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2 0 2 3
寒
(资料图)
假
快
乐
我们的寒假口号是:
寒假安全记心中,保持学习不放松!
@ 寒假中的你们:
寒假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
将安全意识时刻放在首位
至关重要
安全无小事
各位家长请把这些安全提示讲给孩子
大家首先要树立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意识,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注意以下事项:
一、做好防护,切莫疏忽
当前,新冠病毒致病性虽然减弱,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不论你是“没阳”还是“阳了”,或者已经经历了“阳过”到“阳康”的阶段,都请继续主动做好防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正确看待疫情,“中招”也莫慌乱,感染后临床症状一般为3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整个病程约7-10天,出现临床症状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部分伴有流涕、乏力、味觉、嗅觉下降,要积极应对、理性就医、科学服药。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科学佩戴口罩,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避免“重阳”,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二、 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临近春节,各类诈骗活动猖獗。切记不轻信“转账汇款”、“中奖”、“涉嫌洗钱”、“邮件包裹”、“网购退费”等各类诈骗短信和电话;网络购物购票时,要选择正规的官方网站,一定要警惕那些在交易之前先交纳“保证金、押金、风险金”等各种名目的诱导诈骗,交易时注意银货两讫,切勿在没收到货物时提前付款;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慎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向任何人泄露银行卡密码、信用卡安全码、短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把握不准时给家人、朋友或公安机关打电话确认。牢记“给钱不要,要钱不给,信息不漏”,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 谨慎出行,安全为本
远离野冰!——1月2日,北京市通州区有两名男子掉入冰窟窿,不幸身亡。
入冬以来,不少地区出现了水面结冰现象,但由于气温起伏较大,冰面薄厚不一,导致其承载能力无法估量,孩子在“野冰”上活动危险性大,如何避免破冰落水,在冰面落水如何施救或自救?这些提示请收好——
1.不到设有“禁止下水(游泳)”标志的水域附近玩耍。
2.不到河塘、水库等危险的水域冰面上行走、玩耍、滑冰、捡物品等。
3.发现伙伴去冰面玩耍,要及时提醒和劝阻,劝阻无效时,要立刻告诉老师或家人。
4.如果要滑冰,应在大人陪同下,去正规的滑冰场所,并且全程不能脱离大人的监护视线。
5.外出时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和谁一起、什么时间回来,严禁私自相邀外出玩耍。
6.提高安全意识,发现不安全因素或险情应立即避开或及时报告家长、老师或报警。
另外,无论返乡回家,还是外出旅行,假期里都难免乘车奔波, 同学们在旅途中一定要把人身安全放首位,加强自我安全防范,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一)春运期间,交通流量持续高位,超速、超员、违规等现象突出,同学们出行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出租车,谨慎选择网约车,最好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动。敦促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切不可酒驾、醉驾、疲劳驾驶、超速行驶。
(二)假期出国出境要与家人时刻保持紧密联系,妥善保管自己的重要证照,防范偷窃,不要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家庭等相关信息告诉陌生人;预先了解所去国家、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留意所在地的治安状况,储备一些紧急状况下求救的信息和知识,掌握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帮助。
@ 寒假中的家长:
不少家长将寒假视为自己的“战场”!
看着期末成绩跟寒假作业,
决心将“鸡娃”视为寒假主要任务,
面对孩子们的“KPI”
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头,
直接治好“低血压”……
不自觉地还将焦虑渗透给了孩子
如何平衡孩子寒假里的学习和娱乐,让孩子快乐、充实地度过寒假?
怎样才是帮助孩子利用假期保持进步、高效学习的正确姿势?
一、不要过于计较期末成绩
寒假致使家长焦虑的一部分原因,莫过于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了。
首先,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不管成绩好坏,说到底是个分数,但不是孩子是否努力学习和知识掌握好坏的唯一根据,一次考试不代表什么。考好了,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和给与奖励;考砸了,也不要过分批评和打击。
面对成绩,最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和教训,让孩子在之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对于好成绩和坏成绩不要过于宣扬和攀比,本来成绩是为了摸底学习情况,一旦开始比较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多压力。
最后,不要反复拿考试成绩说事,考得好夸多了孩子可能就骄傲自满了,考得不好一直说可能就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了,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厌学。
二、 摆正心态,克制自己的干涉欲
家长可以帮孩子订好学习时间、玩的时间,最好先学习后娱乐。目的是让孩子主动积极的对待学习。 毕竟,如果孩子知道学完后就是洗洗睡了,谁都不想快点学习。
父母不要在过程上干扰孩子。多少父母一会端茶送水、一会纠正下坐姿、一会让孩子不要玩笔。父母实则是在打扰孩子的思考、不要孩子有机会进入专注状态。父母可以孩子一起制定“番茄时间”,年纪小的孩子,“番茄时间”可以更短一些。在每个“番茄时间”结束后休息会,休息期间在再指出坐姿等的问题。
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主动提出帮助要求时再提供帮助,不要越俎代庖。太多帮助和要求会把学习变成了父母的事情,孩子只是在为满足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在学习。
三、防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假期是孩子们放松和娱乐的时候,但很多孩子一到放假就沉迷电子产品,平时的学习、阅读习惯全都抛之脑后。
电子产品的普及是大势所趋,适当使用电子产品,能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但一定要把控好时间,不能过度,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不沉迷其中。
要想孩子适度使用,家长需要进行正确引导,而不是采取强制没收等手段:
首先,允许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但是每天要规定时间;
其次,家长要做好榜样,尽量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
最后,家长要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出去玩,陪孩子在家聊天做游戏,有了更精彩的活动,孩子自然不会沉迷电子产品。
来源:中国教师报、北大数院
编辑:姜思瑶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