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9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3 分钟
给学生排座位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事情,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感受,也牵动着不少家长的心。好的座位安排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也能帮助老师更好地管理班级。新的学期,你们班的座位排得科学合理吗?
1
【资料图】
妙方1:三步打好“座位牌”
“坐哪里”“跟谁坐”对学生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也牵动着家长的神经。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不仅能够让学生心悦诚服,让家长交口称赞,还能妥善解决班级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第一阶段:同类吸引,自由组合
新学期伊始,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破冰活动之余,可以遵循“同类吸引,自由组合”的原则编排座位,让学生快速了解彼此、融入班集体。
我班有54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我要求6人一个小组,自由组队,就这样形成了9个“野生”小分队,日后座位编排的基本框架便搭建起来了。
于是,我宣布:座位按照活动期间的小分队组合来坐。教室里瞬间响起一阵欢呼声和呐喊声。在同学们对我的“吹捧”声中,我严肃地说明座位编排的规则和要求:
1.座位安排有且只有一个最基本原则——公平,我对公平的理解是,全班同学都有坐在教室任何一个位置的权利和义务。
2.座位每周都要顺时针轮转,小组内部轮转,大组之间轮转。
3.根据班级纪律和班级整体发展情况不定期调整座位。
就这样,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班级第一次座位编排完成了。开学之初,这种自由组合、大小组循环的座位编排方式具有天然的优势:第一,呵护了孩子对新学期的第一份期待,为班主任树立了一个民主开明的形象;第二,保持了小组的整体性,有利于课堂上交流讨论和小组之间比学赶帮超;第三,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坐在教室里的任何一个位置,对学生来说十分公平。
但是,这种座位编排方式后期可能会出现问题:班级纪律得不到有效管控;“野生小组”中成员实力参差不齐,不利于班级活动和学科教学的开展。
第二阶段:小组均势,美美与共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和班级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座位。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学生在“座位圈”中实现了充分交往,彼此熟识,班主任也更加了解学生。
我班实行了积分考核制度,积分与学生的各项表现挂钩,比如学习成绩、遵守纪律情况、课堂发言次数,等等。学生可以用积分在“班级服务中心”兑换小奖品,也可以积累更多积分兑换“特权”,如免作业卡、免值日卡、调座位卡等。
原以为小奖品会备受青睐,不承想,孩子们都卯足了劲儿攒积分,想兑换调座位卡。进一步了解得知,有的小组成员之间学习成绩相差很大,有的小组成员在深入交往后发现性格合不来,这些自由组合的小组面临“感情破裂”的危机。
我想,何不趁此机会重新编排座位呢?于是,我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准备进行一次以“促进集体均势发展”为宗旨的座位编排。
我首先在“班级服务中心”设置了9张“调座位卡”,随后将54名学生的积分进行统计汇总,按分值将其分成6个分数段。有意愿做小组长的同学,凭积分竞聘上岗,积分高者位列组长之席。
确定了9个组长之后,再由组长亲自“招兵买马”,在不同的分数段中各自招募一名组员。这样形成的小组不仅实力均衡,而且成员之间关系更加融洽。最终确定的9个小组再按照原先“小组抱团、大组轮动”的方式入座,每周进行座位轮转。
这种由班主任顶层设计、学生民主决策的排座方式解决了班级建设中的一些阶段性问题,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首先,座位编排与班级量化管理相结合,让积分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规范日常行为;其次,由组长负责的学习小组有着更强的自主性和凝聚力,组长在工作中会更尽心尽责,抓好小组自治,实现了班级自治;最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座位编排中获益,学困生也能够在组内得到帮助和关爱,不会被忽视,实现个体更好的发展。
学生找到的不仅是教室空间里的座位,更是集体成长中的“位置”。这个阶段的座位编排为后期的班级建设和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效率优先,力争上游
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上是不够的,稍微调整一下座位编排策略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风。
我们班上9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的基本格局不变,小组座位仍然集中,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团队。但是,小组和组员的位置不再每周轮转,取而代之的是“小组竞争、瓜分领地”。
教室内有9块“领地”,根据每周小组的量化分数,排名靠前的小组先选,排名靠后的小组后选。小组位置确定后,每个组员的位置在小组长的领导下民主协商决定。每隔2~3周调整一次座位。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班主任一定要把座位选择权的竞争视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即使到了毕业年级,也不建议班主任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量化标准。
这里有一个小策略:在统计总分时,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短期内存在的问题,给纪律、卫生、学习等板块赋予不同的权重。例如,如果班级近期纪律情况比较差,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计算总分时纪律表现的分值将占较高权重。
小组有实力才能赢得“风水宝地”,组内讲团结、互助才能赢得更多权益。在“收”与“放”之间,在合作与竞争中,学生在集体中实现了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编排班级座位时,班主任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生需求,适时调整策略,打好班级管理中的这张“王牌”。
方案提供者:
裴勇(重庆市两江新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2
妙方2: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习随时发生
“秧田式”是最普遍的座位编排模式。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方便教师管理班级,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班主任应在“秧田式”基础之上,尽可能以学生为中心安排座位,让交流随时发生,让学习无处不在,让关系温暖美好,让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1.自由组合座位,让交流随时发生
我经常坐在教室一角,静静地观察孩子们。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一起玩的孩子身高都差不多。按身高排座让身高相近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相应地,他们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座位安排固化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将社交局限于周围的几个人。那么,可不可以让学生流动起来,增加那些原本无交集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呢?
