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案例?一二年级常考满分的学霸,三四年级却突然成绩开始断崖式滑坡?许多人将这种“三四年级现象”,认为是超前教育能量耗尽的表现。但哈佛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却发现,导致成绩下降的“万恶之源”却是——阅读黑洞。
【资料图】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 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 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点击预约,不错过精彩分享
阅读危险期,
阅读力不练则掉队
在研究中,哈佛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持续提高。
然而,这种进步到四年级突然停下来了,一些学生的成绩不升反降,阅读兴趣一蹶不振。
究其原因,还得从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入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幼儿园到三年级前,“学习阅读”(Learning to Read)的主要内容都跟拼读、生词认知、书写相关。
但从四年级开始,教学内容开始进阶到“阅读学习”(Reading to Learn),要求学生的阅读技巧从理解生词,进阶到理解文章、冲突、深意等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上。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 用阅读来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低幼阶段的“看”属于初级的解码能力,看懂生字词,能明白文章大意即可。 四年级后的“看”,是属于识字量足以独立阅读后,更高级的全局理解能力。
一二三年级时,因为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词汇量较小,靠超前学习和反复死记硬背,考试拿高分基本不成问题。但上了四年级后,生词量猛增,课文内容变长变复杂,练习题目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这时候,原本被掩盖的词汇量、阅读力等问题就暴露无遗。
专家们特别强调:3、4年级如果没能获得“高阶阅读能力”,会造成长期的学习困难。
虽然难以置信,但美国各州的监狱管理当局,甚至会“直接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统计数据,来预测未来需要的监狱床铺的数量”!
四年级时被誉为“美国教育消失之洞”的根据是:如果孩子们在四年级时还不能流利地阅读,那么,学习的机会就会消失。
受到四年级滑坡影响的学生,在八年级时会遭遇断崖跌落(8th-Grade Cliff), 各门学科都很难再跟上正常的学校进度。
塔夫茨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授玛丽安娜·沃尔夫在《升维阅读》一书中指出:四年级代表着“学会阅读”和“学着利用阅读来思考和学习”之间的马奇诺防线。
四年级前,看《木偶奇遇记》,孩子只需要看懂匹诺曹变成小男孩后经历了什么故事。四年级后,孩子需要学会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甚至老师还会要求你进行故事的仿写或改写。
四年级前的数学题,基本题目看懂就能列式子。四年级后的数学题开始绕弯,找出题目给的条件,将条件里的数字关系理清了,才能做题。
所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窦桂梅校长就曾严肃地指出——“孩子学习的所有学科,最终考验的都是阅读水平。”
曾任加拿大的国家首席教授斯坦诺维奇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九岁孩子的眼泪是:他的同学们在阅读进度方面已经挫败了他,阅读将影响他以后所做的一切。”
因为阅读同样存在“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阅读的马太效应
他解释,“阅读能力增长缓慢,会导致孩子在认知、行为和动机方面的负向累积,会阻碍孩子学术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孩子在更多的认知和行为领域表现会越差。”
阅读如阶梯,一级级搭建得好,学习各科目就能踩着阶梯层层进阶。如果欠的阅读债越来越多,成绩的提升就越来越受短板的限制,在学习其他技能时就会面临困扰和挑战,举步维艰。
在我们生活中,其实这样的案例笔笔皆是。你不难发现,在班级里,成绩名列前茅的,都是把书当饭吃的孩子。而有的差生,考试长期不理想,从一年级开始就上补习班,也无济于事。一问起来,平时根本不看课外书,甚至可能家里连本像样的课外书都没有。学习水平从看书这一项上,就高低立见。
许多家长错过了孩子阅读力培养的黄金期,等到学习出了问题,才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去东补西补,却忽略了学习大厦的根基在于阅读。
“不阅读的孩子,正在成为潜在的差生。爱阅读的孩子,都是潜藏的学霸。”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阅读的强大影响力,在孩子的小学、初中以及未来的每一个阶段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按照大脑发展规律的普遍认知,12岁前不仅仅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期,也是大脑改造的最后机会。
小学阶段,比起报名五花八门的培训班,抓好阅读这件事,就给这项巨大的大脑改造工程打好了最坚实的地基。
别错过塑造阅读脑的黄金期
尽管阅读如此重要,但可惜的是,脑神经学家告诉我们:
人的大脑并非为阅读而生,把原生态大脑改造成阅读大脑需要十余年循序渐进的努力,才能完成。
科学家曾经困惑过,人类和黑猩猩98.5%的基因是相同的,仅有1.5%的基因不同,为何进化的现状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结果后来发现,人类和大猩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拥有语言能力。
尽管人类和大猩猩都拥有类似的视觉信息处理脑区,但是,大猩猩没有特异化加工文字视觉的脑区,因此无法像人类一样阅读文字符号。
