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孩子的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工具。教材的内容编写实际上代表的是国家的意志。而对于个人而言,教材的内容是影响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因为在课本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孩子们通过学习他们的伟大事迹,汲取他们身上的可贵的精神力量,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完成人生的蜕变。
【资料图】
在课堂上,老师还常常会要求学生将课文中一些精彩的段落背诵下来,作为他们日积月累的素材,也为在日后的考试中活学活用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能获得成长。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国的基础教育之所以能在短短数10年之间就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与我们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教材体系密不可分。那一篇篇精心选编的课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近年来的教材改革。却屡屡受人诟病。美其名曰是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当代复杂的教育环境,实则常常出人意料,令人难以理解。
其中将鲁迅的文章移出教材,就一直饱受争议,引发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不满和吐槽。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在以前鲁老师可是各级各类语文教材里面的常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阿Q正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课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也渐渐认识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魅力,深深地被其犀利的文风所折服。
不过很遗憾的是,现在的教材和以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在翻看学生的课本会发现,这些经典的文章基本都已被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国的文章,一些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文章,这样的改变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然而,可笑的还不只是教材上的改变。在一些试卷上,一些流量明星成功“上位”,摇身一变成了考试的题目,成功地雷倒了很多人。很多人都不理解。在试卷上引入流量明星。这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意义?这是要鼓励孩子们从小开始追星吗。毕竟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大环境之下,能上考点的那都将会是重点内容,是学生们都必须要分厘必争的东西。
我们不反对追星,因为人各有志,但将明星引入试卷作为考题,那势必倒逼所有的学生加入追星行列。这样,孩子们的学习会不会因此而被带偏?
对于那些不追星的学生来说,看到这类带有明星的题目,很可能会产生抵触情。和历史名人相比,自己根本不认识这明星,最终无奈只能得零分。按理来说,教育肯定是要围绕学生而进行,如果脱离了学生,那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
就以鲁迅先生的文章被移出课本为例,于学生而言,这些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具备很强的学习价值,其背后的内涵更是对学生的人生具有借鉴意义。
或许明星走进学生考试试卷,符合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将其全盘否定。但要知道明星翻车也是常有的事,比起久经历史考验的那些历史名人、文人巨擎,那不是要来得更可靠?
像教材和试卷这样关乎国家教育命脉的重要东西,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慎重一点,毕竟这关乎我们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常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