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提一个小问题:在如下两幅图中,哪张图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或“以学生为中心”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毫无疑问,是左图。
但是,当我们把问题推进一步: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哪种效果更好呢?
恐怕就没有人敢回答了吧?!
这就体现了一个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矛盾:
理论界都在倡导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主动教学方式),而反对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被动教学方式)。
王珏老师并不反对课堂需要互动、学生需要主动学习的观点,但我却反对一刀切地认为“只要是老师讲授的方式,就是不好的方式;只有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才是好的教学方式”。
原因有二:
1、实践打脸
理论界所倡导的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并不被广大的一线老师所认可。要么就是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比如大班额),要么就是勉强实施后发现效果还不如老师自己讲课。
如果上述事实还可以解释为是“实践走偏”的话(老师的理解或实施得不到位),那么下面这个事实将无可辩驳地说明理论确有偏差:
目前所能看到的“名师金课”大多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的!
这至少可以解读为:“被动学习”确实是能够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甚至是热烈欢迎的!
以上血淋淋的现实,说明了一个常见的道理: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教育教学领域, 理论不能解释和指导实践,这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常态!
事实上,绝大多数教育教学理论由于涉及到人、涉及到社会环境,因此都有着相当严苛的前提条件。
理论上即使是正确的,也只能代表 “在理想情况下”它是正确的,而 不能代表“在所有情况下(甚至是极为常见的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2、理论反思
要想从理论上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把问题从表面的“学生为中心”还是“教师为中心”进一步下沉,下沉到“什么是有效学习”上来。
其实,不管什么教学方式,衡量其好坏的,无可辩驳地只有一条:
是否能有效促进认知加工、最终提升知识掌握水平和思维能力。
那么,“表面上”以学为中心的形式,在这方面的效率和效果一定会好吗?恐怕并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考察对象细化到“每一个学生”,恐怕会得出更糟糕的结论。以“小组教学”为例,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几乎同样的问题:
小组讨论的质量差、方向性不强易跑偏、迟迟抓不住重点;
小组讨论的时间长、且难以控制;控制住了时长,质量更难以保证;
组内积极发言的,永远是少数;即使大家都发言了,但往往不在一个频道上,难以形成有效对话。
针对以上问题,理论界迟迟没有给出研究、解释和新的指引。所以,就形成了连理论倡导者自己都不用这种方法的怪现状!
不过,最近我看到国际顶尖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科学专家、加州大学梅耶教授所著的《应用学习科学》一书,就从理论角度对发现学习、合作等主动教学方式为什么往往无效,进行了简明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剖析。
这 一理论剖析大体是这样开展的:
1、无经验的学习者在无直接指导下开展探究或讨论时,会增加大量 无关认知负荷——即将有限的认知负荷用于加工大量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目标。由于人的认知负荷容量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学习效果当然不好。(关于认知负荷理论,可参见《 认知负荷理论,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
2、对于较难的知识,光凭学生自己,往往难以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就不能进行有效的 基础认知加工——即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心理表征(体现在充满困惑、无法跨越难点、无法有效推进),知识学习难以为继,思维发展更是镜花水月。
关于为什么不能、以及怎么才能,在我的《学习的第一性原理,打造金课so easy 》一文中有详细说明。
3、主动学习的优势是“ 促进生成认知加工” 。
所谓“生成认知加工”,就是学生 完全基于个人经验,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进而理解新知识, 就象知识从学生的“内部经验”中“生长”出来的,
这一点在老师的讲授中,往往不容易做到(能做到的都是好老师;)。原因原二:
1、老师往往 不清楚学生有何经验(不同学生的经验还不完全一样);
2、即使老师能做到,由于学生的思维加工处于“被动”状态,因此知识是如何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的,学生往往 印象不深、回忆不起来。
知识应该从原有经验中“生成”,这也符合王珏老师一直强调的“学习的第一性原理”:
学习即联接(个人经验和新知识的联接)
《应用学习科学》一书中将如上3点总结为下表:
由上表可见,主动学习方式只有在“促进生成认知加工”这一方面,才有正向作用;而在认知负荷方面、以及基础认知加工方面,都是负作用。
——而且,学生自己“生成”难道就不会遇到困难吗?
当然会!有时,这种困难甚至不可逾跃!那怎么办呢?当然还得靠老师!
所谓“好老师”,就是促进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新知识的联接,也就是促进“生成”)!
以上种种原因均表明:采用主动教学方式,并不一定会有正向的效果!
比如,如果学习材料不适合于学生学习(比如:知识太难,或学生能力较弱),那么一味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的负面作用,一定会更大!
我想,这一结论,显然更符合一线教师的切身感受。
《应用学习科学》一书中,还深刻地指出:
能促进学习者开展意义建构的,不是“高行为活动水平”,而是“高认知活动水平”(如下图)!
高行为活动水平,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表面上的学生中心/主动学习”,不管是讨论、还是动手操作、或者探索发现,并不必然对学习产生作用!因为此时学习者可能处于“低认知活动水平”的状态中!
而 即使在低行为活动水平下,也可能会发生“高认知活动水平”!——比如大家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这句话是书中的原文)。
对此,王珏老师喜欢用的例子是:
很多人都在看小说、看电影、看著作时,获得了重要启发——这就是典型的“高认知活动水平”+“低行为活动水平”。
因为,我们在看小说、看电影、看著作时,虽然表面上的行为活动水平很低,但是我们的脑海中可能正在进行翻江倒海般的认知活动!
高认知活动和高行为活动,哪个对学习者更加重要和关键,是不言而喻的!一味追求“高行为活动”的表层现象、而忽略如何促进“高认知活动”的实质,就必然会跑偏!——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反对“一刀切”地认为“高行为活动就是好的和有效的教学”的原因。
而且这一新的理论框架,也可以充分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名师金课” ,大多数都是讲授式的了!
——理论必须要能和实践和谐共振,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理论!理论如果不能解释和指导实践,还不如不要!
《应用学习科学》一书是我见过的最薄的书了,大开本,大约只有100多页,基本没有什么太深奥的理论,比较简明、易读、与教学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特此向各位老师强烈推荐:
以上剖析,并不是说“主动教学方式”就是错误的、无效的。
其实王珏老师本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主持了课程整合与互动教学的国家级课题,对此也有深厚的感情与深入的理解。
当然,随着观察到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多、教学研究经验的不断丰富,我越发感觉到:
不管什么理论,都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适合自己的、自己能理解和掌控的,往往才是最好的。就“主动教学方式”方式来说,确实有其优点(如上所述的第3点),但要想发挥这个优点,就必须要首先解决和规避前面的两个问题:
(1)首先必须解决基础认知加工问题:这是教师教学所应解决的任务,而不应留给学生解决——他们没有能力解决,或者在解决过程中消耗了太多的时间与认知资源。
(2)应尽量减少无关的认知加工,比如给定探索或讨论的模板、环境与方向,或增强老师的指导等。
(3)确保学生 有能力、有时间、有意愿开展 “ 生成认知加工"! 如果学习材料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的话,学生只通过个人努力,是不可能”生成“和”理解“的!
————————————————————
本公众号(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微课与PPT研究、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
wk:微课超级大全,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
ppt:PPT技巧集
xxkx:学习科学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