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水平决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水平是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关资料图)
抓好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可以说是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的关键动作。
2023年3月10日至11日,北京联合大学召开了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大会,学校全体教师以及管理骨干共同参与了会议。会上透露出学校过去五年的“成绩单”引人瞩目——
☑ 学科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北京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获批列入“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目前学校拥有本科专业7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22个,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布局。
☑ 高水平师资实力日趋雄厚,引进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7人。
☑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5年科研项目立项总数近300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10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41项;获得竞争性科研经费较上一个5年增长4倍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经济收入超过5000万元。
聚焦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开展,麦可思研究(下文简称“麦”)在会后对该校党委书记楚国清,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副校长张恩祥进行了深度访谈。
图片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麦:学校是如何巩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十四五”期间有什么计划?
楚国清: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标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对高校来说,“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教师、学生为中心,建设有温度的大学。建设有温度的大学,就是要谋师生发展的最根本利益,但这绝不是在低水平上对每个人的“迁就”,而是要关心每位教职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让每位教师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的成长发展中增加成就的获得感、团队的归属感、认同的幸福感。校党委高度重视做好教师工作,切实把教师工作记在心上,把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扛在肩上,为教师潜心教学科研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抓好学科建设工作、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科研团队建设等就是学校贯彻以教师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一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凝练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唯一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我们要把综合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胜势,打破学科、学院之间的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开展多学科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提升解决学术前沿的关键核心问题及技术领域突破的能力水平。学校成立“工学部”,就是要打破机构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我们要以高精尖学科为引领,聚焦研究方向,优化组织结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优势学科带动全校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和社会服务优势,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联大特色,提升学校国际声誉与社会声誉。目前,学校在“三个北京”学科群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好的做法要坚持下去。
图片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二是强化有组织科研,推进平台团队建设。学科是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平台,学科建设是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抓学科建设就是为全体教师负责。
我认为学科团队建设,就是有组织的过程。我们的科技活动要以面向国家及北京市重大战略需求、关键核心问题科研任务为抓手,凝聚大科研团队,我们要鼓励跨学科、跨学院搭建大科研平台和新型高端智库,以科研平台为依托,争取高水平大项目,提升研究团队科研层次和水平,形成良好科研文化,带动全校整体科研水平提高。近年来学校设立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工学部等机构,通过平台的建设为教师发展搭建桥梁,真正形成合力,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深入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北京能力与水平。高校只有搞好学科建设,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才能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道路上,面对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的前进步伐,面对全国国家级平台重新布局整合,面对北京高校林立快速发展等情况,我们别无选择,不进则退。
“十四五”是学校抢抓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决胜期。我们要全面落实北京市关于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分类发展定位,牢牢把握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全面对标对表市属高校绩效考核要求,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提升学校服务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获得博士授权单位、国家重大课题、教育部或国家级平台、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及学术大师等标志性成果,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最终推动学校走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前列。
图片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麦:近五年,北京联合大学在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郭福:五年来,我校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在整体水平上有了很大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科科研工作体制机制更为规范
五年来,学校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出台了《北京联合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实行学校统筹、学院(学科群)主导、学科团队为主体的三级组织、两级管理、分层管理的体系,提升了学科建设成效。同时,持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及科研成果多元评价要求,制(修)订了学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类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促进横向项目经费数量大幅度提升。
学科建设内涵更加坚实
学科布局初步完成。目前学校设有10大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授权类别24个,在校研究生数量超过1000人,覆盖13个学院,专任教师队伍1600余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布局。另外,北京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获批列入“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科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学科布局下,目前学校拥有70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22个。
学科特色日益凸显。学校主动融入首都发展格局,推动建设“人文北京”“智慧北京”“健康北京”的“三个北京”学科群,打破学科壁垒,组建了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团队。同时,该校成功入围北京市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征集工作“总体框架设计组”,有力提升了学校服务北京的能力和贡献度。
高水平科研平台不断增加。学校以科研平台引领科研新生态,优化布局各类科研基地。近5年新增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省部级科研平台达到15个。
高水平师资实力日趋雄厚,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创新团队项目3个、长城学者项目3人、青年拔尖人才项目16人。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2.1%。另外,学校积极引进校外师资,通过北京市级特聘教授等方式引进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7人。
图片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科研项目立项显著增加。近5年科研项目立项总数近3000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10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41项。
科研到校经费大幅提升。近5年,获得竞争性科研经费较上一个5年增长4倍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经济收入超过5000万元。
原始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5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440篇,其中C刊论文超过1000篇,SCI、SSCI等检索论文超过3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总体呈现上升势头。出版学术著作500余部,获得知识产权授权的创新成果600余项。
服务社会水平稳步提高。“北京学”高精尖学科聚焦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积极围绕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等领域深入开展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工商管理高精尖学科致力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知识产权与科技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优化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管理运营模式的建议》等多项成果获得北京市领导批示。
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稳步推进
面对新冠疫情给国际交流合作带来的挑战,学校不断创新举措。五年来,学校先后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28项合作协议,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发表论文450余篇。获批“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后举办了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都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论坛、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
本次大会开幕式上,我校为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团队颁发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特此表彰在学校科技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团体,鼓励我校各科研管理单位不懈努力,提高学校科技整体实力,进一步弘扬科技工作者的求实和创新精神。
图片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麦:为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北京联合大学实施了哪些举措?
