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升学季还未正式开始,但是全国多个城市的学位预警,早在农历春节前就陆续拉响。
其中,长春、广州等多地均在春节前就发布了2023年学位预警,提醒大众区域生源数量已超出学校接纳能力。部分地区还明确提到,若学位“爆满”,将按购房时间的先后排序入学资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2023年学位预警——所谓的学位预警,就是相关部门提前告诉社会大众,学区生源数量超出学校接纳能力,学校可能装不下了。部分地区明确提到,若学位“爆满”,将按购房时间的先后排序入学资格。
1月8日,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发布学位预警,3所中小学校区的学区生源数量已超出学校接纳能力,2所学校面临超出现有接纳能力的趋势。
1月9日,广州市海珠区发布预警,预测2023年海珠区17所公办小学起始年级可能存在学位供给紧张情况。提到的解决办法是,按照儿童法定监护人房产拥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入学,直至招生计划录满,超出招生计划部分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1月12日,广州市黄埔区发布2023年公办小学学位预警通告,所在区域6个街道的10所小学预计将出现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
……
成都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区、温江区等多个区(市)县发布学位预警,有的是部分区域预警,有的甚至是全域预警。
龙泉驿区年之内两发学位预警!龙泉驿区学位预警涉及的学校,第一次预警的还主要是天鹅湖、青台山、向阳桥、东山国际等新建热门学校。第二次预警,则范围扩大到了包括龙泉街道、大面街道、西河街道、同安街道、柏合街道在内的多个招生片区均纳入了学位预警片区,涉及的学校也从4所扩大到了17所。
双流预警的片区则是东升街道、西航港街道、九江街道、怡心街道所辖招生片区。涉及的学校包括区实验小学、棠湖小学、东升小学、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红樱实验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常乐实验学校、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
温江学位预警的片区有柳城街道、公平街道、涌泉街道所辖招生片区,涉及的学校包括东大街第一小学校、东大街第二小学校、庆丰街小学校、区实验学校、光华实验小学校、花都小学校、鹏程小学校、政通小学校。
新都预警的片区有新都街道、桂湖街道、大丰街道、三河街道所辖招生片区,预警涉及的学校是西街小学(含本部及新城校区)、谕亭小学(含本部、毗河校区、叠秀路校区)、香城小学、北星小学。
简阳市预警的区域甚至是简阳市全市范围。
金堂县则发布了县城学校预警,将优先保障正住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妥善解决现役军人等政策优待人员子女入学。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校学位情况,在县城及周边学校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
2022年12月底,浙江省乐清市教育局公办中小学招生预警,全市共有20余所中小学呈现“红色预警”,还有学校呈现“黄色预警”,还包括10余所中学。
浙江省乐清市教育局公办中小学招生预警
其中,黄色预警表示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人数介于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之间,红色预警表示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人数达到或超过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100%。
生育率持续走低,学位为何仍然紧张?中国出生人口自2017年起连续5年下降,总人口2022年进入负增长。但生育率变化对学位需求影响有滞后效应: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高的两年,这些孩子于2022年、2023年进入小学。
以北京为例,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曹浩文刊发的研究测算,北京将在2023年迎来小学学位需求高峰——108.2万个。以2020年的学位储备为基准,若学位利用率为95%,则2023年学位缺口为4.8万个,小学缺口为50所。若学位利用率降低到90%,则2023年学位缺口为11.1万个,小学缺口为115所。根据广东省教育厅预测数据,2025年,广东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将达到2290万人,基础教育学位需求达260万个以上。其中,学前教育阶段入学需求在2022年达到峰值,小学在2025年达到高峰。
实际上,除了“二孩潮”,在部分大城市和部分县域,受人口流动等影响,学位预警近年来已成常态,多地掀起“大建学校”的浪潮,但大城市公办学校学位依旧“越建越渴”。
大量人口迁移,打破了以往的教育资源格局。任泽平团队的一项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分别年均增长1.08%、0.22%、0.61%、-1.05%,常住人口占比分别变化2.2、-0.8、0.2、-1.2个百分点。尽管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但其小学生增长率却不降反升。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小学生数分别年均增长2.53%、-0.15%、0.09%、-2.22%,小学生数占比分别变化6.1、-2.7、-2.0、-1.4个百分点。
还有一个隐忧无法回避——入学需求高峰时大建学校,那入学需求下滑后,是否会出现学位浪费、撤掉学校、辞退教师等问题?
在经过2016年、2017年两年出生高峰后,2018年新生人口数量迅速滑落至1523万人,并持续减少至2021年的1062万人,2022年的956万人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拐点。这意味着各地政府可能面临着适龄孩子这两年增加,过几年又大幅减少的情况,这对政府如何投入和规划教育资源带来压力和挑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当前合适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提供给适龄儿童,合理定位民办义务教育的功能;二是以“小班化”为标准,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建设标准,应对出生人口变化对教育带来的挑战。面对学位预警,扩大班额应急并不可取,反而可以利用出生人口下降这一契机,推进“小校小班”建设,实行小班化教学,如原来一个班45人,调整为25人、30人,这不但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出生人口变化留下“弹性空间”,在人口增加年份,可以适度扩大班额,如从30人扩大到40人。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海报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