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政协委员“小学教育年限缩短到5年”的建议冲上热搜。
【资料图】
网上部分评论截图
2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但医学上认为30岁之前是女性的最佳生育时期,因此 建议缩短基础教育年限,延长大学毕业后的最佳生育年龄。
通过缩短学制,缓解学业与生育的矛盾。将小学、中学教育年限由6年缩短到5年,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实施“十年义务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最佳生育年龄时期延长2年。同时,通过强制义务教育避免贫困地区低龄女性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婚育阶段,保护其身心健康。
贺丹强调,医学上认为30岁之前是女性的最佳生育时期,本科、研究生毕业大约在22岁、25岁左右,即使毕业就结婚,考虑到2年左右的初婚初育间隔,意味着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后处于最佳生育时期的年限仅有6年和3年。
婚姻推迟还带来高龄生育风险,不利于母婴健康,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同时,还会降低生育二孩及多孩的可能性。
鉴于上述问题,贺丹委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解决:
一是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支持大学生适龄生育。将大学生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为生育的大学生提供医疗保障和生活津贴。
二是缩短学制,缓解学业与生育的矛盾。将小学、中学教育年限由6年缩短到5年,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实施“十年义务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最佳生育年龄时期延长2年。同时,通过强制义务教育避免贫困地区低龄女性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婚育阶段,保护其身心健康。
三是推行学分毕业制,增加高等教育时间的灵活性。适当将修满学分的年限要求放宽到8年甚至10年,为有生育意愿的女大学生提供政策制度便利。
四是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促进有生育安排的女大学生就业。将“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从当前的2年延长到5年甚至取消,为生育后的女性就业提供平等竞争机会,推动女性适龄生育。
其实 贺丹委员并不是第一个提议“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人。京教君整理了部分学者大咖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蔡昉
把高中三年和学前三年纳入义务教育时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近日出席 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时 提议,延 长义务教育时间,向前延长三年到学前,向后延长三年把高中教育纳入。
据媒体报道,蔡昉在2023年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提到,越是发达的经济体越是依赖人力资本,而不是依赖体力劳动。过去中国有过很快的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靠两个,第一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第二是高校的扩招。
这两个因素过去了,怎么再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呢?蔡昉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向前延长三年到学前,向后延长三年,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这样 新成长劳动力虽然人少,但是他们的受教育时间更长。
蔡昉算了笔账,人口负增长了就意味着抚养比改变,其中还有一个 义务教育抚养比,就是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人口和能够支撑他们的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在未来到2035年之间每年以2.2的速度降低,与此同时到2035年之前,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是可以达到4%以上的。 保持公共教育支出占GDP4%的标准,未来到2035年之前至少每年以4.3%的速度增长,因此教育的财力基础是4%点几的增长速度,负担率是2.2的负增长速度。蔡昉表示, 这是一个新的机遇,扩大义务教育是完全可为的,这就是带来的新的机遇。
甘华田
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
去年 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 提交了5份建议。其中,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是他特别关注的方向。
“走出教育 ‘内卷’必须从教育制度改革上入手,普及高中是必由之路。”甘华田说,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 把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保留 初中三年制, 普通高中三年制改为二年制。同时,把上 小学的年龄推迟到7岁。在他看来,目前实施的6岁上小学太早,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他强调,除了缩短学制外,实施十年制义务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体现和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限制课程难度和考试难度,将目前的遴选型考试改为达标型考试,取消“初升高”的遴选式考试,把学习和考试压力推迟到高中阶段,可以减轻初中阶段学生升学考试压力,让初中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将有利于我国青少年的整体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姚洋
取消中考
2021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院长姚洋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提议:“当前教改政策尚不完整,如果想要从根本上 解决考试社会的内卷,必须尽快对教育制度进行系统改革, 普及高中,推进十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加起来五年)。
他认为:中考分流,过早地给孩子贴了标签,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中考分流不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过早的模式化把孩子给定型。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综合自中国青年报、四川观察、健康中国观察、澎湃新闻,由京城教育圈进行补充和整理。
END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高中学习交流群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