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恐怕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学生不爱上学?在学校中,老师总是为学生各种不爱上学的表现苦恼,比如上课开小差、始终糟糕的成绩。有些老师会归因为学生的性格原因。然而,有一位学者却从认知科学的理论出发,提出了让人惊讶的理论:学生不爱上学,本质上是因为大脑本身就不是用来思考的。
这位学者就是美国的丹尼尔.T.威林厄姆。作为哈佛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博士、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深耕心理学领域多年,并尝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著书立作。“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这一理论,就出自于他的著作《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本书是一本广受欢迎的教育科学书籍,作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向教师揭示大脑在学习、思考时的特点和限制,并将它们与教学问题结合,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虽然顶着“认知心理学”这类严肃的写作角度,但并不枯燥,作者简练、幽默的语言和大量丰富详实的案例引人入胜,按作者的话,这就是一本教育者都应该了解的认知心理学的摘要。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相反它会避免思考
【资料图】
作为本书提出的一大关键理论要点,作者在开篇就点明了为什么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大脑本来就不是用来思考的,相反,它会尽力避免思考。而这主要因为,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相比处理视觉和听觉这类的信息,思考是过分困难和缓慢的。
为理解这点,作者做了人类思考时一个简单的大脑模型,模型主要分为3个区域,环境、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图源:《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工作记忆是大脑思考的区域,它的工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从环境感知信息,比如当人们身处于一个充满阳光的房间时,感受到阳光就是一个例子。而另外的,如果有人问你一个问题“北极熊是什么颜色的”,你回答是白色的,这就是从长期记忆中抽取记忆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进行组合的过程,比如你看到一道数学题,看到的数学题就是感知到的环境,而题目的解法就需要从长期记忆中调动。
看似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问题在于工作记忆的区域容量有限,无法承载过多的讯息,尤其是那些陌生的、新鲜的讯息,往往需要工作记忆区间腾挪出更多的空间进行处理。我们的大脑不喜欢深思熟虑,相反,喜欢从既有的长期记忆中调动知识,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因此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对于大脑来说都是费力的任务。
尽管如此,人类仍然能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愉悦感。因此大脑在选择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那些自己有能力处理的问题,而避免处理过难的问题。至此,作者给出了解决学生上学困难的第一个方案——增强学生上学的愉悦感。
那么怎么做到这点呢?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其中3点值得注意:
1.确保给学生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这里的问题指的是那些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挑战性任务,也可以得到获得学生的接受。
2. 意识到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
人在进行思考时能够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学生无法承载记忆量过大的学习,解决它的办法是放慢讲课的速度。
3.问题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提出问题是否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学生下课能够掌握多少知识开始思考中心问题。
足够的事实性知识是分析、批判能力的基础
前文我们提到,大脑其实是非常“懒”的功能系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呢,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或许会被许多人反驳的言论:他认为事实性的知识要先于这些技能。
在作者看来,凭空让学生拥有分析性技能或者批判能力是不可能的,这些都要建立在全面的事实性知识之上。
而在科学上已经有一条无法辩驳的结论:缜密的思考需要了解知识,不只是因为需要有一些事情去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批判性思维也和人脑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密不可分。
而在事实性知识的获取中,组合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前文我们提起过工作记忆的空间是很狭小的,无法承载过多的信息,比如如左下方,一堆无意义的字母,对于大脑来说,这些信息都是独立的,没有办法一次性记住过多内容。但是如果将它们重新组合,将几个字符按有意义的单词来理解,那么大脑所需要的空间就少多了,记住也更加容易。
一个简单的例子,右边的字符比左边好记很多
这样组合信息的过程叫做合并,能够减少工作记忆区间需要的空间。
而合并信息不仅方便记忆单独记忆一些信息,更有助于理解阅读和理解。比如当我们读到有关于棒球的一些动作描写,对于不懂棒球的人而言,这些动作都是独立的,很难理解,但对于有了棒球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很有可能就会知道这段文字描绘的只是棒球的一个动作模式,便于记忆。
而有了足够的背景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人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更可以使人成为一个更好的思考者。在作者看来,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首要资源,遇到问题是人们总是在记忆中搜索解决办法。他举了个例子,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选手的差距,并不是思考能力的差距,其实是记忆带来的,心理学家预计,顶级棋手心中可能记得5万局棋局。
为什么学生记得住电视广告却记不住知识
对于教师们来说,非常苦恼的一点就是,上了一堂自认为非常精彩的课,但是学生记住的却并非我们想要传达的内容,相反可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往往会打击教师的教学信心。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在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关键要点,人会倾向于记住自己对其产生注意并思考的事物。作者告诉我们大脑是如此工作的,如果一件事我们不去想它,那意味着它并不重要,所以久而久之就忘却了。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永远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要掌握的内容产生准确的思考。
那么该如何让学生注意到内容然后产生思考呢,很多教师都会采用迎合学生兴趣点的做法。但在本书中,作者却认为,教师迎合学生兴趣的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进入了一个误区。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分心。
在作者看来,教师采用的笑话、故事和温柔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学生注意到需要注意到的“内容”上。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让教学内容环环相扣,让学生理解并且能够记住,才是关键的事。
而对于如何产生有效记忆这点,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采用故事结构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作为认知心理学家的作者坦言,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人类对故事的偏爱是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知识。但是这并非倡导教师像讲故事一样去授课,而是可以借鉴故事中的因果关系、冲突、多样性和个性,去设计自己上课的内容。
2.对无意义的内容可以采用助记法
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让学生思考,产生意义,比如一些独立的单词。对此,作者认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让事物之间产生某种联系,又或者是首字母缩写法,为每个要记住的内容创造首字母方便记忆,还可以是唱歌法,用熟悉的曲调唱出词汇等。
为什么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对于教师来说,一堂新的理论课总是挑战,无论是一个新的物理公式还是数学公式,都很难保证学生理解到位。学生不是根本不知道概念到底说的是什么,就是记住了概念也无法应用。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作者利用认知学原理告诉我们,是由于人们总是利用已知的事物去理解未知的事物,而未知的事物往往是具象的。抽象概念若想被学生理解,必须要找到一些具象的参照物。
除此之外,作者还提醒读者,必须注意到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分层次的,学生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对于如果仅仅达到表层理解,那么就会发生学生书本上有例题也无法将正在做的习题与其对应的情况。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最重要的在于对事物内在结构的理解,实现知识迁移。比如一种外国诗歌流派的气质也可以对应到本国的诗歌上,而不仅仅关注于两者诗歌中采用的意象的异同。
而教师在实践中如果想要加深学生对深层结构的理解,也可多利用具象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
在这里,作者举了《俄狄浦斯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三部作品。这三部作品的共性都是主角怀抱期待做什么事,但因为遗漏了某些因素,从而导致悲剧发生的过程,而观众作为旁观者,很清楚事情的脉络,从而加剧了故事的悲剧意味。这三个故事都包含有“戏剧化的反讽”的概念。教师在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三者的相似性中理解事物的深层结构的相似,也能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本书除了以上提及的问题之外,还涉及“题海战术有用吗?”“如何让学生像学者一样思考?”“夸学生聪明是不是错了?”等有趣的问题。作者文笔幽默、措辞简单易读,但内容的含金量,正如网友评价“每一章都是重磅炸弹,适合反复思考和实践”。无论对于初步进入教学领域的教师或是已有多年从教经验的教师,在思维的启发和开拓上都有不小的帮助——或是认识教学实践中一些习以为常做法的原理,又或许是点出一些曾经意识不到的教学误区。总之,好看、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