我们班共有54名学生,我采用的是“三三制”排位,即将全班分成3大组,每组3列,每列由6名学生组成,6名学生按照身高排列。在语、数、外等一般课堂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学生前后6人一组合作讨论;在综合实践课及劳动课上,学生9人一组开展实践。
9人一组时,全班共分为6大组,分别冠以“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等称号,而我置于教室最后方一角的座位则被孩子们戏称为“大洋洲”。看似一个不经意的称呼,却激发了孩子们对地理的兴趣。
除此以外,我还会考虑用餐、实验操作等情况下的座位安排,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和其他53名同学在不同场合产生交流和碰撞,以达到“走近彼此、相互了解”的目的。当教室成为“世界”,座位变成区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链接”就生成了,空气里就有了社会性和交互性。
教师安排座位,座位塑造学生。一间教室的座位会以某种方式教会学生许多社交、情感和生活的技能。
2.增设“第三空间”座位,让学习无处不在
心理学家把第三空间描述为家庭和工作之外的场所,在那里,人们交谈、饮食、阅读和学习,放松身心。我在教室后方的书吧和教室外的阳台上随意放置了一些由家长采购的休闲桌椅,这些座位成了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好地方。
无论是课间还是午后,总能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交谈,他们或围着地球仪研究某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或下棋、看书、写作业。当然,也经常能看到学生独自坐在阳台上发呆、休息……
这种非正式座位弥补了教室座位固定不变的缺陷,让原本没有交集的同学有了互动,也让始终处于人群中的学生有了独处的机会。
设置“第三空间”座位,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另一方面,教师成了学习的向导和支持者,而不是学习的负责人。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在阳台上截住某位老师,一起探讨题目;家长等孩子放学时,看着孩子们在阳台上种植的植物,也时常变身为种植导师……学习无处不在,随时发生。
3.可自主申请的调位,让关系温暖美好
座位安排好以后,并非固定不变。除了教师有意识地根据交往、学习的需要进行调整之外,学生也拥有申请自主调位的权利。
我在排座位时会将学习习惯较好和学习习惯稍微差点的学生放在一起,将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但是,教师的安排是否是学生内心所希望的?有时并非如此。
“以学生为中心”的座位安排还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如果学生提出的申请能够说服我,我会尊重他们的选择。以下是Z的调座申请,基于他帮助同学的初衷,我同意了他的申请。
去“非洲”,我考虑了很多遍。您也知道,我去“非洲”是为了帮助小罗。王老师告诉我做好自己更重要。刘老师说过,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升自我。于是,我有了新的想法:“帮+固”,帮助他人,加固自己。所以,恳请王老师同意我的请求。
——Z
有时,当我未同意申请时,学生也会用承诺、《同桌条约》以及可见的进步来说服我。以下是两名女生自拟的《同桌条约》,我之前担心她们坐在一块儿讲话,影响听讲。但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们用《同桌条约》约束自己,双双获得了进步。所以,只要相信孩子,座位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资源。
《同桌条约》
1.我们要做学习的主人。做完自己的作业后可以帮助别人。
2.上课不能开小差,互相提醒,少说悄悄话。
3.认真完成作业,不能抄作业。
4.不能斤斤计较,要宽容相处。
5.要相互帮助,对方有困难,必须伸出援助之手。
6.课间不要嬉戏打闹。
7.成绩如果下降了,两个人一起找原因。
(谁违反条约,就要满足对方一个合理的要求。)
甲方: 乙方:
座位安排好之后,还要有激励措施。在我们班,针对小组和同桌,都有相应的评价制度,每周评“优胜小组”,每月评“黄金搭档”。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越来越多同学加入帮助同学的行列中,教室里生发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晋宁每天辅导洋洋,为他的进步高兴,她在日记里写道:“最近,洋洋很勤奋,每天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希望他能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取得进步,尝到甜果,今后继续努力。”小孙为了帮助小徐,每次调换座位时,总是申请把小徐带在身边,以便随时辅导;小涵帮助涛涛时,一遍遍耐心讲解,从没有怨言……与其说是教师在安排座位,不如说是在连接一段关系。
座位蕴藏着无穷的教育能量,它们是连接学生关系的纽带,是让学习发生的场景。座位安排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不断成长的需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方案提供者:
花苏梅(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王晓波(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
3
妙方3:巧设座位
助力班级管理
家长经常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我给孩子换座位。座位不能轻易变动,家长的请求也不能忽视。我根据初中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了一套“分年级座位安排模式”。
初一:“随机抽签+积分自选”式
新学期,孩子们一进教室,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座位签,让孩子们抽签,抽到哪个座位便坐在哪个座位。但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建班初期,且需要经常更换座位。
