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不等于治人,学生不是管出来的。 让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这是学校育人的最高境界。
育英学校校长于会祥认为,治理学校要从文化建设做起。近日,他用5个小故事,讲述了重塑校园文化的历程。一个个温暖鲜活、引人深思的故事,凝练出育英学校自由、信任、尊重的校园文化符号。 一起来看↓↓ ↓
01
(相关资料图)
一颗倒下的柳树
文化符号
我们学校有一棵柳树,它在学校生长了百余年,见证了学校的长久发展。后来被一阵大风刮倒了,刮倒后我们并没有把它移走,而是做成标本安放在它倒下的地方。
后来,我们通过征文的方式,将四年级一位学生的一段话刻在了石碑上,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元素。
这段话是:前面这棵百年柳树,被5月20日的一阵大风刮倒了,它再也不会摇曳枝条与我们欢笑了,我知道它的生命被时间带走了。
大家每天从这里走过,看到它,一种珍爱生命的教育意义就凸显出来,这就是学校的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对全校师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凡的。如何对待微小生命,如一棵柳树的生命,这种文化符号是衡量学校教育效果的重要价值标尺。
02
永远的第11个凹坑
德育为先
学校的生活的第一要务是唤醒、激活学生。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允许学生犯错,引导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育英学校校长办公室对面的卫生间,有一扇特殊的“门”。2012年学校进行改造,将所有卫生间的门都换成了新的,但刚刚换完第二天,一扇门就被学生敲出了11个小坑。
时任总务主任找到我说,这个卫生间来往的客人比较多,门上敲了这么多小坑,是不是对学校的影响不好。
我当时另有考虑: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代表着学校的自尊,门上出现这11个小坑,不管是学生有意还是无意为之,都是我们教育的资源。
于是学校在门旁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门的脸面,你的尊严”。
如今,7年过去了,这扇门上依然是这11个小坑,没有更多。
有一位同学听说这个故事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永远的第11个凹坑,永远的文明》贴在了这个门上。
明年,育英学校将把这扇门请进学校博物馆,永远珍藏起来。
这个故事还在继续,不断地引领育英学校的学生越来越文明,哪怕是在卫生间。
“德”这个字太沉重了,对这些天真烂漫、懵懵懂懂的未成年学生而言,不要轻易用我们的成年人对“德”的理解和标准去评判、去教化。
我们的确是要“德育为先”,但是在管理当中,对未成年人的孩子而言,我们成年人说的“德”是要值得思考的。
“德”这个字太沉重了,对这些天真烂漫、懵懵懂懂的未成年学生而言,不要轻易用我们的成年人对“德”的理解和标准去评判、去教化。我们的确是要“德育为先”,但是在管理当中,对未成年人的孩子而言,我们成年人说的“德”是要值得思考的。
03
我和学校保洁阿姨的故事
尊重劳动者
教育是一个过程,习惯、目标、体验、榜样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动力因素。伟大思想家卢梭说过,世界上最无用的3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在育英学校治理的变革中,特别强调了“体验”这个动力要素的使用。
高二的同学有一个长达一周的小学段课程,让高中生选择学校里的保安、食堂、保洁、维修等岗位进行劳动体验。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年,教育效果非常突出。
经常有人问:在生源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一本率为什么能够从55%提高到97%?我想高中小学段课程对学生教育的改变应该说功莫大焉。
有的学生在凌晨四点半已经和食堂的师傅一起上班摘菜;有的学生做面点或是给小学生送餐;还有学生做保安、做保洁,已做就是好几天。我校作为小初高一体化的学校,还有一个重要的岗位,就是高二的学生到小学当老师。
七年前,一位八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随笔,讲的是他和学校保洁阿姨的感人故事,他说:
你可以不知道他们的苦衷,但请你捍卫他们的尊严;你可以不为自己努力,甚至不为父母努力,但你要为他们努力。
我们把这篇随笔贴在了学校最显著的位置,还添加了一个小评论——这位同学对基层劳动者的怜悯同情之心是学校倡导的。
我们希望通过真实体验,教育学生尊重基层劳动者,这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教育治理变革一定深刻感悟“基础”二字,这应该成为学生教育生涯规划的第一课程。
这是我们教育学生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重要体现,这也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符号来彰显育人价值取向。
04
水龙头的故事
学会感恩
育英学校在90年代末翻建的时候,教学楼是按照机关的样式设计的,卫生间特别少,洗手的水龙头也特别少,一个卫生间,三、四个水龙头。学生下了体育课之后,想洗手就要排队,最后干脆手不洗就去上课了,可是上完体育课后手肯定很脏的。
我们学校就研究想办法,在这个操场边上修了这些水龙头,这样孩子们下了体育课之后,顺便就在这个地方洗手,这个事情很小,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关心。
我觉得这是践行一切为了学生。我们说孩子要感恩,不需要刻意的搞一些活动让孩子感恩,没必要的。因为人在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当中,他耳濡目染,会慢慢的从生活当中感受到我们成人,感受到我们教育者对他们的这种关心和爱护,我想这样,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05
把各种荣誉牌匾都撤掉
关心时政
许多学校会把获得的各种荣誉牌匾挂在最显著的位置。十年前,育英学校却把获得的各种荣誉牌匾都撤掉了。
当时思政课组建了时评社团,于是我们把挂荣誉牌匾的地方换成了“育英时评”,希望引导学生对国内外热点事件进行评论,文章两周一换。
由于学生都是同龄人,学生写的东西可能会更容易引起共鸣,也创造了一个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氛围。这也成为学校教育治理变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
当学生有了这样一份情怀的时候,我们很多的工作可能就不用去以管教的方式来进行,学生会自觉的看电视,看报纸,甚至走在马路上,他会主动的去观察这一个社会,去辩证的,理性的思考一些问题。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他就会走的更远更好。
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门处有一块大石头,在这块石头的正面刻着四个字:江山社稷,背面刻着六个字:祖国、真理、责任。这块石头是育英学校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寓意师生关心社稷、勇于担当,始终坚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我认为现代学校治理应该为实现更好的育人而治理。
作者 | 于会祥(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
编辑 | 京教君
来源 | 内容综合自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海淀教育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预约
提前锁定“2023春季开学公益直播系列讲座”
▼▼▼
更多精彩视频
请关注“京城教育圈”视频号——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