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反应:学生上大学之后,反而没有小时候愿意和亲戚聊天了,尤其是那些在外地读书的学生,甚至会因为亲戚的关心而闷闷不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因为每个大学生,都有那么一两个无法忍受的亲戚,这些人打着关心你学习的名义,询问你的成绩和学校。实则却在得到答案后,不分青红皂白,先来贬低你,以彰显自己对教育的“独到见解”。
安徽一位大四的女同学,节假日回家时,遇到了一位“不懂装懂”的亲戚,大谈学习方式和教育规划,殊不知却是丢人丢到家!
劝师范生考研211,一问高考排名傻眼了,不懂装懂的亲戚真丢人
师范生,在家庭地位这一块,可谓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试问哪个非师范院校的同学,没有经历过被家长逼着考教师资格证?
这也是教师资格证的别名——家长快乐证的由来,按照多数家长的说法:当老师多光荣啊,教资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而师范生,才是真正有能力成为教师的群体。如果哪个高三同学,能在填报志愿时主动提出:我要考师范,那家长肯定乐到合不拢嘴。
安徽一位女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对教育事业尤其热爱的她,成绩也很不错,于是报考了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
作为师范类院校,能在一众综合类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985双一流院校,足见其实力雄厚,目前同样位列985的师范院校,除了华东师范,就只剩下北京师范大学了。
考上了华东师范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她的教师梦得以实现,在家长眼中,即将成为教师的女儿是全家人的骄傲。
但没想到,这次她休息回家,却发生了很尴尬的一幕。一位不常见的亲戚前来拜访,询问她在哪里读书。
女同学认真回复:上海那边的华东师范大学。
亲戚:啊,师范大学啊,毕业了就是老师吗?是本科吧?
女同学无奈,就算是师范大学,也不意味着毕业了就马上当老师呀。“不”字还没说出口,亲戚就跟得了什么好处似的,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不是本科也没啥,女孩子可以考专升本,当老师多稳定啊,我家孩子前两年就专升本考上的本科,他说可简单了。
打着关心学习的名义找存在感,难怪现在的00后大学生都不喜欢亲戚
女同学无奈打断:不是直接当老师,但是是本科。
亲戚:几本啊?
女同学:一本。
亲戚:没听说呀,不太出名吧,不过也没关系,到时候考研考个好点的学校,安徽大学就不错,还是211呢,我同事家的女儿就考的安徽大学,考了全省3000多名呢,不比你强?你说你一个女孩子,跑上海那么远干嘛?
这位亲戚滔滔不绝地向女同学推荐安徽大学,不知道的还以为收了好处,这么热情的帮忙宣传。
女同学实在受不了了,委婉地拒绝后躲了出去。事后,从家长口中听到了事情的后续。
那位亲戚见女同学走了,意犹未尽,又找到女同学的妈妈,打着关心学习的名义,帮人出主意,让人家的女儿考研安徽大学。
还宽慰女同学的妈妈:孩子高考没考好也没关系,考研还有机会呢,考上211一样有出息,别担心。
女同学妈妈:高考四百多名还可以吧,我们俩对孩子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不想给她太多学习压力。
亲戚:全校400多?一共多少人啊?
女同学妈妈无奈道:全校文科生不到300人,她咋排到400名之外?当然是全省啊。
亲戚哑口无言,终于闭了嘴。女同学把这件轶事分享出来,没想到很多同学都深有同感:这样不懂装懂的亲戚太多了!假装关系你的学习和前途,实际上就是拿你和其他人比。
写在最后:
假意关心,实则想通过比较贬低你,这种人就是嫉妒心太强,还喜欢找存在感。就比如女同学的这位亲戚。
在安徽当地,就知道安徽大学,连985师范院都不知道,还劝人家考研211?这不是笑话吗。
这也难怪,现在的00后大学生都不喜欢和亲戚来往,因为这些关心都是虚假的,既不能起到鼓励作用,还让自己心情烦躁,不如不听。
不过毕竟是亲戚,逢年过节见几面罢了,只要家长明事理,理解尊重学生的选择,那今后的道路,学生自然不愁没有主心骨。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