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专栏】
如果教育只是“陪伴”,那和养狗养猫有什么区别呢?
原创作者|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原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资料图片)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一
经常读到或听到一些对教育本质的表述: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
“教育的本质就是倾听。”
“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
“教育的本质就是守望。”
……
还有一些更为生动形象的表述:
“教育的本质就是与生命对话。”
“教育的本质就是牧童放牛。”
“教育的本质就是静待花开。”
“教育的本质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顺便说说,这句写在许多学校墙上的“雅思贝尔斯名言”,与雅思贝尔斯没有丝毫关系,纯属以讹传讹。)
……
这些表述,往往都是强调长期以来我们教育所缺失的要素,所以这些话都是正确的,有的还很精辟。
二
比如“爱”,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往往把学生当工具,忽略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既然教育是与人打交道,就必须要有情感。
又比如“唤醒”“倾听”等等,针对的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往往是单方面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训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醒自己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比如“静待花开”,强调的是尊重不同孩子的不同“花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心等待,找到适合于这个孩子的最佳教育时机。
但是, 上述种种说法只是在某一方面强调了教育必不可少的内涵,而并非是教育本质的完整表述。
三
什么叫本质?如果我引用辞书字典的解释,会很抽象也很枯燥。我更愿意这样朴素地说, 我们通常所说的“本质”,就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根本的特征。我这个理解也许不严谨,但大体还是靠谱的。
如果同意我这个说法,那么,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最根本的特质。
然而,上述种种关于“教育本质”的说法,说出了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特质吗?
比如“教育的本质是爱”。是的,教育当然离不开爱,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爱只是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并非教育的全部,更重要的是,爱并非教育所独有。医生难道不需要具备爱吗?有人说,真正的医生首先是一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离开了充满人性的爱,同样谈不上“医学”二字。
其他关于教育的类似表述,我们都可以用这个逻辑去审视。
四
当然, 任何比喻的说法都是情境性的,也是临时性的。比如“放牧”“守望”“牵着蜗牛散步”等等说法,都是在特定背景下说的,什么背景呢?就是我们教育者过于强势,总是急于去“规范”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按我们“规划”的路径成长,而且是希望所有孩子“齐步走”。于是,我们提出教育要多一些舒缓,多一些从容,多一些“牧童放牛”,多一些“静待花开”。这些说法的“情境性”,是我们的教育忽视孩子生长规律的现状;而“临时性”,则意味着这些说法并非是对教育全部本质的概括,仅仅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但问题是, 不少人很多时候,却把这些话当成教育的全部要素和特征,当作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于是这些本来饱含哲理的话,便显而易见地暴露出了谬误之处。
我们的思维往往容易走极端, 走极端的结果,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陷自己于自相矛盾的逻辑困境。
五
几年前,拙著《教育的100种可能》出版时,编辑在书的封面上印了一行字:“教育的本质是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我当时就急了,给出版社打电话:“教育的本质怎么会是陪伴呢?那不就和养狗养猫没什么两样了吗?”我坚决要求把这行字取下来。后来再版时,封面上没有这句话了。
教育当然应该有“陪伴”,但“陪伴”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本质”。
我明显地感觉到,现在不少教育者越来越热衷于只谈“陪伴”“牵蜗牛”“静待花开”,甚至有学者还说:“教育是无用的!只要不伤害孩子,不妨碍孩子,和他好好相处,孩子自然而然会成长的。”
于是,在少数教育者那里,“影响”“引导”“转化”“改变”等词,都成了教育的“忌言”。仿佛一说这些词,就是“教育专制”,就是“不尊重学生”,就是“高高在上”,就是“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可是,我却迷惑了:如果教育离开了“影响”“引导”“转化”“改变”……还有教育吗?
六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教育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哈哈,我终于开始说教育的本质了!)
