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有产品带来用户的是“厚实暖和”,现在产品带给用户的便是“能够让拥有的人更美更自信”。现有版本的ClassIn给教育带来的是效率,但新产品能够给教育带来“美好”。
01 焦虑时代
(资料图)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 约翰·杜威
秦诗霖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初一新生。每天早上6点30 分,准时起床,快速洗漱,在母亲的陪伴下进行40分钟的经典诵读。然后,花15分钟吃完早餐。7点30 分,他准时出门,步行约15分20秒,到达教室。周一和周五,他会去一名前新东方名师家中补习英语。周二、周三、周四,他几乎都要在学校写作业至晚上9点。周六上午,有篮球课和架子鼓课,周日上午,他还得学习编程Python。倒有一点是雷打不动的,每晚十点半,准时睡觉。
为了秦诗霖上学方便,他们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两室的房子,一个月租金接近2万元。好在父母均任职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并将自家房屋租出去,因此经济压力尚可。“京城居,大不易”,父母从三线城市考入京城上大学,常自诩为“小镇做题家”,但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终在京城站住了脚跟。对于秦诗霖的教育,他父母的思路是清晰的:小升初选拔进入名校初中,全校排名前30%进入本校高中,再考上清华,接着出国读硕士,回国后进入自己所在的国有企业。
这几乎是唯一的“京城生存路”。在父母眼中,孩子去国家行政机关,上升机会很小,去民营企业工作,稳定性太差且收入也落后国企一截。但反观当下,大型国企仅招聘985本科毕业生,甚至一半名额属于清北复交等C9名校。所以,只有走与父母一样的“做题家”路线,才能拥有安全的人生。
有一处愁,叫你妈觉得你很愁。秦诗霖自己并不愁。进不了大型国企,好像也不用发愁吃喝。他目前全校成绩稳定前20%,上本校高中没问题,但他更想上国际校,到海外去看一看。
“我在父母的身上,看不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不想上什么清华然后进什么国企。”
“未来不至于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找不到老婆。人活着不应该做点有意思的事情吗?”
父母反驳不了秦诗霖的逻辑,但是并不同意他的规划。今年春节,秦诗霖随父亲回到家乡,见到了在小镇中学读高一的表哥。听着表哥描述自己的高中生活,秦诗霖惊呆了!
“这叫‘衡水跑’,就是衡水中学发明的跑步方式。后一排贴着前排后背,一不留神就会踩到前面同学脚跟。每天早上5点开始跑步,晚上10点放学,周六不放假,周日下午4点必须到学校上晚自习。”
表哥告诉他市里的两所重点高中均是如此,邻市的高中听说更变态,从高一开始便是拿高考卷子做平日的测验,能考40分就班里第一了。表哥“鸡血满满”的状态让秦诗霖感觉到压力。姑姑不断地让父亲给表哥讲他当年如何努力学习,才走出小镇来到北京过上好日子。这又让秦诗霖感到荒谬。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又旧又小,没觉得京城的生活比小镇好啊?可是到底什么才算是好日子呢?这样下去一代又一代,对个人对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
秦诗霖陷入无尽的失落与焦虑中……
从小镇到京城,从初中到高中,每一届都有700万的“做题家”在一遍又一遍地刷题。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约50%,高中升入大学的比例约70%,其中进入到211高校的是4.8%,进入985高校的为1.6%。这些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还将面对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未来社会。
他们在社会洪流中,不可避免地成为优秀的“小镇做题家”,虽然这一名词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当下环境,大部分民众是“挺”小镇做题家的。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这一代孩子要解决的问题,与他们这一代并不相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从马斯洛需求模型来看。父母上一代面临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满足基本的生存;父母这一代面临的需求是安全需求——获得生活的安全感;但秦诗霖这一代的需求,将向更高层级转移:归属与爱、尊重、求知与审美、自我实现。
父母希望教育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的生活,但孩子却希望教育能够让他们找到“有意思”的事情。这种差异源于时代的不同,物质基础的不同。所以,当孩子的主要需求是情感需求却不能满足时,心理健康问题就会日益严重。
在大多重点学校,初中生的抑郁率近18%,高中生的抑郁率是31%,其中重度抑郁率近10%。也就是是说,每个高中班级都有4到5名学生需要医疗干预。
02 终身学习时代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 《颜氏家训》
在山东寿光的一个蔬菜大棚里,十多台机器人正在“不知疲倦”地采摘西红柿。这个大棚的亩产高达十万斤。从种植到采摘,各类AI机器人代替“农民伯伯”,精准控制温度、养分、光照。虽然当下机器人种植成本可能仍高于人工,但很多工程师清楚地知道,随着AI机器人推广,成本将迅速降低。不久以后,农业机器人将取代中国大部分的农业工作人员。高达1.5亿的“农民”(Peasants),这个词汇也许将从人类文明中消失,剩下的或许只有“农场主”(Farmers)、农业技术专家与遍布田间地头的农业机器人。
这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它可能长远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1.5亿农业从业人口与5亿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将受到深远影响。如果我们不能有所准备,将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物质上,农村可以拥有远超过去的物质,生活水平与城镇逐步达到同一水准。但是,由于职业技能的缺乏,从土地上退下的劳动力会面临大面积的失业,在精神层面的幸福感日益下降。
