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节奏极快、变动频繁的时代,压力就藏在人的一呼一吸之间。
(资料图片)
压力是无形的,但又是具体的,准时扣款的房贷车贷、毫无头绪的工作任务、紧张窒息的家庭关系、状况频出的体检报告、迷茫无措的人生规划......压力就像一张五花八门的新冠症状表,每个现代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对症”的选项。
在这里面,教育人无疑是一个特殊的“重症群体”。除了那些常规意义上的压力,他们还要承接每一名学生学习、成长、安全等问题的反馈和处理,回应每个家庭的教育需求,其承重可想而知。
身处当下这个不得不与压力同行的时代,找到正确的解压方法,做好压力管理,轻装上阵,是每个教育人在开启新一年的工作生活时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
消解压力的第一步是觉察压力。
压力,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当压力出现时,通常会表现为一些负面的情绪信号,比如焦虑、沮丧、易怒、忧伤、自我怀疑等,严重的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反应,比如头疼、胃疼、拉肚子、失眠、脱发、皮疹、崴脚、好吃等。当这些信号出现时,可能就是身体在提示你,压力过大,需要及时处理。
不过,对于这些信号,不是所有人都会及时觉察并作出反应。人的言语、思维和行为是容易进入惯性模式的,习惯了就会无意识,时间长了之后,会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挺正常的。
如果缺乏自我觉察,很长时间内,我们可能都会处于自我认同+合理化+习惯性反应的状态中。比如一个因压力而变得易怒的人,在他生气时,总是认为:我这个反应是对的,因为他太过分,所以我生气是有道理的。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而不自知,健康必定要出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时常跳出当下的环境和状态,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身,接收身体传达出的信号,作出适当的调适,及时将这列开往错误方向的火车拉回来。
当一个人明白了自己处在压力状态下,他会去寻找缓解压力的办法,但请记住,错误的解压方法会让你陷得更深,有效的解压才会让你真正减负。
通常来说,很多人会选择吃东西、购物、刷剧、玩游戏等诸如此类的解压方式,或者是去写诗、练毛笔、学乐器,用这些看起来“更好”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但实际上这些方法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短暂的放松后,又会重回压力的漩涡。美国心理学家协会曾做过一次关于压力的全国性调查,调查发现:最常用的解压方法,恰恰是那些最没有效果的方法。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解压方式本质上只是暂时地转移了人的注意力,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压力的来源。真正的有效解压应该是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我们需要老老实实地面对,循着压力的线头,找到真正的压力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它。
综合来看,人们面对的外部的压力源大概有这样几种: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的压力源,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以便达到快速而准确消除压力的效果。
工作压力
面对工作压力,最关键的是学会如何高效地处理工作任务。
将你的工作具体化。
不要想“我有许多工作要做”,应该努力做到具体,可调整为“我要写2000字开学班级活动的方案”。具体化的好处在于,让工作任务显得切实可行,避免给压力下的焦虑情绪“火上浇油”。
化大问题为小问题。
把工作任务分解成小步骤,把大问题分解成为一个个小问题,一次完成一步,压力就会变小。
一次只干一件事。
一个时段进阶一小步,积累下来就推进了一大步,反而有助于更高效和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学会攻克关键环节。
破解某项工作难题,要学会攻克关键环节,就像一栋稳固的高楼,只要弄清楚它的整体结构,爆破掉关键的承重梁柱,自然就会崩塌。因此,面对工作难题,不要被问题的复杂性迷惑,产生畏难情绪,捋清楚它的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克,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家庭压力
家庭压力一般来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获得良好家庭关系的重要前提是深入的交流。当下很多家庭的交流都不够深入,大多都是流于浅表:
“菜炒了吗?”
“饭煮了吗?”
“今天谁来了?”
“今天忙不忙?”
