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酱说:
(相关资料图)
活出生命,和活在套子里,会有迥异的人生。
全文3780字丨阅读共需4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作者|冰千里
本来题目是“顶级父亲”,因为父亲更代表“威严”与“禁忌”,这是传统文化下的刻板印象,父亲来执行突破效果更佳。
然而,当下养育孩子的主体多数仍是母亲,父亲能不缺席就足够好了,所以,我统称了“父母”一词。
出格,就是突破某种“格子”,这个格子就是“限定”。就是尝试突破一些限定,不得不说,这对孩子的创造力与自信,绝对重要!
难道你不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某种“格子”里吗?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的宗旨就是“禁忌”:“你不能做什么”、“你不该那么做”、 “你不能这么想”、“你必须要遵守某某某”、“你不能违反某某某”……
这是一堵无形的墙,它们的名字大概叫“制度”、“规则”、“纪律”、“道德”、“规定”。
有了格子,才会有所谓的“叛逆”。
最近看了部影片《失控玩家》,男主被游戏开发商设定为游戏里的“非玩家”:
他每天几点起床、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餐、遇见什么人、同别人打招呼的表情与话术、如何工作、如何上下班、如何与同事相处、几点睡,甚至睡觉做什么梦……都被拿捏地死死的。
如果你的人生是游戏,游戏的背景、目的、规则都被设定好了,你只需按部就班活在设定里即可,就像“驴拉磨”过完一生,这就是 “格子里的生活”。
更重要的,你生活在格子里却不自知,还以为人生自己说了算,还以为很自由,殊不知从被胎教那一刻,就已经被限定了。
而最终把规则执行并落地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生你养你育你的父母、老师。
如果失控玩家没发现自己居然只是一款游戏里的人、如果楚门没发现自己的世界居然是被操控的,一切都将隐入尘烟。
隐入尘烟的孩子就是流水线上的“人造人”,不具备独立的思想、批判的思维、创造的想象、不拘一格的自信,只是遵从法则,该干嘛干嘛,过完此生。
然而,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的,恰是那些“觉醒之人”。
他们不满足自己只是人造人,他们要成为自己,他们有自己的规则,而非把社会规则当做天经地义。我说他们是“活着的人”!
任何叛逆的孩子都是试图突破格子的英雄,都是挣扎在做“人造人”还是做“真实人”的矛盾边缘。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敢于突破格子,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现在让我们回到微观,去看看家庭中那些 “顶级父母”,到底在这方面有何贡献:
想做顶级父母最根本前提:家庭成员之间最基本的信任没被摧毁。
父母的感情不能太糟,至少在60分。父母基本功能没丧失,比如是关注孩子的、关键时候是指望上的、对孩子没有严重的忽略、控制、虐待的!
——总之,“信任与安全”的底色是有的。
也许你要问,怎么衡量?有没有标准?
我说“没有标准,你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就是标准”如果你不满意,那么我说: “当孩子遇到困境首先想起来的人,是你,这就是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因为,同孩子做“出格的事情”意味着犯错,是需要被兜底的,没有信任感,孩子绝不会与你一起冒险,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危险。
假设你们一家三口或四口基本安全与信任还在,我会建议你去试着和孩子 “共同犯错”。
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不用上纲上线,假如你读到这里就开始排斥,说明你本人已经被“格式化了”,首先突破的是你,而非孩子。
首先你不是人造人,你要有这样的思维:
规则都是统治者制定的,无论是国策还是家风;规则都是为了安定、为了团结、为了懂事、为了乖;这个世界的一切规则都是无常的、变化的,比如从计划生育到鼓励三胎。
你若想做个有主见的、独立的、当自己主人的人,就必须具备批判精神,质疑一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这样的父母具有对生命的好奇、对存在的质疑、对规则的突破、对万物的探索——之精神。
这样的父母,也分为三个级别,或三个晋级阶段:
第一种,允许。
可以做不到和孩子一起“犯错”,但当孩子犯错你是允许的,至少不会严重打压。
比如上学迟到,多数父母会谴责孩子,而不去问什么原因。但高级父母是允许的。因为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不准迟到。
别小看允许犯错,这是对孩子极大的认可,孩子会被植入这样的信念: “我不够好是可以的”,换句话“我不够好也足够好”,因为太多人不是不好,而是“不优秀就会死”。
千万别抬杠,说什么是不是什么都允许啊,我不会回答这种无脑问题,换句话说,孩子迟到和孩子杀人,难道你都允许吗?
也别担心孩子“不好管”,我反问你,为何担心他不好管?你在怕什么?
相反,把生命放在格子里养才会失控,才会做出可怕的事,经常被允许“出格”的孩子,是不需要通过更大的犯罪来证明自己,懂了吧?
第二种,配合。
比允许更高阶的是“配合”。配合孩子犯错,比如孩子说“老爸,咱去爬后山吧,别让妈知道”,比如孩子说“老妈,咱玩局游戏吧,一会再写作业”。
亲爱的父母们,倘若孩子能这样和你说话,亲子关系考试中你的成绩绝对在95分以上!
被孩子邀请“一起犯错”、“一起闯祸”,这是怎样一种情感啊?