但,大脑不是为阅读而生的。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大脑结构跟大猩猩的区别并不大。这个文字处理区域“左侧枕-颞区”要靠后天开发,而且,锻炼得越多,脑区越大,智力得到的启发就越多。
科学家特地找了同样成长环境下的兄弟姐妹,区别是“正常送去学校”和“没能接受教育(类似文盲)”。在数年之后,再次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显示,会阅读的人的胼胝体比起不会阅读的要发达得多,脑中的“文字盒子区”对书面文字激活的反应更明显。
具有读写能力的儿童大脑,可改变语言加工的神经网络联结模式 ,从而进化为阅读脑。
不识字的文盲儿童,大脑呈灰色,几乎没有变化。
阅读者(C)与文盲(D)在进行阅读任务时的大脑差异, 阅读者大脑中的文字加工区域有所激活,而文盲没有
原因就是因为脑区神经元突触的形成和增强,如同修铁路。只有不断通过阅读的刺激,让思考慢慢形成神经元之间的有效连接,久而久之就能融会贯通,使突触的铁路网络越修越长,越修越广阔,最终跟视觉、语言、注意力、记忆力、感觉脑、甚至运动觉等脑区形成一个超硬核的内存数据网络中心。
阅读越多,神经网络越强大,在处理信息时越高效有序,应对在学业上越来越复杂的阅读任务,就会形成正向循环,强者愈强。
有人在爱因斯坦去世后,研究他的大脑,做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他在掌握空间的顶叶颞叶交会处,的确比别人大15%,他的脑细胞也比别人多。
爱因斯坦在世时读了远超三万本书籍,他在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时,在给妹妹的信中曾提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读书之乐外,我从不允许自己把一分一秒浪费在娱乐消遣上。”
但“会阅读的大脑”不是天生的,儿童未加干预和训练的大脑,阅读区域激活和整合能力几乎为零。
优秀的阅读脑需要十年以上,日积月累的漫长训练。
而抓住这个大脑认知黄金期,就是在孩子出生到小学四年级这个关键阶段,进行文字滋养。
多读,多看,多思考,重塑大脑,改造大脑,大有可为。
警惕“视频脑”在与“阅读脑”抢地盘
阅读的意义重大,家长都心知肚明。
但,处于信息时代的孩子,图书资源多了,看书的耐心却少了。如何和信息时代“抢夺”读者,成了父母们需要警惕的问题。
科技的发达,使得网络、电子书、短视频更为广泛的传播,这种更简单快解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受孩子们的欢迎。
各类经典名著被制作成影像声音配乐兼备的小视频,漫画,看起来生动有趣,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了解书籍的内容,刺激更多的多巴胺分泌,所以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读书新方式。
你不能说孩子不爱看书,因为在地铁、公交、甚至飞机上,到处都能看到抱着平板、手机的低头族,沉浸在浏览网页、短视频、动画片中“看书”,时不时捧腹大笑。
但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儿童医院医学中心召集了47名幼童,收集他们看电子屏幕的时数,安排他们接受脑部扫描检查。刊登在《美国医学联会儿科期刊》(JAMA Paediatrics)的结果告知世人——
看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视更多时间的幼童,脑白质会缩小,他们的认字测试成绩较差。
因为脑白质是脑部传递讯息的全导神经线,如果当中的髓磷脂(myelin)流失,讯息就会传递得慢,该部份脑部主要控制语言能力,萎缩后可影响儿童的说话、思考及阅读能力。
参与研究的医生赫顿(Dr John Hutton)指出——“幼童长时间看手机或平板电脑,脑部结构会改变,有机会影响其说话及阅读能力的发展。”
长期无需动脑的快捷式信息输入,使得孩子在最能够提升主动思考能力的阶段,大脑却退化成为“视频脑”。“刀不磨要生锈,人不练要落后”,这话一点也不假。
越习惯了“快餐式阅读”,孩子在拿起纸质书时越没耐心。囫囵吞枣翻得飞快,合起书来一问三不知,如同糊弄大众的量子波动速读黑科技,读个寂寞。
阅读教育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学会阅读即是阅读的终点”。
我们所倡导的阅读,是指沉浸式阅读,边看文字脑海中可以同步浮现或想象出书里的画面,能够从阅读中感知新世界,解码文本中的深层含义,深谙文本对现实生活的隐喻和折射。
阅读力的培养,离不开深度思考。读书的目的不只是看书,更重要是吸收、咀嚼、消化所学到的知识,把别人的整体知识框架打破,一点点在我们脑海重构,打造成我们自己的知识和系统。
但研究表明,这种能力的培养只会在小学阶段构建,如果12岁之前大脑从未体验过这种感受,大脑就再也不能具备这个能力了。
阅读,跑赢人生马拉松的最好助力
犹太人虽然两千多年来饱经磨难,但却产生了许多世界级的伟人,比如马克思、爱因斯坦、毕加索、门德尔松、弗洛伊德、萨缪尔森、海涅……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里,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28位是犹太人,占总获奖人数的近五分之一。
犹太人的杰出离不开阅读,这个把阅读视为宗教的民族,每人平均一年的阅读量是65本书。而惭愧的是,我们的国民才5.14本书。阅读拉开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差距,更是眼界和思想的鸿沟。
据说每位犹太人小的时候,母亲都会将蜂蜜滴在图书上,让孩子在舔舐甜蜜的时候,感受到书香的芬芳。让阅读的乐趣,从小根植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也是我们每位中国父母需要学习的,在孩子童年里,用书籍营造一方沃土,为孩子埋下爱书的种子,引领他们在书海中遨游,找到读书的乐趣。
那么,孩子跑赢的不仅是四年级的滑坡期,更是整个人生的马拉松。
点击预约,不错过精彩分享
热文推荐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出国留学导师微信号: guanjia333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27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34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31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