我两周调整一次座位,历经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同学们体验了教室不同方位的座位,彼此之间也逐渐熟悉,有的同学还交到了好朋友。接下来,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表现奖励小红花,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汇总小红花数量,形成红花榜,让学生按排名依次选择心仪的座位。
积分自选式排座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小红花不能只看学习成绩,纪律、卫生表现同样重要,这样可以鼓励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在其他方面争优争先。
初二:小组竞争式
步入初二,班级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明显,小组竞争式的座位安排不但可以促进组间竞争,还可以通过明确分工与多元化评价提升组员综合素质。
小组并非几个学生随意组合,而由班主任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精心搭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总体成绩及综合能力,将学生划分成A、B、C、D4个等级,然后从每个等级中挑选一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将全班32个人分成8个小组。
其中,从A等级中选出的同学为组长,负责统筹小组工作、管理组员、化解组员之间的矛盾等;从B等级中选出的同学为活动组长,当班主任发布小组活动任务时,活动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从C等级中选出的同学为卫生组长,管理小组值日工作,提醒组员保持个人卫生区的洁净;从D等级中选出的同学由于自身综合能力较弱,可听从组长的安排,负责收发作业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同小组的成员坐在一起,方便组间开展活动和组长管理。
小组竞争式排座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学生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在合作中实现学习目标,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初三:分层排列式
初三是中考备考的关键阶段。合理安排座位是促进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的重要举措,我决定采取分层排列式排座法。
根据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再结合平时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我将班级32名学生分成A、B、C、D、E五组,其中A组为学习习惯较好且成绩暂时领先组,E组为学习习惯较差且成绩暂时落后组。
班级座位第一列为E组,第二列为A组,第三列为C组,第四列为B组,第五列为D组。这样可以保证D、E两组学生旁边分别有B、A组学生作为学习榜样。
同时,C组学生作为班级中等生,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群体,坐在教室的中间,不但可以寻求A、B组同学的帮助,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在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我都会重新分组,以鞭策学习退步的学生,鼓励学习进步的学生。
分层排列式排座法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此外,课堂上也方便教师根据任务难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给不同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这是适合毕业年级的座位安排方式。
班级管理无小事,座位安排折射出班主任的治班智慧。巧设座位,才能为班级管理助力,班主任工作起来才能更加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方案提供者:
郑欣(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
4
妙方4:用真诚收获爱
教师如果从爱的角度出发排座位,真诚地关心每名学生的成长,那么,无论学生坐在哪里,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座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1.化解家长对座位的偏见
许多家长把座位看得很重,觉得孩子在班级的座位就是孩子在教师心中的位置,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向教师表达座位诉求。教师应理解家长为孩子着想的心,真诚地关心每一名学生,让家长明白无论孩子坐在哪里,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放下担忧。
以前,总会有一些家长向我表达座位诉求,弄得我左右为难。后来,精心拟写了一份《座位安排征求意见书》。
《座位安排征求意见书》
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新学期伊始,大家一定很关心孩子的座位。现将我安排座位的原则告诉大家,同时请您提出宝贵建议!
1. 整体根据学生身高排座位,绝不遮挡后排学生的视线。
2. 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后续我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微调座位。比如,把活泼的孩子和内向的孩子安排在一起。
3. 每周以组为单位顺时针轮换一次座位。
请您相信:我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无论您的孩子坐在哪里,他在我心中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我们从不计较座位开始,共同创造公平的育人环境!
