的唯一方法。
制定评估工具。例如我们常用的“我的梦想我管理”的评估工具,结合学校月考。以“月”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估。
开展诚实的自我评估。《大学》有云:“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开展诚实的自我评估,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学习的自我评估,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的修改和落实,更需要自己诚实地面对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过程管理方面,是否做到了课堂为本、不留问题、规范行为、周期小结,只有自己知道这些环节落实的情况。
03
改变策略,不为考试赢得考试
“优秀是全面的”这是自古以来关于教育、关于人的成长的共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民国·蔡元培)“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有没有系统地思考过自我与人生,有没有为前途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直接关系到日后能走多远。”《2015年08月人民日报 》都是在说明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增长,比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古时讲“孝、悌、信、仁”,现在讲“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其内涵远远超过学科知识本身的学习。如果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喻为塔尖,表示高度,那么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塔的基座,表示宽度。关注孩子发展需求的多层次,理解孩子发展素养的多维度,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就是在打牢塔的基座。基座越厚实,越宽广,成就塔尖的高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引领格局:厚植经历风雨的内在动力
“陶侃搬砖”的故事,给人以启迪。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被贬到荒蛮之地的广州,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头从书房里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又把砖头一叠叠运到屋里。人们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陶侃严肃地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想的是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还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这个练练筋骨。”此后,东晋王朝重新提升陶侃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陶侃作为晋军盟主,在平息苏峻之乱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将自己的认识价值定位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坐标系中,陶侃才能在被贬的逆境中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每天“练练筋骨”,时刻做着“担当重任”的准备。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有相应的自觉,才能在困难面前体现精神。即便孩子学习优异,也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思考:“第一”之上还有什么?不只是学业,还应有素养的全面优秀;“第一”之中还缺什么?不只是结果,还应有过程的全面优化。
健悦身心:奠定披荆斩棘的物质基础
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的条件。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有益终身。除了强健身体以外,运动能增加通过脑部的血液,促进脑部发育。运动不仅可以缓解精神上的焦虑,还可以在运动中提升自律的能力,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中会产生多巴胺,这种物质会使人感到舒适和快乐,不仅改变人的心态,还在不知不觉中战胜自我、克服惰性,从而建立自信,提升自律。
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不仅要学会珍惜已经存在的东西,还要学会享受和感激生活中提供的所有感官快乐、情绪体验,以及智力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挑战,同时要承认和欣赏世界上还存在一些比自己更重要更伟大的事物,并将自己归属于这个伟大的事物,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获得幸福。培养积极的心理,一要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感不仅来自身体层面,如身体健康、睡眠良好、精力充沛,还来自运动层面,如赢得比赛、技能提升、运动习惯,更来自精神层面,如产生共鸣、战胜自我、明确意义。二要建立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自己也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
率身垂范:营造向上向善的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的生活习惯、情感表达、价值观念,甚至于教育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地“遗传”给孩子的人生。良好的家庭氛围会影响孩子的幸福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
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2011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与“金钱”“地位”“权力”等相比,大部分中小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拥有温暖的家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并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耐心的沟通,是孩子成长环境的底色。
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孩子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情感和价值观念都会受家庭的影响,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影响越显著。父母以身示范锻炼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写字的习惯,以身作则踏实做事、谦虚待人、自我劳动,为孩子展示更多的社会正能量、积极的人生态度,根植大局意识和责任感,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表现在行为里。
END
作者| 唐挈(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八中书记)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京城教育圈”获作者授权刊发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京城教育圈”视频号——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