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对医学影响的两极化令人无奈:一边是学历稀释,文凭逐步贬值;另一方面是医院的入职门槛水涨船高,就算被逼无奈考上了硕博研究生,也得面临被拒绝的残酷现实。
别说医学生无奈,家长都感到心痛,高文凭的医学生求职无门,反观医院那头,却一直在高呼“缺人”,难道医院的缺人,只是骗人学医的谎言吗?
笔者也曾以为,医学生不仅是家长的骄傲,更是社会的期盼。直到看到了亲戚家孩子作为医学生的考研经历,才明白,医学生最深的痛楚是什么。
(资料图片)
亲戚家的孩子,从小就成绩优异,有远大志向——学医,治病救人,在他心中,这是最光荣的职业,因此只要能实现理想,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
所以当他考上985大学的医学专业时,所有人亲戚都为他高兴,经过了五年制的本科阶段的学习,他如愿毕业,无奈,考研一战失利,他不想家里为他考研承担更多压力,于是决定工作,投递简历时才发现,所谓的985医学生,不过是在家人眼中,才算得上骄傲罢了。
没考上研究生,他连三甲医院都进不去,他爸爸不愿意引以为傲的儿子在基层医院蹉跎一辈子,逼着他继续考研。
二战,他总算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紧接着,又攻读了博士,亲眼看着这个孩子,从眼里有光,立志要救死扶伤,到白了头发,眼神黯淡,失去了梦想。
成为了医学博士,他一定是喜悦的,但这几分喜悦的背后,有多少痛苦和无奈,也就只有同为医学生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医院的“缺医生”和高文凭医学生的就业难同时存在,荒谬之中透露着合理。根本原因在于:医学生和医院,都不能降低要求。
医院要求学生高学历、高标准,而医学生希望自己的学历和付出,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在医学领域来说,是很难平衡的。
首先是医院,对医生的学历要求要优先于毕业院校要求,三甲医院对医生的学历要求早已博士化。
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是医学生毕业后困扰的主要来源
而医学生若想从博士顺利毕业,这需要11年以上的时间。从本科毕业,到考研、读博,再到后续的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最后还有医学生在医院进行的规培和专培。
医学生的成长历程,看似每一步都规划好了,实际上每一步都是一个坎儿,关关难过啊,过不去的医学生,就注定被淘汰。
而反观医学生,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和辛苦,当他们人到30岁,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却才踏入从医的第一步,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生,谁会满意自己多年的付出,最后只换来几千块的工资。
有人说,是医学生眼高手低,明明初出茅庐,却不甘心去乡镇的基层医院,都想往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挤,还能怪自己找不到工作吗?
在这些人眼中,医学生的追求不该是三甲,而该是治病救人,既如此,在哪不能治病救人,为什么非要去追名逐利呢?
但医学生的家长最能理解,十几年的付出和努力,别说学生,就是家长也不甘心,学生毕业后一辈子在基层医院打拼。
其实不止是基层,有些医院的岗位配置也常年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多数医生不愿意去急诊、儿科、精神科等诊室,待遇低不是问题,待遇和付出不成正比才是最大的问题。
医生这个职位和老师一样,不是简单的干活拿工资,肩上扛着的,是比收入更沉重的责任。
写在最后:
老师要教书育人,医生要救死扶伤,我们经常把老师和医生拿出来一起讲,不仅因为这两个群体的特殊性,更因为医学生和师范生,他们往往面临同样的难题。
中国有14亿的庞大人口,专任教师达到1844.4万人,家长们还常常感到,老师的工作多到忙不过来,尤其是副科教师,一个人教全年级的情况并不罕见。
而医生只有428万,医院总是人满为患,老百姓看病时总忍不住感叹:医生少,好医生更少,这和每年20万的本科医学生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能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毕业生,每年不足5万,学医这条路,远比很多家长想象中的难许多,每个医学生走向成才的背后,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付出。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