张恩祥:我校学科建设要以学校发展定位为出发点,既要适应学校发展阶段的需要,又要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一流学科和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要求,利用高水平平台凝练学科方向,遵循“强者更强,弱者不弱,补齐短板,凝练特色”的原则,既扶强又扶弱,进行学科动态调整,实现每个专业都有学科依托,每个教师都有学科归属。遵循这样的思路,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切实落实学科建设顶层设计规划,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充分发挥北京学和工商管理学“高精尖”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高精尖学科优势,凝练学科特色方向,加快“高精尖”学科建设步伐。
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全校各学院(部)围绕学校“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科学制订学院(部)重点建设学科规划,各学院(部)确定1-2个重点建设学科,一方面,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夯实基础,凝练特色,积极挖掘、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着力提高学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方向,形成特色、建成品牌。通过重点建设学科,汇集师资队伍,明确教师学科归属,建设高水平教授科研团队,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强化学科对本科专业支撑作用。对长期缺乏学科支撑的本科专业通过各学院确定的重点建设学科创造条件为其搭建学科支撑平台。对实在无法提供学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对其专业人才需求不强的专业,则不再支持其建设与发展。
第二,强化学科建设过程管理,完善校内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和学位授权点评价指标与要求,结合教育部《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中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条件,做好学科建设过程管理,逐年补短板、强特色。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学科发展布局,突出高精尖学科建设,强化学科支撑体系建设。各学科每年进行自评工作,创造条件补足差距,提升学科声誉。
建立常态化校内学科建设考核评估机制,结合国家学科评估新要求,完善校内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实现评估结果新提升;按类型、分层次组织实施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实效。科学编制我校学位授权点评估指标体系,突出育人成效,强化学位授权点建设质量要求,高质量参与北京地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对存在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的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采取约谈、通报、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学位授权点等处理办法,不断改进评估工作。
图片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第三,加大校级统筹力度,逐步实现按学科配置资源。
学科建设关键是凝练方向、组建队伍、搭建平台,因此按学科配置、统筹全校的资金、办学空间、教师等资源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逐步实现按学科配置教师。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教师管理模式和科研成果转化评价制度改革为重点,切实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科支撑专业的主要载体。要改革课程管理制度,破除专业壁垒、院系壁垒和因人设课现象,建立以课聘人制度,根据课程匹配任课教师,确保任课教师学科归属与课程学科归属的相对一致性,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第四,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有序推进学位授权点的申报与优化,对标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以学校“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专项规划和各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规划为依据,尽快实现重点建设学科学位授权点成功获批,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争取专业学位授权点布局按专业群全覆盖。
各学位授权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北京市、学校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强化人才培养主体责任,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育人职责,推进导师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常态化科学化,建立体系化导师培训机制,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发挥优秀导师引领示范作用,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提升导师育人能力,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图片来源:北京联合大学
科技工作方面,概括来讲,学校主要采取了五个举措——
第一,顶层规划设计,创新科技工作管理体制机制。
立足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统筹顶层规划,加强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凝练,研究提出主攻方向,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和新型智库建设,深度参与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力争国家级或教育部科研平台实现零突破。
第二,完善考核机制,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
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产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科技创新成果要与职称评审、考核、聘任关联一致。有序推动有组织的科研,落实《科研团队管理办法》。在政策、资源等方面进行倾斜,支持学科带头人、学术负责人等高水平教授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搭建跨学科跨学院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实施青年教师三年培育计划。将研究成果与职称评审晋升衔接,开辟绿色通道,激发创新活力。
第三,立足多元协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一是以分类评价为重点,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二是丰富评价手段,提高校院两级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扩大科研成果考评范围,认可多种类型的科研产出和科研成果,在突出贡献和鼓励创新的前提下,探索团队评价的考评方式。三是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第四,强化基础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孵化,重点培育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二是加强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孵化力度,完善科研成果奖励申报机制,提高成果奖励申报质量。三是按照国家及北京市相关精神,结合我校科技发展特点及学科优势,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布局和运营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四是建立健全成果转化的支持和管理机制,加强转化服务,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完善责任体系,加强学术诚信建设。
坚持科学技术工作指导委员会对学校科技工作发展规划及科技工作发展中重大事项的研究、咨询、审议和评估工作,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集体决策功能。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形成良好的科研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开展旨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宣传、教育及其他相关活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注:特别感谢北京联合大学宣传部李桂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