同样的现象正在其它领域迅速发生,交通、零售、建筑、餐饮……特别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可能受到AI技术的冲击,甚至在医疗、警察、律师、会计等领域的职业技能都会发生重置性的变迁。即使无法被AI取代的教师职业,也受到OpenAI新发布的ChatGPT的冲击,它拥有“解惑”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苏格拉底式”的教学。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大约85%的岗位在未来五年需要的技能会受到重大影响,从业人员需要重新学习,或者永久失去在这个行业工作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必须加速建设终身学习的社会,以应对社会岗位的迅速变迁。这已经不是一个发展性问题,而是一个核心的社会稳定问题。同时,教育者也清晰地指出:
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核心,并不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是培养民众的终身学习能力。针对普通民众的教育体系,必须迅速地由知识储备与技能培训转向以学习能力培养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而改变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Google发布的《教室的未来:全球K12教育的新趋势》报告中指出:“如今上小学的孩子,等他们长大时,80%的人会从事如今没有的新工种。在全球范围内,92%的未来工作将需要数字技能,这些技能不但涵盖了一般数字知识,未来在这些课程里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各个课程及工作中,都是获得搭建架构、问题解决的方式及方法。 ”
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
中国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是在这一形势下对教育目标的深度调整。教育目标不同,教学方式便不同。如果切实地贯彻以培训孩子们独立、自律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切实地贯彻“新课标”与核心素养,教学方式要愈发灵活,内容要更加有趣,学校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展不断学习的能力。这种由孩子自身所兴起的学习欲望,才是孩子往"终身学习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要逐步让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会“如何学习”而不仅是“学会什么”,将学习的权利与责任,逐步由社会、家庭、学校,归还给学生。
但是,教育体系有“刚性困境”。现实中,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是件极其艰巨的任务。比如:
· 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里长大的往日学生——今日的老师与家长甚至教育专家,都很难理解“以学生为中心”是什么形态;
· “教学只是副业”的大学运行方式,使得教师对教学没有压力。并且学习者——大学生——由于低学费甚至零学费上学,自身也没有承担学习成败的责任;
· 高考作为大学与中学的唯一连接点,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十二年基础教育的“目标”。各个学校都知晓,获得高考优质成绩的最优方案是垄断优质生源与“衡水模式”。
03 新创业时代
“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二十大报告》
2020年6月,刚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翼鸥教育科技公司,战略讨论会上爆发激烈的争论。争论的问题很简单:公司下一阶段应该做什么?
对此,各个业务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做游戏。利用公司的技术优势,设计出基于实时音视频交互的虚拟现实游戏,中国互联网能赚大钱的只有两个业务:广告与游戏。我们这样好的技术,不去做游戏维持不了教育科技领域的高投入低回报。做PaaS。将底层通信能力PaaS化,进入到音视频云通信市场,“我们有全世界最领先的音视频通信技术,可以在这个领域取得完胜。”做平台。开发课程交易平台与内容交易平台,进入C2C领域,“过去其它企业没走通的路,是因为市场不够大所以养不下平台,现在在线教育市场成熟了,总量将突破5000亿,是可以出现平台级别的企业的。”
在争论中,有一款称之为LMS的产品越来越引起大家关注:Google Classroom。这是一款不被中国教育科技领域重视的产品,但在美国70%中小学得到应用(2022年底达到90%),且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中国教育科技界并不关注这款产品,因此看上去非常简单,只是一个廉价的学生笔记本Google Chromebook与一个简陋的SaaS系统。
公司创始人觉得并非如此,能够在美国占据70%市场且全球迅速发展,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如果将其视为简单,大概率是没看懂。于是,团队以Google Classroom为出发点,对LMS进行仔细研究,并且不断扩展处延,深入研究了国外大部分教育科技产品。
历时三个月的产研团队全体调研,将翼鸥公司带入到一个新的教育科技世界,他们对另外一个技术领域——学习科学,研究的越来越深广,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 什么是LMS? 为什么美国大中小学都使用LMS?为什么在中国仅在国际校有使用?
· LMS支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什么?比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经历过的教学要先进吗?能考高分吗?
