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当我们在谈论高端国际化教育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以“Fancy”而闻名遐迩的上海惠灵顿,最近带给我们一些新的体验和感受、一种超乎预料的心理贴近。而“贴近”,并非是优质教育的单向下行,恰恰是一场教与学的双向奔赴……这样的惠灵顿,你见过么?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柯察金 编丨Leon
(资料图)
这几天,外滩君被问到对上海惠灵顿什么印象,“Fancy”(华丽)一词在口边悬了一会儿,但转而还是觉得另一个词更贴切一些——“Home-like”(似家),或者说是一种心理距离上的亲近。
惠灵顿无需多介绍,但其的确也是典型的,被大众标签化的名校:印象里精致的校服,并不亲民的学费,源自1859的英国公学……种种因素综合起来,给人感觉总像是高不可攀。可真实的惠灵顿,的确是这样么?
要真正了解一所学校,最好的方式就是进入校园,融入学校的日常场域之中。
也正是有过实际体验,外滩君才了解到盛名之下,上海惠灵顿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
就在前几天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外滩君应邀,再次探访沪上乃至全国闻名的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较之疫情前,这次探访让外滩君对这所学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的感触……
“Fancy”
是惠灵顿最不值得一提的特色
东方体育中心站出来步行没多久,维多利亚风格的英伦红透过雾色映入眼帘,在浦东前滩一众科技感十足的楼宇之间,惠灵顿的身姿显得庄严而古典。这大概,也是外来者对惠灵顿的第一印象。
航拍视角下的上海惠灵顿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几乎每下一层楼梯都能看到学生作品展览,整个学校真的就像是一个大型的艺术馆
转角遇见“巴黎”。为了增添学习外语的氛围感,学校专门设置了类似这样的风情区
学校也可以是生态景观园。奇特的是这些盆栽居然倒着生长。
DT教室居然还有这些庞然大物(机床)
专业赛事级游泳池
室内体育馆
各类体育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校园逛完一圈,赞叹不止,但另一方面,也说不上有太多意外——外滩君曾走过国内很多所名校,对学校设施的fancy已有一定“脱敏”,反倒是有个执念:
最高级的校园景观,一定是能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的设计。
而这一点,才是此行感受最深、最值得好好说道的——为何强调,上海惠灵顿其实是心理距离超近的学校?
1. 校园设计纯粹从孩子出发
在惠灵顿只逛了一小会儿,外滩君便感受到什么叫做与孩子平视,从孩子的视角出发。
校园道路
看,学校路面上有许许多多这样彩色的小格子,只是为了好看么?并非如此。在惠灵顿,孩子们有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学校也鼓励他们多去活动。这些格子设计,就是给孩子蹦蹦跳跳的。
一到晴天,路面上还会摆上硕大的棋子,把户外地面作为国际象棋的棋盘,吸引学生投入运动、开动脑筋。一举多得的奇妙设计。
惠灵顿全都是漂亮的红色大楼,典雅耐看。但它们也不只是好看——学校把所有主要的教学楼全部打通,通过连廊可以走遍所有年级的教室,就算是下雨天也完全不用担心淋湿。试想,学校有那么多课程和课后活动,这样的设计对孩子们有多方便。
楼与楼的连通处有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
沙发在学校里到处都是,学生不想走了,停下来,马上就有地方学习或是讨论问题。除此之外,角落里也会见到更特别一点的活动空间。
外滩君当时就想,学校真的太懂孩童的心理需求了。虽然空间不大,但这样有安全感的设计特别实用和贴心。再比如,图书馆里还设置了温馨的小木屋,孩子们特别愿意拿本书窝在里面读。
学生在图书馆
宽敞明亮的校图书馆
图书馆的阅读设置做得也非常方便科学。除了入口处根据节日、时段陈列着精选的阅读主题,馆内的所有书籍都做了词汇等级、年龄段的分级处理。英文书籍封面上,会进行清楚的标注;对于中文书,惠灵顿的老师们也很用心地做了专业的划分。
随便拿起一本书籍,分级提示很清楚
看,惠灵顿的fancy不是一种高贵的居高临下,而是俯身贴近学生,真心地考虑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洞察孩子的心理特征。
2.校园景观处处有孩子的参与
惠灵顿的每一个走廊、每一面墙壁都是五彩斑斓,不过,它们并非学校所谓高大上的装修,而是把校园空间交给孩子,让空间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或者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墙壁也会说话。
具有显著特色的景观之一,便是可以体现惠灵顿学院制度的相关设计。秉承英国传统,每个惠灵顿的学生、老师都是学院一份子。在一楼咖啡厅处我们看到一块展示牌,乍看像球队争霸赛,其实是惠灵顿8个House(学院)间“比拼”的实时名次。
House排名实时展示
走得越多越发现,学院制度在惠灵顿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建设。学生都在为自己的House争光,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一起合作与努力。