其实很简单, 教育就是影响人。
本来,我也可以用“培养”这个词——教育就是有计划地培养人的事业。但说到培养,往往更多的是指学校有计划有课程地造就人才,而我说的“影响”,包括培养,又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培养,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感染和熏陶。
严格地说,教育还包括自我教育,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确实离不开自我教育。但在今天的这个语境中,我着重谈来自外在环境和他人的教育。
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由一个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绝对不是自发的,不可能仅仅靠孤立的自我就能完成。一个婴儿,要成长为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能力全面、个性突出、富有创造力的社会人,显然不是靠他自己的冥思苦想,闭门修炼。他必须借助于外力——来自家庭成员、学校老师、朋友同伴以及承载人类文明成果的书籍等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所说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走弯路,会跌跤子,这就需要他人的帮助。
而这一切,不都需要“引导”“转化”“改变”吗?
七
是的, 教育需要“陪伴”,需要“等待”,但这里的“陪伴”和“等待”都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也就是说,对于教育者来说,他陪伴孩子的过程本身也有教育性,只是这种教育性比较隐蔽而已。而“静待花开”“等待”也是有阶段性的,并非一直等呀等——一旦发现了孩子开花的最佳时机,教育者就要运用全部智慧帮助孩子“结果”。
既然教育是影响人、培养人、造就人,那就需要教育者调动并发挥全部智慧,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包括针对不同个性孩子不同时期的不同方法,而不能仅仅是“陪伴”。
八
突然想到“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这句话。我第一次听孙云晓老师说这句话时,怦然心动,我太赞同了。这句话强调的是师生关系的平等、互助,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有了好关系就有了好教育”。 关系是教育的条件,有时候关系也有教育功能,但仅仅是“关系”还不能说是完整的教育,不能认为有了“好的关系,什么都有了”。
前段时间,朋友詹大年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设定了“引导”,就没有了教育》。我的理解是, 詹大年反对的不是引导,而是刻意的“引导”,即他所说的“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去引导”的为“引导”而“引导”。如果学生的确出现了需要我们引导的问题,甚至他们主动求助于我们,而我们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且科学的引导,就没有了教育。
更重要的是,詹大年说这话有着特定的语境和针对性,那就是他学校的孩子,受过太多强制性“引导”,而且引导者都是高高在上,毫无平等可言,还自以为是,一点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所以,詹大年说:“教育的关系,首先是平等。这种平等,是双方的势均力敌与彼此需求。‘引导’,一开始就把孩子放在了被动的、弱势的位置。这是人性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很多孩子就用‘逆反’的态度来维护内心的平衡。其结果是,越‘引导’,越不听。”
詹大年并不反对教育的引导,只反对他特意加了引号的“引导”。他引用我的话来说明他期待的教育:“教育在老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发生。”
而在我看来, 这种“不声不响”和“不知不觉”,正是引导( 影响、感染)的最佳境界。
九
总之, 我们的教育思考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为了强调什么就将其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忽略教育的其他因素。
注意,我担心一些马大哈读者又犯粗心的毛病,因此不得不强调:我一点都没反对教育的“陪伴”,相反,我认为教育需要陪伴,但不能仅仅是“陪伴”,也不能一直“陪伴”而无所作为——如果那样,和养狗养猫有什么区别?
2023年2月2日
(校对:张佳佳、刘敏、袁婷。真诚感谢!)
留言精选:
@詹大年:刻意的“陪伴”刻意的“引导”,都是“刻意”的教育。李老师说:“教育,在教师的不声不响与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发生。”
@雷子:绕口令:教育是一群不懂教育的人指导懂点教育的人去教育人。
@天涯路: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任何领域成功的人都可以谈教育,问题是,很多人还迷信。
@从容:教育是一种美好的相遇,教育应该摈弃自私的基因,让孩子们能够相信美好,遇见美好。教育学是关系学,是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好的引领就是好的教育,好的示范就是好的教育。教育不只是陪伴,教育更在乎的是养育。教育并不仅限于成绩,更关乎的是对人性的洞察。教育传递的其实就是良知和希望,教育传递的更是关怀与人文。当我们的教育不能把人性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的话,自私自利就成为了一种可能。为了成绩我们无所不能,为了成绩我们加班加点,更有甚者连学生的假期都已经安排的满满当当,学生还能干什么?被动地接受永远培养不出主动地学习者!这就是教育者的无知,这就是教育的悲哀!