· 核心素养是什么?过程性评价是什么?难道有比高考还公正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 什么是课件?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学习空间?
· 什么是学习文化?为什么叫疫情引发了学习文化的变迁?
· 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型思维可以培养吗?
……
随着对上述问题的探究,翼鸥产研团队逐步得出一个结论:当下的中国教育,需要一套新型的,以LMS为核心的数字基建设施,才能实现教学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实现教学目标由知识储备向能力培养转型。也仅有如此,新一代的学生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独立自洽的精神,能够在物质日益丰富但工作技能更替迅速的AI时代积极生活,整个社会也才能稳定繁荣。
ClassIn LMS 产品页面
这个新型的LMS与ClassIn在八年前的产品框架是一致,也与国家的教育数字化战略是一致的。在这样的新型学习管理系统中:
· 传统的教材概念将逐步消失,每个课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系列学习动作组成的学习计划,以及围绕学习计划的知识空间与学习社群组织空间,班群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沿着学习计划在空间中探究。
· 教师的教研工作便是运用数字化工具,在统一的课标指引下,为班级进行课程空间设计。
· 教师通过完善的过程学习数据分析学生个性,其角色作用由教授为主,转为以激发、引导、规划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
· 教室、阅读、视频、评测、讨论、研究等学习活动,将在数字技术、虚拟技术、AI技术的支持下,快速迭代,更加高效,更具协作性,更加个性化。
这样的产品研发投入是巨大的,且面临无法商业化的风险。全球最大的LMS公司Canvas的年研发费用在5亿美元以上,Google Classroom表面看简单,但是建立在Google庞大的云系统上,且产品深度应用了学习科学的专业知识;在商业化方面,美国大学为信息化支出占比为7%,LMS系统支付的年费在300万美元,但中国大学为信息化的支出占比不到1%,单校购买LMS云服务的金额不到20万人民币。由于招投标制度在创新项目上的局限,虽然中国教育信息化一年投入5000亿人民币,但是长期以硬件为主,软件占比很低。整个市场总额,都可能无法长期支持中国的教育科技产品与Google Classroom竞争。除了Google Classroom,Blackboard,Canvas等巨头外,美国还有Seasaw,Kahoot,Flipgrid,Duolingo等大量的教育科技公司,仅在2021年全年教育科技的融资便在82亿美元。但中国的教育科技目前处于冰点,还在这一领域继续会有前途吗?
“没有好的机制,便没有好的产品;没有好的产品,也无法塑造好的机制。与其讨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不如勇敢去做第一只鸡或第一只蛋。再说了,海外市场虽然规范化好一些,但是已经没有了机会,所以,天下没有为企业准备好的市场,只有为市场准备好的企业。”
公司创始团队下定了决心。为了减少风险,公司市场团队拿着“PPT”与众多一线老师进行沟通,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眼中,他们看到了浓浓的期望。“什么时候上线?上线了我们立刻使用!”老师们对调研的同事们说。
于是,产研团队不再犹豫,全力开始研发。办公室里,连程序员们,也在翻看各种教育学教材,思考教育产品逻辑。
经历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两次推翻重来,到2023年2月7日,带有LMS与过程性评价的ClassIn5.0就要上线了。
翼鸥C lassIn内部的上线通告写道:
在这之前,我们提供的产品虽然广受好评,但对学校的价值停留在“场景”层面,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是一个“全面支持线上线下融合场景”的“好工具”。但是LMS与TeacherIn的联合发布,可以实现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实现教育由应试模式为主导逐步走向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转型,并且这两个产品的配合,能够为学校提供务实的、循序渐进的、多样性的方案。这是中国教育者长期以来的梦想,我们希望老师们对新产品的评价,升级成为一个“能够实现教育者梦想”的“基础平台”。
用通俗的话讲,原有产品带来用户的是“厚实暖和”,现在产品带给用户的便是“能够让拥有的人更美更自信”。现有版本的ClassIn给教育带来的是效率,但新产品能够给教育带来“美好”。
给教育以美好,帮助教育者实现他们的期望。我们希望新版本的ClassIn,可以:
· 支持“新课标”的切实落地,实现基于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 支持校外的素质培训与国家教育改革方向一致,成为终身学习生态中有益的一环。
· “企业的增长源于团队的成长”,翼鸥一直提倡这样的管理理念。新的ClassIn可以让企业内部培训更加高效,不流于形式,让新员工迅速融入企业实践,让老员工持续进步。
· 通过专业的混合教学能力,支持产教融合、教育均衡、教师发展等目标更好更快地实现。
· 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每一名学生在LMS的学习计划中循序渐进,在评测体系中感受到自我成长,在知识库中探究未知,在学习社群中,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如何学习,成为独立自律的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