关于座位安排,您如果有其他建议,请写在下方空白处。
报到那天,我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把这份《座位安排征求意见书》发给每位家长,他们看后都表示赞同我的排座方案。一份《座位安排征求意见书》让家长放心,解决了开学初的座位问题,但接下来的日子,家长一定会关注教师的行动。所以,在微调座位前,教师一定要把关爱送到学生心里,让学生把老师的真诚传递给家长。
开学初,我会与学生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注。同时,我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是我家”“小小伙伴一家亲”“有一种亲人叫同学”三个主题班会,引领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初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家长常常认为后排是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所以,我特别关注位置靠后的学生。课上,我对他们提问的次数会稍多些,同时请科任教师也关注后排学生。课间,我经常走到后排学生中间,问问他们:“知识学会了吗?”“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坐在这里是否看得清黑板?”……
渐渐地,我发现,孩子对座位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有想法的往往是家长。我想:应该通过孩子的嘴告诉家长,他的座位没有问题,请家长放心。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分享小幸福”主题活动,让学生每天把在学校经历过的幸福的事分享给爸爸妈妈。通过本次活动,家长意识到孩子在学校是快乐的,教师是关注他的,座位问题也就慢慢解决了。
2.打造“实力后排”
根据我的带班经验,后排不应该放好动的学生,应该让学习习惯好、自制力强的学生坐后排。可是,如果把某些同学从最初的前排调至后排,孩子和家长心中难免会有想法。为此,经过反复思考,我又心生一计:在后排的每张桌子上贴上“实力后排” 四个字。
调换座位之前,我向学生说明调座原则和目的,并将“实力后排”的入座标准告诉学生。同样是后排,贴上四个字后,它的吸引力就大不相同了。学生一听“实力后排”,都非常期待,纷纷举手争着坐后排。我笑着说:“‘实力后排’要用实力来争取。但要知道,无论你们坐在哪里,都在老师的心里。”学生听了,满脸笑容。
心理铺垫做好了,在调座位的时候,我把班上个头相对较高、学习好、自制力强的几名学生调到了后排。班长和学习委员去“实力后排”就座了,学生看后排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我窃喜:后排座位头一次这样充满吸引力。我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微调了前面部分同学的座位。调完座位之后,我让学生坐好,感受一下是否看得清黑板,再进行微调,直到所有学生表示没有问题为止。
这次调换座位之后,新调至后排的几名学生的家长确实有点小情绪,与我进行了电话沟通。我真诚地告诉他们:“第一,请相信我的职业操守,后排绝不是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如果您的孩子成绩下降,我会及时给他调整座位;第三,希望我们全力合作,不要让后排成为学生心中的坎。”家长暂时被我说服了,但我知道,他们还是有些不放心,我要用行动让他们放心。
接下来的日子,后排成了学生心中最向往的座位。课间,常有前排的学生高兴地跑去坐一坐。如果后排有学生请假了,就会有前排的学生恳求我:“老师,让我去‘实力后排’坐一天,沾沾喜气行不行?”就这样,我和孩子们用行动打造了“实力后排”,让家长看到:座位不是问题,后排同样精彩。
3.让座位充满温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能力上的差距开始显现,有的学生卫生习惯比较差,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班里产生了新的座位问题,优秀学生开始排斥能力不强、习惯不好的同桌,私下里找我换同桌。换个同桌倒不难,可是细细想来,这样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不能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对于被嫌弃的学生来说,我们也不能放弃他们。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互助中成长。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我的同桌我骄傲”主题班会,在我的引领下,大家一起找同桌的优点。在互相挖掘优点的过程中,同桌情变得浓厚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召开第二次班会——“同桌的缺点,我帮改”。学生帮同桌找缺点、提建议,并形成同桌问题清单,拟订改进计划。接下来,每个星期五的班会课上,同学们都会进行交流,说说帮助同桌改掉了什么缺点,然后同桌表达感谢。就这样,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孩子们以同桌的进步为荣,座位传递出友爱,充满着温暖。
家长调换座位的目的就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孩子,目的达到了,坐在哪里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班级座位编排,付出真诚,就能收获爱。
方案提供者:
赵春梅(吉林省蛟河市庆岭镇九年制学校)
5
妙方5:让每个座位都成为“C位”
每学期,班主任都会收到一些家长的调座要求,调座的理由很多,目标却是一致的:希望自家孩子坐在前排的中间位置,前后左右都坐着公认的“好学生”,这样的座位在很多家长眼里是“C位”。
学生的差异、家长的诉求、班级管理的繁杂使排座位成为班主任头疼的事情。我认为,让每个座位都成为“C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给家长树立正确的“座位观”
