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教育资源算不上最丰富的,但毕业生的数量却是最多的,不过在此之前,我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外地毕业生身上,却很少注意到,在上海本地毕业的学生,就业是怎样的境遇。
【资料图】
有同学去了次上海,回来就打消了毕业后去那发展的念头:上海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但最不包容的,就是上海人,他们太排外了。其实不过是个借口,真的想去打拼的学生,是不会在意这点阻碍的。
一位上海本地的211硕士男,记录了自己在当地人才市场的求职经历,准备了五份简历却毫无收获,发视频吐槽怒斥,言语间却全是上海本地学生的“眼高手低”。
想留在一座城市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那读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活,让学生能从人生地不熟,慢慢过渡到,对这所城市不再陌生。
上海的教育资源丰富,就业机会也很多,这是大学生对这座城市的固有印象,但真实的上海是什么样子?还是要从具体某个人的视角去解读。
这位男同学,自称自己的上海211文科硕士,从他的言谈举止就能看出,他对自己的学历和背景,有着极高的自信。
这种自信,在外地大学生身上很难看见,外地大学生由于底气不足,自带的谦逊会让他们显得更加小心翼翼,待人处事也是以礼貌、低调为主。
而这位男硕士则截然不同,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他参加了上海本地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但方方面面的体验,都让他非常不满意,甚至磨灭了他的求职信心。
首先就是刚进入会场,面对乌泱泱的人群,高贵男硕士表示:上次见到这种阵仗,还是年终清仓大甩卖,这种促销的感觉,让他感到不适。
企业的HR却很热情,但他却认为:自己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拉着你,往你手里塞传单的HR,尤其在听说了自己的学历是硕士后,更加两眼放光。
虽然求职是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的过程,但如果同学们诚心实意地想找工作,遇到这种热情的HR,第一反应肯定是高兴的。
学生的缺陷决定发展局限,努力跟不上眼界只会让你更难走出去
但这样的热情反而让男硕士认为:上赶着的,算不上好买卖。对方提出给七八千的月薪,应聘老板的高级助理。男硕士却露出了不屑的神色:干啥呢?搞BOSS直聘呢吗?
随后,男硕士又对其在会场见到的,和上一家企业差不多的民营企业表达了嫌弃和抗拒,似乎名字不高端、规模不够大的,都入不了这位211硕士的眼。
小企业看不上,大企业呢?男硕士看到了上海电信,但一看工作内容:电话接线员,月薪5500,男硕士看都懒得再看一眼,直接走了。
最后,男硕士对他眼中的高端企业表达了愤怒:堂堂星巴克,一杯拿铁都要三四十,结果工资就开2500?
男硕士把人才市场,形容成为不堪的菜市场,把中年求职、经验丰富的职场者,称为“一动不动的地中海老哥”,言语间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
最后,他直言自己准备了五份简历,但都没有投出去,说到这,他担心别人以为他没能力,还补充了一句,曾经有位珠海大哥,给他开价一万二。
看完视频的全部内容,笔者以为:这位上海211的男硕士,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文科硕士算不上多值钱,他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对求职现状百般挑剔,对比他优秀、有经验的求职者也是极尽嘲讽,嘴上说着想找工作,其实根本就是能力不足,却眼高于顶。
写在最后:
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缩影,对自己太高看,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用愤怒掩饰自己的无能,用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能力不行就算了,连基本的礼貌和态度都没有,这样的学生就算读到了硕士,也难有大发展,个人缺陷注定了他的局限。
如果他没有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读书、生活,他的境遇也许会好过现在,但遗憾的是,眼界打开了,但认知却很肤浅。
努力跟不上眼界,局限就会更难以突破,成为禁锢学生的牢笼,蒙蔽学生的双眼,因此无论何时,保持谦卑,才能不断进取,才能不受眼界的局限。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