每一桶硬币都代表着一个House的努力
每个学院还有自己的专属定制空间,里面布满了各自独特的设计,比如在以狮子为图腾的COMBERMERE House里,有学生们自己动手做的狮子雕塑。
惠灵顿八个学院之一的 COMBERMERE,整个教室的布置都由学生亲自完成
而且,惠灵顿这座巨型“艺术展览馆”里,展出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来自孩子们。一年复一年,一件又一件,墙上、角落越放越多。瞧吧,好的校园景观,是属于孩子们的文化共建和传承。
师生一起做的大型艺术作品
(一出电梯就可以看到)
3.最美的景观并非以上这些
惠灵顿最美的景观,不是校园,而是里面的人。
之前就了解过惠灵顿学生的优秀,今年早申阶段,除了牛津、剑桥,还首次拿下加州理工的offer;上个学年,超过半数的上海惠灵顿学生取得了40分以上的IB高分成绩,学术水平可见一斑。
由于是正常上学时间,校园里人来人往。外滩君亲眼所见到的惠灵顿学生,远不止是在学术方面耀眼。
孩子的眼神不会骗人。惠灵顿的学生见到访客,从容直视、报以微笑。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个个像是小太阳。记得在餐厅碰到一个10年级左右的学生,看到我们的相机后,礼貌地笑问是不是在做美食vlog,并连连说了几个“cool”。这种人际间的友好与松弛感,充盈在整个校园。可以看出,孩子们真心地把这里当作他们成长的主场、舞台乃至是家。
老师的状态也非常随和,丝毫没有距离感。我们取材一些校园图片时,时不时就有老师“闯”进镜头里,鬼马地做上几个pose,可以设想他们平日里和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一天下来,收获了不少老师的表情包
结合这点对“人”的印象,再对应当天在校园探访到的种种细节,一切显得更为自洽——学校的理念与设计,与孩子们的成长状态和气质显然是相辅相成的。
教育是俯下身姿拥抱每个孩子
早就听说惠灵顿艺术教育强悍。可说真的,现在人工智能都会绘画、摄影了,艺术对于孩子为什么重要,惠灵顿的做法又有何独特之处?
1.艺术考虑的是帮孩子走得更远
外滩君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艺术教学主任Michael Larsen-Disney老师。
上海惠灵顿的艺术教学主任Michael,本身便是资深的导演、演员、舞蹈家以及歌手,曾在世界各国演出。
Michael说,创意艺术的学习,未必是通向职业追求,它实际上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Michael在舞台上指导学生
接触过创意艺术的孩子,往往更能跳出条条框框来思考,面对未来更为独特的挑战;
创造性艺术,也有助于提升情商,帮助孩子在情绪上更好地调节自己;
另外,创造性艺术鼓励孩子自我表达,并提供发现自我的机会……
“创造力、沟通力、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是孩子在未来想要取得成功,仍然必不可少的能力。”Michael老师如是说。
阳春白雪的艺术教育,也能够俯下身姿拥抱每个孩子么?在接下来的探访中,外滩君继续在惠灵顿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2.真·艺术家,都是“玩”而非学
闻声而动,外滩君首先前往音乐教室一探究竟。
一位金发老师的笑容让房间温度骤升,感染力十足,后来了解到她叫Vera,6岁便拉小提琴,曾在欧洲各地演出。
Vera携巨大琴盒及一脸笑容而来
一位男同学一会儿要用钢琴伴奏,在这之前和老师讨论是用爵士还是浪漫主义来表现一支曲子,Vera认真聆听,给出专业建议。学生落座后弹起钢琴,带起全班合唱,唯美如唱诗班。
有时候学生们看到老师背对他们,立马“玩”起音乐,几人相视一笑,故意给曲子变调,发出奇怪合奏。Vera显然不是第一次见这场面,只说了句快停下。当她大提琴一立起,给了个手势,学生们一秒“变脸”,切换成专业乐队,配合紧密、演奏流畅。
学生演奏小提琴曲目
作为访客,让外滩君最动容的便是师生之间的这种相处状态和有趣互动,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态度——亦师亦友,以“玩”的心态真正享受音乐、探索音乐。
欣赏完曲子,好好打量音乐教室,发现不仅有古典乐器,也有清一色的电子键盘配计算机,音乐教学紧跟时代潮流。
学生在演奏多种乐器
在惠灵顿,音乐属于必修课,低年级时就门类繁多,而且刚开始并不需要学生着急做选择——键盘、弦乐、鼓乐轮番学一遍,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后,再决定深入学习哪个,几十门CCA(辅助课程教学活动)全由校内老师负责。既给孩子充足的引导,又尊重他们的个性选择。
和Vera道别,又来到学校的黑箱剧场,一进来就能感觉,黑箱剧场的硬件设施和商演的小剧场没什么区别。幽暗舞台上,灯光一打,氛围感拉满。看到学生正在这里分组进行戏剧排练,有的人手里拿着一份册子,是装订好的剧本。
排练正式开始后,一位女生上台后好几次忘了词。不过外滩君留意四周,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仍然认真观看,这种鼓励和尊重,比其他组的优秀表现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黑箱剧场里同学们的排练
可以看到,不管是音乐还是表演,惠灵顿所重视的是孩子们能够真正地从艺术中获取滋养一生的能量。贴近心理距离的艺术教育,既得有“玩”的精神,又能充分打开孩子的感受和表达。
剧院走廊的超大壁画,由惠灵顿艺术老师完成
