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城市证明了人类具有恢宏的想象力,证实了人类具有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有人却认为,乡村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人类对乡村拥有特殊的感情。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资料图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是关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论述,其题意在于引导我们沿着材料提供的思路深入思考。材料提供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赞美认同城市文化,另一种观点赞美乡村文化。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可辩性,即围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考生可以着重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来谈,也可以将二者联系起来,辩证地谈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是疏离、对峙的,而是相融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
材料并未设置具体的写作情境,只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这就解除了考生的思维局限。考生大可以展开联想,多角度写作。但是考生最好将大的“文化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文化载体上,不然容易空洞。
【佳作赏析】:心有乡村之所守,择有城市之彼岸
有人说,城市的高楼大厦冷冰冰,是它破坏了世界应有的宁静,带给人类无尽的冲突与灾难。也有人说,乡村就是固步自封的落后文明,应被时代淘汰。
城市与乡村,哪一方的价值更高?依笔者所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守护,乡村的存在也离不开城市的保护。
诚如斯言,乡村的发展是缓慢的,但绝非意味着落后。相反,它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发展的源头。
昔有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成就自我的一番事业,为人类带来脍炙人口的佳篇,今有袁隆平深入乡野,在农村扎根数十载,研究新型水稻解决亿万人的粮食短缺。昔有李时珍深入乡野深山,著成《本草纲目》璀璨了中国的医学文明,今有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乡土文明的慷慨高歌……
由此观之,人类对乡村是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感情的。它非但不应被摒弃,反而更需要人们给予它充分的人文关怀,告诫人们不可“忘根”。
乡村如此,城市亦然。我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地对“城市”戴上一层“有色眼镜”,主观臆断地认为城市意味着污染、堵塞、压力、欲望……
诚然,城市的社会性质自然地会让人们遐想到诸如此类的关键词。但恰恰是它见证了人类最深远而持久地重塑自然的能力。从无到有,从荒凉到高楼林立,无论是错综复杂的交通,抑或是城市高新园区科研人员为了人类发展前赴后继的科技创新,“城市”都无疑是对人类伟大成就的见证者,是人类恢弘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地结晶。
乡村与城市,无论是哪一种文明形态,只要存在就说明有它存在地意义与价值。更何况,二者皆有各自不可取代的价值呢?
人类建设城市的同时应牢记乡村的“根”,乡村的朴实与厚重也为城市抹去了一丝浮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关系。
吾辈青年在个人发展中应加强辩证思维,切勿非黑即白,人的价值倾向不同,选择的道路就有所差异。愿吾辈心有乡村之所守的同时择有城市之彼岸!
【点评】《心有乡村之所守,择有城市之彼岸》这篇作文从部分人对“城市”和“农村”存在的不满引出观点:“城市”和“乡村”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紧跟着对二者的价值、意义进行了论述,然后顺势引出城市建设也不应忘记乡村这一“根”的存在,最后提出自己思考:青年应有辩证思维,认识城市和乡村是相融的。结构完整,说理清晰。本文观点紧扣材料,在谈及二者的价值、意义时具有思辨特质,驳立结合。不足之处在于:结尾处理仓促,二者关系虽有涉及,但是未能充分展开,略有遗憾。建议一等下,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