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一部分家长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料图】
一是由于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薄弱,认识不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导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是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有的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肤浅,了解渠道不正规,导致了解内容有所偏差甚至出现理念错误;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调节情绪,过了这段时间自然会好转。
三是部分家长心理求助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当孩子出现异常或情绪压抑已久,不能得到恰当回应。而有的家长自认为阅读了大量育儿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已然成了半个专家,觉得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很有把握,不必求助心理专家。除此之外,家长对心理咨询持有偏见,害怕别人对自己及孩子另眼相看,拒绝进行心理咨询,或者无法接受孩子心理生病的现实,导致他们心理问题无法获得及时疏解,延误治疗时机。
四是部分家长对孩子心理治疗态度随意,包括随意增减甚至停止孩子所服药物、不及时带孩子进行治疗和复查、不遵循医生的嘱咐和建议等。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矫情”“脆弱”,需要好好磨练,不用去医院检查和治疗。这些盲目、随意的行为导致学生的病情反复和加重。
五是部分家长隐瞒学生心理病情,担心如果将孩子的心理病情如实告诉学校,孩子会被贴标签、遭受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等;另一方面,家长不相信心理咨询服务的作用和效果等。由于以上原因,学校无法及时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以上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误区,我认为需要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家长要主动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与学校共同维护孩子心理健康。
二是建议家长通过正规渠道参加家庭教育相关培训,提升自我指导和养育能力。
三是要端正心理治疗的态度,对已经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风险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不能随意增减或停止药物服用,为孩子的健康、安全负责。
四是心理咨询不等于说教、算命,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进入咨询室并不代表就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心理咨询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困惑、成长烦恼等进行辅导,并提供心理支持,家长要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五是对于已经被诊断为心理障碍的孩子而言,家长一定要信任学校、信任教师,将病情如实告知学校,便于学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方面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及有效履行学生在校的监护责任。
文字:赵宏玉
编辑:苏珊
编审:常悦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