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5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本文来源:新校长传媒
近日,一条“‘教育名师’演讲时被高中生轰下台”的视频广为流传,有人对涉事教授“教育名师”的身份提出了质疑,进而引发了对于教育“名师”的社会审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视频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今天的教师,既是思想的引领者,同时又是自我生命与精神的变革者。这个时代,需要的不仅是“名师”,更是“明师”、“良师”和教育家。
重新定义“名师”
被异化的“名师”
目前,社会各界对“名师”都有着极强烈的需求。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名师”门下,学校需要以“名师”为招牌对自身加以宣传,教师希望自己成为“名师”增加工作机会,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名师”来展示政绩,当地社会则需要“名师”增强人们对教育的信心。
于是,各地“名师”辈出,各地各校都能看到“名师”专栏,贴上他们的照片,标上他们的业绩。
许多学校想方设法制造着“名师”。有的学校设置了 “名师办公室”,出台了“名师”管理暂行办法;有的学校像选“快男超女”似的发动学生评选“名师”。
教育管理部门也层层评比“名师”,除了形形色色的评优就是各种大赛,让教师参加赛课、赛论文、赛设计, 赛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各种可赛的内容。
媒体也参与其中并大做宣传,优胜者自然一举成名,更有各地屡禁不止的考试成绩排名,每年都能排出一系列的“名师”。
可以说,当下的“名师”以及与“名师”相关的一些行为已然走上了歧路。
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真正的名师是在课堂中摔打出来的。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得经历“学习力的积淀到科研力的突破再到思想力的升华”的过程。
首先,学习力是名师成长的生命之源。
我们常常感受到名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无穷的智慧和灵气,就是因为他们广泛阅读、厚积薄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不断积累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不仅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游刃有余,而且能时时体会到教学的真正乐趣。
读书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第一个转化是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第二个转化是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
其次,科研力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名师还要善于研究,要走进教育科研,不仅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能研究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总结规律,发现教育的本质,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塑造自己的特色。
因此,教师要长足发展,必须从“有经验”走向“有思想”,从“教研”转向“科研”,并把经验和思想、教研和科研进行有机融合,将课题研究贯穿于常规工作中,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
最后,思想力是名师成长的提升之路。
教育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公式能套用得了的。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得有自己的教学思想,要学会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从有“教学思考”走向有“教学思想”。
教师怎么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呢?就是要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融会贯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名师和优秀的教师来说,提炼教学主张就是促成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辅相成的不二法门,理论阅读一旦离开了实践思考的支撑,就成了无源之水;而实践思考没有理论阅读作为后盾,就可能成为无根的浮萍。
从“名师”到“明师”
“明师”与“名师”,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明师”未必出名,“名师”未必明白。做“名师”固然风光,但做“明师”却会更从容,更淡定,更幸福,因为“明师”包含了作为一个优秀教师最可贵的品质,也已经触及了真正名师的精神内核。
“明师”要明白事理
有这样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上课时老爱举手,而真正问到他时,却又答不上来。事后问其原因,学生哭着说:“别人都懂,我不懂,同学会看不起我。”老师想了想,便告诉他,以后上课,会的就举右手,不会的就举左手。于是,每当他举右手时,就叫他回答问题,见他举左手时,就不提问他。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尊重,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劲头更足了,成绩提高得非常快,渐渐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
“明师”要明白事理,不固执,不迂腐,宽怀大度,理解人心,尊重人性,通晓教书育人之道。
“明师”要明辨是非
有这样一位教师,让学生记录她一天里发表的表扬和批评,结果自己吃了一惊:15条批评,5条表扬。她想:要是把学生换成自己,坐在弥漫着这样氛围的班级里,能有学习的劲头吗?于是,她开始每天细细地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哪怕一点一滴,都加以表扬和鼓励。结果呢,班级气氛更融洽了,学生之间更宽容了,学习起来更有干劲和乐趣了。
“明师”要明辨是非,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善于调整和改变,按照规律来教书育人,始终努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明师”要明白方向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坚持对学生提出“小要求”:在校园里见到老师,不论是否认识,要主动打招呼;放学离开学校,一定要和老师说再见;在平时的交流中,要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他的学生,都那样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明师”要明白方向,要给予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而不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火烧眉毛只顾眼前……
这些,都能够被我们老师自己所掌控,简而言之,明师就是“明白”的老师。这个明白,是对人生、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对学科中的众多内容了如指掌,明明白白,并按照规律去做事。当然,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高了。但如果终其一生,能对教育教学的某一个领域做到“门儿清”,看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正确,也就难能可贵,可以称之为“明师”了。
从“名师”到“良师”
中国基础教育正经历一个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摆脱对“名师”的盲目追求,做实实在在的“良师”。“良师”不只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由每个人自由探索的路径和广阔空间。
“良师”是相对的,对我来说是“良师”,对你未必是“良师”,所以, 师生两者互动互促互进的效果是评价“良师”的核心关键标准。
“良师”是要通过实践来体现的,不能由静态的品行和能力评价就得出结论。真正的“良师”不仅学问高、能力强、品德好,他更了解学生,有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迎难而上的勇气,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心中真正的“良师”。
因此, 只要教师潜心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仍是“良师”,相对的,即使教师的各种素质过硬、有类似“名师”的荣誉称号,但心智却游离于学生之外,也不能算是“良师”。
一个人是否能成为“良师” 在于对学生的爱与关注,它能唤醒教师的成长意识,激励教师不断前行;一个人是否能成为“良师” 在于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那里有众多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求解的过程便是教师的成长过程;一个人是否能成为“良师” 在于他能否形成深厚的人生积淀。真正的“良师”,会通过理性的判定确立自己成长发展的路径,绝不外骛于一时的名利得失。
“名师”只是于少数人的追求,“良师”则应该是每位教师不辍追求的境界!
从“名师”到教育家
说起“教育家”,我们就会想起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等。今天,我国有一千多万名教师,为什么说不出谁是教育家呢?原因可能有三个。
一是我们缺乏既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有付诸实践的影响全局的教育家。现在,教育工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工作实践者,他们辛勤工作在第一线,却很少有理论的创新;另一种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很少参与教育实践。这两种人都有些“缺陷”。
二是我们把教育家看得太高,标准太严,有点厚古薄今。
三是我们对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宣传不够。许多优秀教师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是大家不知道。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上好每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教育家。还有一种教育人,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克服了很多特殊困难,成就了一批学生。虽然这个贡献不一定很大,但在这个领域,他树立了一种精神,他也应该是教育家。
有本书名叫《天梯之上》,介绍了一位夫妇在四川山区的山顶上办了一所小学,就这么一个茅草棚,几十户人家,十几个学生。把学校盖起来之后,不仅村子里面的学生能够上学,山下的孩子也能去上学。这样的教育人就非常感人。
所以,今天的教师只要长期从事教育,热爱教育,热爱孩子,把教育作为毕生事业;肯于钻研创新,有独特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工作出色,经验丰富,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力,都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 “在看”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教育鬼才”是怎样炼成的?
引领名校突围!这位校长守正出奇,令人惊叹……
封面人物 | 芬兰驻华教育参赞访问这所学校后,由衷感叹:我闻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聂明智:用一生的时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