在接下来学生们的音乐剧表演中,外滩君见识到了惠灵顿艺术教育的初步成果。两个小时的《绿野仙踪(The Wiz)》,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气派典雅的剧院
舞台设置处处用心、时时惊喜:比如《绿野仙踪》小说开头是女孩桃乐茜的家被风刮走的情节,惠灵顿的学生用3D动画做背景,配合逼真的音效,非常完美地还原了原著;稻草人、锡人、狮子、乌鸦、女巫的造型,也设计得让人眼前一亮。
《绿野仙踪》表演剧照
几十位小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张力十足,且超乎想象地沉稳老练。尤其是主角桃乐茜,开口惊艳四座;稻草人的舞蹈也非常劲爆,几道劈叉旋转尽显功底;很多看似戏份不多的配角其实是一人分饰多角。更难得的,是学生对于原著的大胆改变,融合了现代的摩城和放克音乐,去体现上世纪70年代的文化变迁。从制作到内容,都非常有创意和想法。
不过,最最关键的一点:很明显能感觉到,每一个在台上的孩子所展现出的艺术生命力是如此闪耀,不论多小的角色,都满满是自信、热爱和投入。好的艺术教育,该当如此。
老师是副驾驶,学生握方向盘
在舞台上尽情绽放自我的惠灵顿学生,走进课堂也是一样的敢于提问和表达。其中缘由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这样说依然最准确:最大程度地以学生为中心。
在征得数学老师的同意后,外滩君又去参观了日常课堂,感受尤为明显。
1.扎实、兴趣放在第一位
走进一间数学教室,奇的是台上站的并非老师,而是几个学生。黑板上挂着一道数学题,那几个学生很热烈地进行着讨论,一边面朝底下的听众,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解。老师在台下并不急于听他们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一直问,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当学生的思路不对时,老师才会给一些提示。
学生小组
走进另一间数学教室,这回台上站的是老师了,但说话最多的仍是学生——学生还是分成四五个小组,老师让他们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只解决一道问题。老师则“巡游”于各个小组间,了解他们已经到达的位置,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他会单独在黑板上做演示。
老师在课堂中照顾每个学生的进度
对于中国传统的数学课堂来说,老师一堂课最多甚至能讲解个十道、二十道问题——不过,仔细观察惠灵顿学生的表现,其实有三点很突出:敢表达、敢提问,以及自始至终保持兴趣。
这其实正反映出惠灵顿对于学术培养所秉持的理念:不追求快和量,但追求扎实与兴趣。
数学学科主任Anja告诉我们,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对数学产生焦虑?焦虑的原因很简单:学生对数学概念没有充分的理解。所以,基本概念的扎实极为重要。
像数学这样的学科,一个知识点没搞清楚,两个知识点薄弱,很快就学不下去。所以基础的扎实特别重要。“我们不是在灌输数学知识,而是强调探索,让学生独立尝试,老师来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引导学生找到预期的答案。”
Anja说,老师会在进入新的主题前,通过各种办法来评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确保每个孩子在“出发”前都信心满满。
而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交流、表达,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评估和反馈。“学生的思维过程、书面推导和推理表达,都是每节数学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幅画面很好诠释了“以学习者为中心”
而小组学习形式,也是分层教学的一个体现。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进行分组,进度落后一些的小组,通常会得到两位老师的支持;课堂上也会有很多复习和交叉练习,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能力的信心;放学后,老师还会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作业支持,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化畏难为兴趣。
学生工整漂亮的作业
Anja老师还介绍,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提升对于知识的探索欲,学校还非常注重学科与现实生活中的紧密联系。
比如学生正在设计一个卧室项目,按比例绘制、建造并计算出他们梦想中卧室的成本;
在学习代数和图形后,学生研究了中国各地城市的出租车价格,并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发现;
高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更具挑战性的项目——指定一座现实中存在的山峰,然后使用现有的几何与微积分知识,来计算山的体积……