@yst:教育应该是发现之后的培育。忽视培育之前的发现直接进入教育,有些生硬乃至粗暴。常说的爱与责任、陪伴等,并没有完全准确揭示清楚其作用及目的。无论爱与陪伴,其实是发现的过程。没有准确、耐心、漫长的发现过程。培育可能是无的放矢,是低效的。以此来看,教育不如说是发现培育的过程。在发现方面,家长的作用可能会更大些。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就是很好的注解。家校有机融合,准确发现孩子的特质和潜能,对孩子才能有的放矢,科学精准施教。
@在别處:問題是現在大多數時候連陪伴都缺失了,公立學校效仿私立學校,尤其是初高中,封閉式管理的學校越來越多,許多本來能回家且願意回家的孩子都回不了家。
@靨:一直以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这句话出自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
@镇西茶馆(作者):五年前,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说明这个问题,题目叫《许多“名人名言”往往是以讹传讹——有感于“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并非雅思贝尔斯所说》。
@婷婷:教育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样说可以吗?
@镇西茶馆(作者):是的。
@孙源佑:教育就是影响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使人进步,也可能会禁锢人的思想。所以我认为老师应该接受更多的思想,有更多的思考,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平等对待孩子又能坚持真理。
@火焰:哈哈,最爱看李老师说大实话。
@麻雀:我们办的不是教育,而是培训,而且还是低质量的培训。绝大部分人连培训的本质都没弄明白,更别说教育的本质。
@无可无不可:如果家长多些闭嘴,老师少些无用的唠叨,信任孩子按照自己的天然和节奏发展、成长,以孩子为生命的主体主人——如果只是这样的陪伴,我们国家的教育水平将不知会提高多少,更别说像李老师所说的那种“影响”“转化”和“引导”了。
延伸阅读:
李镇西: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李镇西:如何解决代课教师编制?请恕我直言!
李镇西:副区长,您的“冲锋号”是要让教育成为人间地狱呀!
问题教材,严查!李镇西:“毒教材”必须警惕,但标签不可滥贴
李镇西|我的调查:鲁迅文章究竟从中学教材中删除没有?
李镇西:从宁晓燕到胡鑫宇,到底要失去多少孩子的生命,才能让教育充满人性?
胡鑫宇录音笔内容公布,案件更多细节披露
胡鑫宇事件,等待真相!
刘学州留遗书自杀的背后,是生而不养的父母!
16岁儿子抑郁自杀后,父亲泣血日记曝光:当孩子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时,千万别忽略了
李镇西:所谓“痕迹管理”有时成了弄虚作假,五年过去了,在学校消失了吗?
李镇西:教育,可千万别往孩子大脑里塞垃圾啊!
李镇西:家长,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李镇西:谁榨干了教师的激情?谁摧毁了教师的理想?
李镇西:为什么我也不赞成“教师专业发展”这个说法?
李镇西:请听听来自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关于中小学教材建设的调查报告
李镇西:教育不应剥夺孩子的天性
李镇西:把教师比作“园丁”“蜡烛”“春蚕”错了吗?
李镇西:那时候教育很简单 ,而现在的教育……
李镇西:破除这些不读书的“理由”
李镇西:我的教育经历错误不断,伤痕累累
李镇西: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鸡”成谷爱凌!
李镇西:自由是教育的灵魂,为什么有的老师恐惧自由?
李镇西|寒假尤须重视:家庭教育的“第一重要性”,是学校无法取代的
李镇西:请不要随意给教育贴标签
李镇西:既欺骗教育部,又毒害下一代——这个学校为什么要率领全体学生及其家长统一作弊?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