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师知道,自己被高高捧起的地位,是为了逼迫他们付出更多、牺牲更多,以至于没有自我、没有权利,老师们还会乐此不疲吗?
(相关资料图)
从小学课本,到媒体文章,总是把老师比喻成丝方尽的春蚕、泪始干的蜡炬,看似是对教师付出的赞美,实则是对苦难的歌颂。
歌颂教师过度风险的苦难,把这种苦难堆积成教师下不来的高台,让教师不得不继续呕心沥血地付出一切,但扪心自问,真的需要教师如此程度的付出,才能教好学生吗?
尽管学校和媒体,都在尽可能地把矛盾转移到家长和老师身上,但根据笔者对实际生活的考察,大多数家长,对老师都是满意的。
若提及教育改革,少有家长对老师有多大的意见,反而是呼吁:不要再折腾老师了,他们已经足够优秀了。
家长心疼老师没有用,学校不心疼,老师的处境还是很煎熬。一位网友抱怨:现在的老师,怎么连生病都不配了吗?
学校校长在教师大会期间,宣布了一条“纪律”,老师请病假,必须凭借县级以上医学的诊断书销假,还要扣除工资100。
看似只提了两点“处罚”,实则还有第三条,那就是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同行老师,帮自己代课。
评论区有教师深有同感:除了扣100元,还有扣除绩效的,甚至有学校对请病假的老师,直接扣除补贴,更别提考核分数了,那是必然会受到影响的。
另一位老师哭诉:自己就是那个请病假的老师,绩效已经被扣成负数了,真是在倒搭钱教书育人,这位老师现在还躺在病床上,劝告同行教师:千万要保重身体,老师不配生病!
可老师也是人,是血肉之躯,而非钢铁所造,笔者注意到,有教师发烧三天,都不敢请假,也不仅仅是因为扣钱。
更是不敢找别的老师代课,代课老师不答应,希望落空,代课老师答应,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这意味着自己欠了对方人情,还不上心里更加难受。
老师请假难暴露了教育的另一问题,教改只针对老师注定收效甚微
毕竟都是老师,最能理解彼此难处,站在职称评选的角度换位思考,既是同行也是竞争对手,这其中的情面价值几何,是很难说清道明的。
老师发着高烧上课,笔者看到的,不是甘于奉献的伟大,而是教师队伍的悲哀!带病上课,课堂效果能保证吗?老师的病严重了,谁来负责?
公立学校尚且如此,私立学校更加不敢想象了。其实就算不扣钱扣绩效,教师除非身体扛不住,否则是不会轻易请病假的。
找代课老师已经是请病假中最难的一个门槛了,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还要把自己看自习等工作代出去,有一样交托不出去,这个假就请不成,所以笔者以为,学校扣钱还要扣绩效的行为,完全就是故意压榨!
老师请病假难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的教育的另一矛盾:教师人手不足。师范生的数量千千万,在编教师却少之又少。
教师数量是否合适,不能以正常情况去判断,而是以出现突发情况时,教师队伍能够维持短期的正常运转来判断。
如果连某一两个老师,同时生病,其他老师都没有余力帮助生病老师代课的话,那这样的教师队伍,显然预备不足。
主科老师尚且如此,副科老师的情况更惨,一个学校的初中部,地理、生物、历史、道法等课程,一个或两个老师教全年级学生的情况非常普遍。
写在最后:
音乐、美术老师更甚,一个人教全学校也不罕见。再说班主任工作,主科老师做班主任,别说不配生病了,哪还有喘息的机会?
再看班级的制定,一个班级五六十人是常态,不大的教室,座椅板凳塞的满满当当,前排回答问题小声些,后排都听不清说啥,教起来、管起来必然力不从心。
笔者以为,扩充班级人数,控制教师数量,这都是在无形之中压榨教师,增加他们的工作量,这和他们的收入是不匹配的。
取消教师编制盛行只是早晚的事情,届时,还有多少人愿意当老师,还有多少学生愿意报考师范大学?
教育整顿,不该只对严苛对待老师,而是应当思考,如何做、如何改,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好、学习效果更佳。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