这样的情感必须要经历上一个“允许阶段”才能实现:
第一步孩子不小心犯错被你允许;第二步孩子故意犯错被你允许;第三步才会邀请你一起犯错。
如果你不答应,我认为你的情商为零,永远记住,亲密关系中理性是永远的失败者,感性的、冲动的、充沛的永远占上风!
就算你不情愿,此刻也要让位给孩子,就算很无奈的说“好吧!就一次”,带给孩子的力量也是无与伦比的。
再次强调,把你的担忧放下吧,譬如孩子是不是光玩不学了?会不会骄纵过度?会不会要求越来越过分?……这都是你被自己的格子深深套牢了。
活出生命,和活在套子里,会有迥异的人生。
第三种,主动。
被父母主动邀请“犯错”是孩子终其一生都不可得的幻想。一旦发生妙不可言!孩子会被深深打动,并会内化为独特的自信与力量,他会深信自己是可以的,会深信自己有能力打破一切,也有能力重建一切!
他不再被世俗限定,但这不意味着他不遵守制度,相反,他会更遵守,因为心中的限定没了,就算身在格子里、牢笼里,他的思想、他的灵魂,也是闪光的、自由的,他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可以经受重大挫败再次站起来。
当然,绝不仅仅是主动邀请孩子犯错就能实现这一点,而是:
“当一个父母主动邀请孩子犯错时,你能想到的优秀父母的品质他早就具备了,这——只是升级版”。
如果陪伴孩子是1.0版本,允许孩子犯错是3.0版本,主动邀请孩子犯错就是5.0版本。
比如当孩子担心迟到,不同级别版本的回答分别是:
“那你快点啊,还磨蹭!”
“没关系,抓紧时间就行”
“迟到没什么可怕的,谁还没迟到过呀”
“我也经常迟到,没啥大不了的”
5.0版本则会说“哈,咱要不要迟到一次感受下,你还从来没迟到过呢”。
以上仅仅是话术,那些在一起的感受、表情、语气、氛围,共同构建了亲子关系的互动瞬间。
奇怪的是,当你主动要求孩子犯错,孩子反过来才会坚守,如果你拉着孩子玩游戏,他会一本正经批评你,并用认真学习来取笑你,但他的心里会乐开花。
假如你觉得这很荒唐,或认为你家孩子就啥也不干了通宵玩游戏,我建议从头学起,你先要努力做到1.0版本!
别觉得一起犯错很简单,这需要你突破自己的格式化。更别觉得一起犯错很难,只要你具备了5.0版本,到处都是机会:
一起旷课、一起迟到、一起撒谎、一起吃垃圾食品、一起玩通宵、一起闯红灯、一起不戴口罩、一起勾肩搭背、一起骂老师、一起爆粗口、一起插队,一起吐痰、一起拒绝别人、一起挂断电话……
具体例子一旦举出来,所谓的“文明人”就会受不了,啊,这怎么可以!太过分了!这不是把孩子教坏了吗?!
别那么激动,也不至于那么激动,怎么了?我们都知道社会公德,并非要你去挑战权威或突破底线, 而是要根植一种理念:任何规定都是可以突破的。
质疑的人可以问问自己,以上的例子,难道你从来没有过吗?还是偷偷地、鲜为人知的、一不小心的做过?只有你知道。
做不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以后如何评判自己?能不能饶恕自己,还是觉得自己不礼貌、不道德,甚至觉得罪大恶极、道德败坏、大逆不道,必须严厉惩罚?!
是的,我想你明白了,这些例子都是象征,意味着你敢不敢突破心中的格子,敢不敢突破那个一直压抑的、温顺的、憋屈的自我!
孩子也是如此,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这森严的规章制度下,有无数只眼睛像警察一样盯着,那么,在他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允许他犯错,并愿意和他共患难——这个人就是他命里的贵人。
现实往往没这个人,孩子最终才不得不自己革命,表现形式就是“叛逆”。
有家长问我,孩子是不是都有“叛逆期”,我说不是,当你做到了以上孩子就不会叛逆,因为你主动和他叛逆过了,他没必要重复这个很普通的游戏。
正因为5.0版本的家长极为罕见,青春叛逆期才会成为常态。如若不然,必定会有中年叛逆、老年叛逆
END
*来源:冰千里(bingqianli520)。作者简介: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著有《亲密而独立》、《心灵书写》《看懂自己的脆弱》等,新书《隔屏相遇》全网热销中,愿你好好爱自己。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许你会喜欢
【收藏】 天津本土病例儿童患者比例高!儿童防疫的重点是这些,这份指南家长请收好
【社交】 中国式父母社交:逢人必谈孩子,孩子等于面子
【方法】 天赋是如何被发现的?或许你需要这15个训练方法!
【真实】 硕士妈妈吐槽孩子是学渣上热搜:以后健康快乐就好
【羡慕】 一招就让孩子“戒掉”手机,全网妈妈都“慕了”
添加教育助理个人微信号(dangyang002)为好友,备注您孩子的年龄或自己的身份,我们将把您加入到相应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福利。
欢迎关注人民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