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管怎么说,现在中小学教师评职的难度比以前是低了许多。
(资料图)
比如,职称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历史。
学校的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们,不用再在评职前苦练电脑基本操作甚至学习数据库命令。
比如,对论文不再做硬性要求。
发过论文的话,可以加分,如果没有,也照样可以参评。
最重要的是,各级学校高级教师和一线教师的岗位比例大大提高,而且还给了一定数量的正高级指标。
而且,在农村任教满25年的话,还可以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申报。
所以,最近几年学校里高级教师的人数明显增加。
顺理成章,从二级教师晋升一级教师也顺畅了许多。
02
不过,越放越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却让人感觉有些拧巴。
因为,现在的职称似乎有些背离职称的原意。
所谓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标志。
按理说,教师的职称越高,他的教育教学及科研的水平也就越高。
但从评职的过程来看,除了必要的业务成果和行政奖励等条件外,曾经在农村任教、当班主任、工龄等等都是加分因素。
而显然,在农村任教不一定水平就高,当班主任也不一定比不当班主任水平更高。
现行的评职方式评出来的,真的并不一定是水平高的老师。
说实话,一所普通的中学,有一小半教师都是副教授和教授级的职称,本身让人感觉怪怪的。
中小学教师,哪儿有大学教授一样的学术水平!
03
那么,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究竟代表啥呢?
代表的是收入。
因为教师的职称越高,工资就越高。
所以职称在现实中承载着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从评职的条件上看,也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鼓励教师去农村任教,就给农村经历加分。
鼓励教师一辈子扎根农村,就降低农村教师评职的标准。
鼓励教师当班主任,就给班主任经历加分。
总之,你在一线工作,你在农村等艰苦地区工作,你担任班主任等繁重的工作,就让你更快评上高一级的职称,挣更高的工资。
04
让老师们努力工作,以便评上更高的职称,挣更高的工资,这也说得过去。
只是,教师的工作岗位都是临时性的。
某位教师今年在农村任教,明年就可能调到城里。
今年当班主任,明年就可能不当。
今年在一线任课,明年就可能到后勤做教学辅助工作。
而评职则是一次性的,能不能评上职称,看的是教师过去的业绩。
可涨工资,又是永久性的,教师一旦评上职称并涨了工资,就会一直享受。
于是问题来了,教师可以在评职前努力工作,当班主任,去农村支教,评上职称之后,就再也不当班主任,再也不去农村,甚至不想任课。
这样的现象,在生活当中并不是没有,有的地方甚至还挺普遍。
只要评上了高级职称,就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吃一辈子老本,这反倒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05
问题出在哪儿?
出在职称和工资挂钩。
其实鼓励教师去农村任教,鼓励教师当班主任,鼓励教师在一线教书,想让这样的教师多挣钱,不用转个弯通过评职的方式来进行。
鼓励去农村任教,提高农村补贴也就是了。
鼓励当班主任,提高班主任补贴也就是了。
鼓励在一线教书,提高课时补贴也就是了。
鼓励终身从教,提高教龄津贴也就是了。
这样的分配方式,比评职称要精准得多,也简单得多。
个人觉得,中小学教师要职称没啥大用,取消职称,或将职称和工资脱钩,更能让老师们把心思用到教书育人上。
您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