···
这种日常事务性的内容是必要的,但只是停留在这里还不够。家庭成员之间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真正连接,而不是人对事、事对事或者概念对概念的“外围交流”或“无效交流”。
电影《天下无贼》刚开始的画面是教富商学英语,其中有一句:You break my heat(你伤了我的心)。如果一个家庭成员能够认真说出类似的话,能够经常表达自己内在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说明这个家庭还有相对深入的交流,这是家庭问题解决的基本条件。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交流一直是在表面进行,他的内心是饥渴的,缺少与家庭的连接,这种状态自身未必能够察觉,长此以往,他的情绪就容易出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关系。
因此,把心里话说出来很重要,哪怕对方一开始会不习惯,会有点不高兴,我们自己要先适应“允许别人不高兴”的心态,尤其对于始终不敢表达自己的人来说,敢于让别人不高兴是必要的,因为真实比虚假更能让彼此趋向健康。
人际关系压力
人是社会性物种,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睡眠以外,其余时间70%左右都在用于交往,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多人会感受到各种压力,要疏解这种压力,需要从两个方向入手。
首先是纠正认知偏差。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过观察他人和环境来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以此为依据来决定如何回应。但我们的认知却存在着很多偏差,纠正这些认知偏差,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第一步。
1. 人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喜欢我们
在与某人交谈后,我们有时会担忧自己的表现,实际上,人们并不像我们以为那样刻薄和挑剔。有许多研究表明,他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喜欢我们,也更享受与我们共事。
2. 与陌生人交谈其实很有趣
人们通常不愿意与陌生人交谈,但当我们真的打破沉默、去与陌生人聊一聊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更快乐,体验到了与他人连结的亲密感。
3. 别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自己
当人们对自己行为或外表的某个方面特别在意时,比如脸上长痘了,或者掉头发有点秃顶,这时候,我们会高估别人注意到它的程度,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聚光灯效应”。
4. 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并没有那么苛刻
当我们做了一件蠢事,或者发生了什么尴尬的事情时,我们可能认为别人会笑话我们、会用苛刻难听的话评价我们。但实际上,我们的恐惧被夸大了,我们觉得别人会苛刻的评价自己,有时是因为我们在苛刻的评价自己。
5. 人们比我们以为的更懂得赞美
人们在评价他人时,给出的积极的评价其实远超过负面的评价。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去评定一个人时,会很容易代入到对方的角色中去,喜欢听到鼓励和赞美,因此也倾向于用更加积极的言辞评价他人。
纠正了认知偏差后,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还要遵循三点原则。
倾听抱怨,但不要陷入他们的负面情绪。
爱抱怨者和消极的人令人讨厌,但如果完全不理,又怕被认为傲慢无礼。所以,怀着同情心洗耳恭听,不等于陷入他们的负面情绪。试着在合适的时间打断他,问问他想要如何解决。
不要在无畏的小事上消耗精力。
坚持原则很重要,但事无巨细地过分坚持立场,会让人消耗过多精力。高情商的人懂得养精蓄锐的重要性,他们只选择在那些有把握且核心的问题上适时出击,捍卫自己的观点。
面对无理取闹,无须用心回应。
身边一些不靠谱的人总会把你逼疯,因为他们的做法不合逻辑又有违常理。但问题是,你为什么总让自己热情地给予反馈呢?疏远他们和他们做事的逻辑,不需要对情绪化的无理取闹做出反应。
当然,压力管理并非只是关乎事,关乎问题解决,还关乎精神能量。因为不是所有的压力源都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而且许多问题潜藏于个人的经历与潜意识当中,无法消解,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稳定的精神状态。
寻求社会支持
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中的人,被动地接纳了许多的负面情绪,同时他吸收不到需要吸收的好东西,不能有效学习、自我更新,在这种“消化不良”的情况下,身体里面就慢慢堆积了很多处理不了的“心理垃圾”,就像一个程序冲突、接口封闭、内存不够的电脑,跟外界是没办法顺畅沟通的,也就无法自动升级、杀毒、内部整理。这种时候,要消解这些淤堵的负面能量,就需要打通与外界的连接。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社会支持”,指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告知某人他是被爱、被关心、被尊重的,他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且相互帮助的社会网络当中。这种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帮助是巨大的,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一定要使自己时刻成为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千万不要让自己同社会孤立起来。如果一个人遇到了逆境,但身边家庭、朋友的关系都非常融洽,那么即使这个人生了大病,回旋的余地也会很大。
因此,处于压力状态中的人要消解身体内的负面能量,就需要同外界建立真实深刻的关系,具备深度的交流,从而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无论是家人也好,朋友也好,找到一个人倾诉内心的情绪,深度的交流能够回到意识上的卡点,哪怕我们交流的时候还会带着过去的不高兴、恐惧、愤怒,但是,“潜意识仓库”里积压的心理垃圾会慢慢地上浮,消解,身体里的负面情绪也会慢慢平息。
进行合理的运动
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消解压力的方式。一个人背负压力时,体内的情绪和意识处于流动不顺畅的状态,是一种无序的能量,当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这些能量在大面积地、有秩序地流动,我们淤堵的心理状态也会得到清理。
运动方式的选择要合理,对于焦躁不安的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像太极、八段锦、站桩等安静柔和的运动,对于一些身心比较闭塞,缺少表达的人,可以先从走路过渡到跑步,再去做一些对抗性的运动,比如打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充盈内心的能量。
运动的环境也很重要,比如跑步,如果有条件就要去自然的环境跑,尤其不要边看电视边跑步,也最好不戴耳机,也不要惦记自己已经跑了多少步。跑步等运动的重点是专心致志地跟自己的身体在一起,体会整个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感受”,不要过多地关注外界。
发展“利他”的行动
利他,是人的本能需求。我们需要这样一类行动,去正向发展我们的生命力,避免过度执着或放大自己的感觉、痛苦和需求。这一点很重要,在照顾好自己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学会更多去观察别人的需要,满足他人的愿望,或者去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
这种“利他”的心愿和行动,有助于把我们从过度的自我关注和没有方向的强烈震荡中暂时解脱出来,让我们的生命力能有一个有序的、相对多维的、相对全方位的交流互通的通道——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别人,自己和社会,在情感上、思想上、行动上的交流。
调整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如果你察觉到了压力给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做出上面这些动作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形态来提升自己的能量,缓解焦虑。
作者| 小新君
来源| 部分资料参考自《精神健康讲记》、慧心荣德心理、人民日报
责编 | 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