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相关资料图)
王海兴
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
北京市骨干教师
中华吟诵学会理事
北京教育学会吟诵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书是欧阳林老师的《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
为什么会推荐这本书呢?时间要回溯到2017年。在一次课堂上口语交际训练时,同学们谈到北京交通拥堵成因的话题。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得很激烈。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多位同学认为,拥堵是外地人太多造成的,还振振有词说某名人也持这种观点。
当我让学生陈述理由时,他们又纷纷词穷,不知所云了。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语文课中渗透批判思维的教育迫在眉睫。具备良好批判思维能力的人,在表述自己观点时,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信息串。比如,我的观点是什么、有理由支撑吗,这些理由合理、充分吗,信息来源可靠、真实吗?对此问题,还有其他观点吗……
北京交通拥堵是由于外地人太多,可以构成“观点”,因为学生用的是“我认为”而非“我猜测”。后者可以随意,但前者却不可以。可学生显然缺乏合理、充分、真实的理由支撑。交通拥堵的成因很复杂,行车习惯、信号灯设计、公共交通体系配套等皆是问题。学生想不到这些,而以名人的话作为论据,显然犯了“诉诸权威”的逻辑谬误。
为了让老师们在课堂中更精准地渗透批判思维教育,让有兴趣进一步钻研的同学课下可以自学研究,我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希望给他们找一些入门级的批判思维著作。从国内的通识读本《逻辑学是什么》,再到国外引进的莎伦·白琳等人的《权衡》,理查德·保罗的《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等,结果发现这些书籍或者过于专业,不方便直接转化到教学中,或者脱离孩子们的生活情境,不方便直接推荐给学生翻阅。直到有一天在图书馆查阅到《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这本书。虽然批判性思维涉及的概念、推理方式有些枯燥,但本书所举示例都出自语文课本或者学生熟知的历史典故,以及同龄人的作文,这就拉近了学习者与知识本身的距离。
学习批判思维切莫望文生义,它并不以批评对方或者取胜作为目的,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中,通过合理地推论、讨论去发现或者接近真理。它培养的是我们的说理意识,而非感情用事;是理性怀疑,而非盲目信从;是创新进步,而非固步自封。
批判思维的起点是概念,概念的清晰是理性思维的前提。概念不清,不仅会影响日常交流,而且会对学生的写作阅读都产生不良影响。举例来说,有家长看到孩子成绩,总会质问:“考那么差,你算什么学生?”孩子就很委屈,亲子之间往往弄得很不愉快。其实矛盾恰恰出在两人对“学生”的概念界定不同上。父母觉得学生就应该考出好成绩,孩子觉得遵守校规了就应该是学生。如果双方都能明了此节,家长就应该肯定孩子每天奔波的辛苦,并在成绩提升方面找出帮助他的方案,如此,孩子也容易接受,很多代沟也就消除了。
至于写作阅读方面,每次在讲“批判思维——概念”这节课前,我都让学生撰写题为《北京的秋天》的作文。几乎毫无例外,同学们写的都是“金黄的树叶,高爽的天空”等置之所有北方城市皆可的泛泛之语。“北京的”这三个字,很少有同学会关注到。如果明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会明白老师让写的是带有“京味”的秋天,它可以勾连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也可以引入京城的秋季民俗……
带着此知识背景,再去学习老舍《济南的冬天》、郁达夫《故都的秋》等经典课文,学生才更易得其中三味。
很多家长和老师习惯性认为,作文、阅读不好只需要多写,多“刷题”就够了。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内在的思维体系。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外化,更是内在思维的展现。思维混乱、逻辑不严谨,纵然下笔生花也是空洞无物。同样,如思维混乱,诵读文章也很难抓住作者思想内涵,只能在个别字词句上纠缠不休。
概念明晰是批判思维的起点,后面还需进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等思辨过程的训练。至于家长,自然无需深究这些知识,但掌握基本的逻辑谬误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总有家长喜欢拿自己当年学习如何优秀,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等话头来批评孩子,甚至戏称是不是在产科医院抱错了婴儿。殊不知,这恰恰犯了“推不出”的逻辑谬误。所谓推不出,说的是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当我们抱怨孩子越来越和家长疏远时,当学生对于学科学习逐渐缺乏好奇心时,当他们面对一些问题表现出思维的封闭和武断时……我们家长和教师是否能反思我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亲子关系、班级成绩,大而言之,关系到现代公民的养成,以及未来民族思维水平的高低。
愿我们每个人都慎思之,笃行之!
策划:娄雪
编辑:张秋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