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查三代”和“一人犯罪,影响三代”的说法,从根源上,打消了许多优秀大学生考公的想法,甚至连参军入伍,也因此受限。
考公、考编、参军需要政审,这一基本要求得到普及,靠的是民间口口相传,而不是公开的教育或宣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导致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政审的要求缺乏边界感,甚至一度发展成为对政审的误读和异化,由此引发了诸如“母亲被家暴,却担心影响儿子参军、考公而选择隐忍就范”的悲剧。
提及政审,学生对此更加坦然,而家长却分割成了对立的两大阵营。支持政审的家长认为:中国流传千百年的东西一定是有道理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都犯罪,儿子能当好公务员吗?
而反对政审的家长则认为:家长犯错不应该影响孩子,都知道考公是多有发展前途的选择,如果因为家长的一点小错,就抹杀了孩子考公的机会,那不仅不公而且残忍。
很显然,无论是对政审持支持态度还是反对意见的家长,对政审的认知都和古代株连一样,认为政审就是“威不可测”的环节。
今年的两会前夕,政协委员周世虹对考公的政审限制提出建议:取消罪犯子女的考公限制,废除直系、旁系亲属有过刑事处罚而影响考生政审的相关规定。
代表认为:政审应该以考生本人的实际表现为主。这一提议,把家长们只敢私下议论的政审限制问题搬到了“台面上”来讨论。
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编,体制内的岗位成千上万,性质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单位公务员考生的政审执行标准都不相同,直白点讲,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真正被说清道明。
尤其是政审限制被家暴者滥用,导致许多家庭和学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委屈,如果家长对政审继续缺乏边界认知,这样的悲剧只会愈演愈烈。
政审制度的透明化和申辩机制,是更好保证公平的合理提议
无论是考公还是其他面试考核,在法治社会的当下,“罪责自负”是基本前提,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如果把家长的罪责捆绑在学生身上,就有了株连的嫌疑。
代表认为:一个学生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应该由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来决定,而不是由其他父母甚至别的长辈的行为而裁决。
政审是必要的,公务员队伍需要严格的审核和筛选,看出身可以,但只看出身,就违背了政审的初心。
公务员特殊岗位的考察,对考生亲属犯罪记录的审核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对所有岗位,都采取一刀切式的明令禁止,明确的规则,才是保障公平的最好前提。
“一人犯罪,影响三代”的说法,使考公的政审环节,成了不透明的门槛,令许多努力考公上进的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而言,寒窗苦读十余载,考公上岸,当上公务员,是学生回报家长期待,回馈社会培养的最好机会。
如果只因为亲属的一个污点,就失去了成为公务员的机会,难言公平的同时,也实在可惜,因此代表认为:应该给考生一个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向单位说明自己与亲属的关系,以及亲属犯罪的性质,是请罪还是过失犯罪?这些对于录用结果的裁定有直接影响,同时,应该允许考生补充个人的突出表现证明,作为佐证。
写在最后: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亲属关系不佳的情况不少,学生考公、参军,临门一脚却被有家庭矛盾的亲戚故意报复,用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毁掉学生的前途。
给予考生申辩和自证的机会,不仅能更大程度地保障公平,还能避免这种情况下的冤屈。
代表的提议,是对考公政审制度更为透彻的思考,在考公热度居高不下的如今,是否能考公、是否有机会考公,对学生乃至整个家庭的影响都天差地别。
正因如此,改善不透明、缺乏申辩机制的考公政审制度,把政审的限制说清楚、讲明白,才能防止政审继续被误读和误用,保障每一个优秀且有能力的学生,实现自己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理想。
今日话题:你认为放宽政审限制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