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rady
近年来一项竞赛在国际教育领域极为火爆,众多冲击藤校级别的学生纷纷参与其中。它便是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先生创立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12月11日,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落幕,并从全球的83支参赛团队共决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奖六个学科的金、银、铜奖和优胜奖,以及跨学科的最高奖项——科学金奖共计61项大奖,引起国际学校和国际教育家长圈的广泛关注。
(资料图)
本文将对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获奖情况进行介绍,并分析获奖学校培养领军人才的重要做法。
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获奖情况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成立于2008年,现已形成以科学为总体框架,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学科为基础的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于2022年入选教育部印发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图源: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官网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自2008年创办以来,目前已累计超2000余所学校,12000余支队伍参与;覆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北美、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地区;超过50%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
图源: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官网
在参赛中,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采取分赛区制模式,并经过初筛、函评、桌评、半决赛面试4轮评比,然后由优胜者队伍参加全球总决赛。总决赛考核形式为英文面试答辩,每个团队答辩30分钟,包括PPT演示及问答两个环节。
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获奖名单 资料来源: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官网
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启动以来,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英国、美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66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共提交有效论文922篇,其中亚洲、北美等赛区共提交301篇,中国内地赛区共提交621篇。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总决赛在83支团队角逐出61项大奖。
1 北上广获奖数量占比过六成
从获奖地域看,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奖项的获奖学校分布于我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湖北、江苏、辽宁、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浙江12个省市或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部分地区。其中,中国12地共获得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奖项的57项,美国多地获得4项。
具体到我国各省市,北京、广东、上海三地共获得38项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占比高达62.3%。其中,北京各地的学校以18项奖项领跑榜首;广东、上海分别以11项、9项奖项紧随其后。江苏、香港以5项、4项分列第四和第五。四川、浙江、重庆三地均有2项收入“囊中”;福建、湖北、辽宁、陕西各获得1项。
2 深国交摘金表现亮眼
在内地获奖学校方面,北京等11省市的33所学校获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奖项,香港、美国均4所学校获得。其中,深圳国际交流书院共获得6项奖项,取得桂冠;北京市十一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各以5项、四项分列第二、第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一零一中学两所学校均获得3项奖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广东碧桂园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四所学校各获得2项奖项;北京市第四中学、杭州第二中学等24所学校获得1项奖项。
从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6大金奖来看,深圳国际交流书院参赛学生吴虹舟,获得2022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最高奖项——科学金奖,以及本届数学金奖。深圳国际交流书院Liu Clement Man Yiu还获得经济金融建模金奖。这也是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成立15年间,首次有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获得两个单科金奖。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荣梓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张恩硕、北京一零一中学李一昕分别获得本届的物理金奖、化学金奖、计算机金奖。
3 国际学校参赛队伍成就突出
新学说发现,在2022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奖项中,我国内地赛区的国际学校表现亮眼。33所获奖学校里,有16所学校为国际学校,占比为48.5%;包括7所民办国际学校;7所公办学校国际部;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内地赛区16所国际学校共取得31项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奖项,占比高达58.5%。
值得注意的是,民办国际学校在2022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奖项中取得了重大突破。2022年深圳国际交流书院包揽丘成桐中学科学奖6项金奖中的3项,打破了此前2021年由我国公办学校(含国际部)和国外学校对金奖的垄断。
而2021年,我国内地赛区29所学校中有18所国际学校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各奖项。其中,民办国际学校6所;公办学校8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4所。
国际学校领军人才如何养成?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作为极具“国际化”的竞赛奖项,致力于培养中学生多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丘成桐先生在接受《教育家》采访提出领军人才的选拔标准要有基础、有兴趣、有志向。那么,国际学校通常如何打造自身的“领军人才”呢?
1 设立学院制和专门课程体系
为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不少学校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学院制和专门的课程体系对其进行培养。
北京一零一中学基于学生的特长和优势,设立英才学院,依托拔尖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两种培养模式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该校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为载体,基于自主研发的“学科竞赛”课程,支持学科尖子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该校2022年的4位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获得者均来自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则打造“行知、元培、未名、博雅、树人、道尔顿”六大学院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其中,该校元培学院课程致力于理科竞赛与贯通培养;道尔顿学院课程则侧重中外文化对比和跨学科融合。
该校元培学院针对在理科领域具有学科潜质和特长的学生开设四年制贯通培养体系,面向初一至高二年级学生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科竞赛课程。道尔顿学院以引导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运用,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帮助学生发展适应时代、面向未来、探索领域前沿的能力。道尔顿学院设置特色课程(研究性学习项目),在高中给学生提供学生一年的研究机会体验大学级别的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2 一流教师培养一流学生
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作为培养各领域领军人才的教育思想。众多学校除了在课程体系等方面外,还匹配优秀的师资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深圳中学倡导并践行“让最优秀的人教育下一代,培养出更优秀的人”。该校聘请一些具有教大学资格水平的教师在学校任教,以培养和挖掘具有能力和潜质的学生。据悉,该校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100余人,北大、清华毕业的教师100余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60余人。
为强化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不少学校则聘请专门的科研导师。例如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建立学生科研基地,聘请相关领域教授作为学生的科研导师,通过拔尖创新课程,培养学生学术探究和科研探索能力。此外,该校还设立“全员导师制”,助力学生成长。
其中,英国就读全日制课程的中国内地学生中,有10,250人入读了UCL,8,590人入读了曼彻斯特大学。中国内地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还包括谢菲尔德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八所大学。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设立主要在激发和提升全球华人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而在丘成桐先生看来,领军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开始。“为国家培育一批基础科学人才,帮助中国在基础科学上成为世界一流”也是他回国工作的愿望和长期的追寻。
除了设立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外,2021年初,清华大学推出“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面向全球选拔不超过100名中学阶段综合素质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同年清华大学成立求真书院,丘成桐担任院长,以通过数学基础学科的领军人才培养推动中国科学大跨步发展。
领军人才的良好培养涉及多重因素。但无论如何,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无疑是科学培养顶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前提,这也与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一致。在此基础上,国际学校注重学术和高要求的教学品质,充分发挥少数天才在各学科的潜力和创造力,或许可回答“钱学森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