一些家长认为班主任是按分数高低来排座位的,这种错误观念使他们格外关注座位,进而干扰班级管理,也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
班主任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座位问题,树立正确的“座位观”:一方面,引导家长相信学校,尊重教师的安排,多从班级整体考量;另一方面,让家长明白,每个孩子成长的节奏不同,不要以自己孩子的成长标准看待班级的其他同学,座位和同桌不是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另外,班主任要和家长保持良性沟通,面对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和家长详细说明,安抚家长的同时也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到班级。
2.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
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定期调整座位,这种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以下是我在调整座位时用到的几个小策略。
其一,契合学科,灵活把控。座位安排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灵活变化。如科学课采用“马蹄形”座位布局,教师可以在教室中间进行实验展示和讲解,以便同学们观察和交流。再如音乐课上,孩子面向教师围圈而坐,宽敞的空间更能让孩子们释放心灵,大声歌唱。
另外,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表现不同,有的在语文课上比较乖巧,在数学课上却爱做小动作。班主任只有多与科任教师沟通,“放权”让科任教师调整座位,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最大化。
其二,创建小组,分工搭配。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分配之初,要告诉学生组建学习合作小组的原则,选择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将能力不同、性格互补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同时强调,每隔几周更换小组成员。
其三,整体流动,循环轮转。座位不可固定不变,一次座位安排不能让每名同学都满意,但可以在定期调整座位的过程中达到相对公平。我所教的班级共有4个大组,每组6排,总体按身高排列,每两周轮换一次。轮换时,大组之间从左往右依次交换,前三排和后三排内部前后滚动交换。这种安排座位方式使学生有平等的机会坐在教室的每个座位上,减轻教师排座的压力,避免家长提出一些特殊要求。
3.巧用激励,增设座位选择权
调整座位时,班主任还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教室的后排该由谁坐?出现“落单”的情况怎么处理?特别调皮的孩子怎么安排?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小妙招。
其一,小问题依靠谈判。一些学生主动找我调换座位时,我会先了解清楚情况,采用“双边谈判”的方式,努力促进转变,尽量不搞特殊,以免其他同学效仿。
有一次,小军说他不想和小文坐在一起,因为小文上课总是自言自语,影响他学习。我找小文和周围的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小文在默读课文时太过投入,没控制好音量。小军喜欢安静,学习的时候很容易被打扰。随后,我一方面告知小文,默读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自己如果难以控制,可以写一个卡片贴在桌上,时刻提醒自己,周围的同学也可以适当提醒;另一方面建议小军要学会适应集体学习的环境,同桌之间要互相体谅。在我的劝解下,两名同学又和睦相处了。
其二,抓住契机,增设自由选择权。学生也有自主选择座位的权利,但应突出该权利的价值。可以在班级抽奖活动中设置自由选择座位的奖励,还可以抓住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的某次优秀表现,奖励他自由选择同桌的权利,激发他上进。我在班上采用积分制激励学生,每月统计一次总分,排名前三的同学将获得一次自由选择同桌和座位的权利。再如开学时,我会给同学们发红包,在两三个红包中放置“自由选择座位一次”的红纸条。
其三,增设“班级小助手”专座。小叶和小智坐在最后一排,上课管不住自己,不是找周围的同学讲小话就是低头玩玩具。调座位时,我不想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特殊的,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老师工作繁忙,需要两个班级小助手,特邀请小叶和小智担任,小叶负责课前检查多媒体和教具,小智负责分发课堂练习本。为了方便工作,需要将他们调至前排坐。”两个孩子欣然接受,全班同学也支持。座位调整之后,小叶和小智的行为习惯改善了不少。
其四,增设“C位”,特殊照管。很多老师会把调皮的学生安排在眼皮底下,方便监管,这些孩子则很反感老师特别为他们安排的位置。怎样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实施有效的监督呢?我把讲台旁边的两个座位命名为“C位”,有时候空着,有时候抓住那些好动或者表现不佳的学生的闪光点,隆重请他们入座,课堂上借机“关照”他们。经过几次实践,班级纪律有了很大改善。
座位的排列组合关乎班风建设、课堂氛围、人际关系,班主任要从班级管理的整体出发,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让每个座位都成为“C位”。
方案提供者:
付步雄(广东省深圳市新秀小学)
刘文慧(广东省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