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徐杰 来源:上好一堂语文课
现在有很多“赛课”,似乎已经偏离了“比赛”和“选拔”的原初价值取向。
有一种“赛课”,成了福利。只要参加,都有奖;只要有门路,就能参赛。某个有话语权的人,用手一指:某某某,你去参赛。这就相当于送了一个奖给人家了,至于这某某某是不是达到了参赛的水平,那不管,运气好,人头熟,弄个一等奖也不是不可能。
有一种“赛课”,成了包装。有些地区为了“包装”名师,就想尽一切办法“速成”,“赛课”于是就成了一种带有光环的包装。为一些老师量身定制赛程,组织导师团,把一节课磨到滚瓜烂熟,到了比赛那一天,只要按部就班去上课,走流程,大奖没任何悬念,这个证书是很有用的,参选学科荣誉能够加分。至于这赛课获奖者,头顶的一大圈光环,是不是名实相符,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有一种“赛课”,成了商品。“赛课”的观摩价值在于:选手水平普遍高,观赏性强;课堂品质普遍好,研究价值高。而现在,有些课堂大赛,这个杯那个杯的,因参赛选手水平良莠不齐,结果很多一线老师花了钱,费了力,却听了一堆烂课。我觉得,比赛课就关起门来比赛好了,然后把好课选出来,展示也好、卖钱也罢,如此既提高了展示活动的品质,又对得起观摩老师的银子,两全其美不好么?
有一种“赛课”,成了形式。那种为比赛而比赛,或者说,为颁奖而比赛,这样的赛课也有不少的。选手们自带课题,因为文本难度系数不同,课型要求不一,评委们也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于是打分全凭直觉,最后反正都能分出三六九等来,至于哪节课好,为什么好,那是“葫芦僧判葫芦案”,说不清道不明,但获奖证书却是实打实的,盖着大印,上课老师的收益远远大于听课老师,似乎,就为了那几个选手拿证书才组织了这样一场比赛。
有一种“赛课”,成了折腾。有的赛课组织者,出于好心,提前为比赛选手们圈出几篇或十几乃至二十几篇课文,说:“这就是参赛课题的选题范围。”于是乎,参赛老师们就开始忙乎起来,用几周时间,把这些“赛题”一个一个准备过去;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有的学校发动“人民战争”,组织骨干老师帮助备课,每人一个课题。到了比赛那天,看起来是“抽签”,有比赛的意味,其实骨子里就是比拼谁的“前戏”做得足。为这样的比赛,很多老师处于长时间的焦虑之中,其所在语文组也是倾巢出动,不得安宁。
还有一种“赛课”,成了表演。有些赛课,提前两三天给课题,选手拿到课题之后,立刻组建顾问团(有私人邀请的,也有官方选派的),大家开始集体备课,美其名曰“磨课”。然后试上,修改,再试上。我见过一位老师把一节课“磨”了八遍的。等到赛课时,参赛选手的上课,更多的像是“表演”或者“演绎”,他/她只是他们那个团队的一个代表,赛课比拼的,其实已经不是这个选手的上课水平,而是背后团队的教研水平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应该让各级各类的“赛课”回归到“比赛”的核心价值。对赛程要重新设计,比如2小时限时独立备课,如此方能真正考量一个选手独立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推动能力。
至于要锻炼青年老师,或者为了观摩研究好课,那大可不必借助“赛课”来实现,我们不是还有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研究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