“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比较学生们所使用到的方法,并辩证分析他们的发现。当学生认识到一个现实问题可以有这么多解决方案,这将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的学习体验也将因此而更加愉快。”
2.帮孩子找方向,然后全力支持他们的决定
我们又专门前往高年级看了看。当天很多老师、学生都聚集在学校的高中IBDP课程中心,原来是有重要会议。
惠灵顿在升学指导方面下了很多心思——找来全球近百所大学的招生官来跟学生连线,孩子对于申请大学有任何不了解的,都可以直接跟“梦校”的招生官进行沟通。
同学们准备开始会议
负责升学的老师跟外滩君讲了个小细节,有一次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对于梦校的一些condition(要求)感到困惑,升学老师马上跟这所高校的招生办约了个电话,陪这个孩子和招生官聊了一个多小时。
在大学申请中,除了个人硬性条件,最关键的就是怎么缩小信息差——比起在网上查资料、做调查,直接和招生官对话,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升学老师还讲到一点特别关键: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申请这件事往往会受到社会、家长、同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往往很少有人可以排除外在干扰,下意识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升学老师就像是坐副驾驶的教练,而学生才是掌握方向盘的驾驶员。升学老师会在学生‘行进’过程中全程陪伴、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有意识的思考和探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然后全力支持他们。”
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的需求,发现自己的兴趣,这不仅对于申请有益,也是在未来必备的品质和能力——事实上,整个高中IBDP课程中心的空间布置就很特别,更接近于真实的大学,为学生进入大学生活提前做好准备。
高中IBDP课程中心
结语:全能而满怀热爱的孩子
精彩绝伦的《绿野仙踪》音乐剧仍在脑海萦绕,在校园里偶遇参演的一位叫Tiffany的10年级同学。
Tiffany的妈妈作为观众和粉丝,非常欣慰地表示,虽然女儿饰演的不是主角,但过去一年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每一幕都是和同学们一起认真排练出来的。在艺术氛围浓厚的惠灵顿,不论角色大小,Tiffany总是乐意去尝试。
右边为Tiffany
Tiffany上海惠灵顿的创校学子,她的妈妈解释道,其实在孩子1年级的时候就知道惠灵顿(中国)要在上海开办学校。
之后,她去了解了惠灵顿的历史,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维多利亚女王曾经在英国惠灵顿公学的开校致辞中说道,希望未来的惠灵顿学子,维多利亚女王在致辞中告诫首批惠灵顿学子,要在“体面的行业和高尚的品行”中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让学校的荣誉实至名归”。
——对于这种价值观的“一见钟情”,使Tiffany妈妈对惠灵顿充满期待,一等三年,上海惠灵顿刚落地,她就送女儿Tiffany来到了这里。
Tiffany在音乐课上
听Tiffany妈妈说,女儿到了惠灵顿后,产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化学反应。音乐老师Dr T精通七八种乐器,这直接影响到Tiffany对于音乐的好奇和热情,如今的她玩转多门乐器,她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的自己的创作作品更是收获了400多万点赞。
Tiffany活跃在在体育活动中
在自由度极高的CCA中,Tiffany也很容易地发现了自己在篮球和足球方面的兴趣。就在前几天,她还在全国国际学校的篮球联赛中斩获奖项。
即便音乐、体育双开花,Tiffany却并不想以这些为志业。Tiffany妈妈说,女儿把这些作为兴趣,她的理想其实是法律。在学校,一开始她积极参与中文辩论队的活动,后来她发现学校没有英文辩论队,就自己创立了一个,现在他们每周都会围绕新的辩题开展辩论。
外滩君也了解到,这位Tiffany同学今年居然拿下了惠灵顿学术、音乐以及艺术三项奖学金……
结合一天在惠灵顿的所见所感,Tiffany其实就像是惠灵顿学子的一个缩影,不仅具备蓬勃的生命力、勇敢表达、勇敢实践、还有着强大的内驱力,知道自己去往哪里、该怎样去前进。而这些孩子,其实就是惠灵顿教育最真实的展现。
说到底,好的教育终归是要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贴近”,并非是优质教育的单向下行,而应是一场教与学的双向奔赴,通过学习,孩子得以深受启迪,从认识自我到向上攀登,成就更好的自己,迈向更远的未来。
上海惠灵顿奖学金计划来了!
上海惠灵顿正在招募成绩优异的高中部学生加入奖学金项目。
成功入选的学生可获得至高50%*的学费减免。2023 年 8 月成功进入 IB 课程的申请者(仅限 12 年级学生)至高可获得100%学费减免。
欲了解更多上海惠灵顿奖学金计划的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申请。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