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是中国学生一直接受、并且认可的教育观念。考研、读博提升学历;考编、考公走向稳定。
34岁踩着分数线考进体制内可以被原谅,从专科考研进入985值得被歌颂,但如果你从985考进普通本科,硕士毕业选择本科生都嫌弃的出路,那你的人生注定被刻上“高开低走”的标签,过去的成就,也都成了笑话。
这样的教育理念,逼得无数学生不敢轻易做决定,宁愿卡在进步的过程中三五年,也不敢轻易松手,掉到下一个档次去,但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卷”得了一辈子。
(资料图)
考研热度,令许多被逼无奈的重点大学本科生,选择了逆向考研这条路,放弃再进一步,选择二本院校,这样自主降级的选择并不好做。
不仅要承受家长的不理解,还要亲自否定过去的努力和成就。除了逆向考研,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再次参加高考,考入专科院校,只为更好找工作的学生也不是个例。
24岁的穆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所985大学,如今即将从海外的教育学硕士毕业,但她此刻,却没有独属于海归高材生的自信和从容,正相反,她躺在出租屋里,做出了“硕升专”的决定。
如果你知道穆同学手握高中语文和政治两门学科的教师资格证,还有深圳学校的实习经历,那你一定会认为,她的前途不可限量。
但实际上,秋季校招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大厂的面试走不到终点就被刷,最后剩下深圳小学的教师编,可她接受不了月薪三千的收入,在不想加班和不想贫穷之间,她辗转反侧。
她也想过读博,但遗憾的是,申请被拒,她失去了继续晋升学历的名额。一瞬间焦虑席卷而来,直到她想到了母亲对她说过的一句玩笑话“不如你以后就当个厨师”。
原因很简单,因为穆同学总是能轻易复刻出外面的味道,在那一刻,她的焦虑烟消云散,她做出了选择:放弃985本科的光环,放弃海归硕士的过去,考一所专科院校,学习烹饪。
每个学生对于教育的追求都不相同,有所成的同时必定有所失
这个决定,让家长和亲戚都非常惊讶,穆同学的学历和能力,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她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是正确的选择。
当亲戚知道穆同学为了考专科颠大勺,就放弃了做教师的机会时,所有人都觉得:她一定是疯了!
穆同学的母亲,是一名高中教师,她对穆同学很宽容,原因很简单,自己曾经留下过无法弥补的遗憾。
穆同学母亲理科成绩很好,但却因为家长的要求,被迫改了文科,又以高分报考了师范大学,只因为家长一句“女孩子做老师很好”。
穆同学母亲的梦想,是山东大学,但她没有机会了,她这辈子只能做并不喜欢的高中教师,但穆同学还年轻,她还有无限可能。
因此尽管母亲对穆同学想考专科,学习烹饪的决定感到惊讶,但她还是选择支持木同学,并且说服了穆同学的父亲。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晋升从选择变成了必然,所有学生都紧绷着,为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不断向上攀爬。
在这样的潮流下,学历逆行者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不断往上走,往高爬,但不会有人一直留在学校,早晚要有走出社会的一天。
也就早晚会从学习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去实践和体现自己的价值,到那时,分数早已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写在最后: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在可以选择“想做什么”的时候就调转方向呢,无论是专升本还是硕升本,能在容易迷茫的阶段,找到自己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就是值得肯定的。
过去有人说:读书才有出息,现在有人讲:学历再高都不值钱,不如学一门好技术,这样的说辞导致了大学生的迷茫和焦虑。
但冷静想想,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青春就是最大的试错成本,因此更必要活在别人认为的“应该这么做”之中。
无论是逆向考研还是学历降级,这些都是大学生为了反抗风向所做出的努力,纵然会放弃更多,承受更多,但只要是心之所向,就一定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刻!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