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加的今天,“考研逆流”现象越发明显。985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报考211院校的研究生,211院校毕业生报考双非院校,只为提高考研上岸率。
除了考研逆流现场之外,就业的“逆流”现象也很明显。很多名校硕博生在毕业后不是选择去较为高薪的大厂工作,反而是选择成为报考中小学教师编制,或者是报考公务员。
其实这就是因为社会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加,各行各业都提高才人招聘的门槛。一份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却只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才能报考,又可笑又现实。
而且因为大环境不景气,现在很多学生的就业观也改变了。以前的学生更加向往自由,喜欢有新鲜感、有挑战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学生更加追求安稳,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可以保障旱涝保收,未来的人生更有安全感。
【资料图】
所以“报考铁饭碗逆流”的情况也就产生了。清北毕业生考公考编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清北毕业生的学习好,实力更强,考公考编肯定能一次上岸。但是现实情况却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
众所周知,考公的流程比较多,考生们通过笔试之后,还要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还需要进行政审和体检,任何一个环节没有通过,学生们都就不能顺利上岸。
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笔试是第一步,只有通过了笔试才有机会进入面试,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一般来说面试的通过率为1:2,也就是学生们有二分之一上岸的机会。
但是有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连续参加三次公务员考试,每次都是在笔试环节成绩优异,但是进了面试反而却被刷掉了。
眼看着比自己笔试成绩还低的考生最后成功上岸,学生在不甘心之余,开始怀疑公务员的面试“有猫腻”。他自认为自己的笔试成绩很高,而且面试表现还不错,怎么可能次次都被刷掉呢?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在“暗中动了手脚”。
这位北大毕业生发文吐槽得到了部分网友的支持,有一位毕业于985院校考公两次都没有上岸的网友表示,自己也是通过了笔试但是却在面试中被刷掉了。
公务员考试,各个流程都做到了绝对“公平”
不过大部分网友对这样的言论进行了怒怼。他们表示公务员面试做到了“绝对”公平。首先最基础保证公平性的是所有考场里面有监控,其次是面试官在考试之前甚至考试之后,都不会知道考生的身份。
在面试的过程中,考生不能提到自己的毕业院校和相关信息,一旦说了成绩立马作废。面试考场会有9个考官,都是电脑随机派位的,而且考官之间互相相识,是省内随机安排。
在考生们考试结束之后,考官们一起打分,会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中间取平均分。所有的流程都十分严谨,根本不会有任何的猫腻。
整体来说,面试的过程主要是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还有语言能力。谁能在面试中表达得更好更准确,更能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身为北大的毕业生,考了3年公务员都是笔试通过但是面试被刷掉的话,那么只能说可能学生就不是当公务员的料。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寻找一下自身的问题,或者换一个方向,不要死盯着公务员的考试。
既然是北京大学这样顶级学府毕业的学生,肯定在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何必委屈自己一直参加考不过的公务员考试呢?换一个方向会更有发展。
考公不是大学生唯一的出路,换一个方向人生也许会豁然开朗
现在大学生难度比较大,而且进入私企工作,也要担心企业倒闭,或者是出现被辞退的情况。所以很多学生才将目光放在铁饭碗的岗位上。
但是毕竟考公考编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学生连续多年考公考编都没有通过,那么考公考编并不适合学生们,学生们选择换一个方向的话,人生可以会豁然开朗,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好。
而且考公上岸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面试的分数不高,也不代表学生的个人能力不行,也许学生更加适合科研一类的工作。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